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中国电影何时摆脱奥斯卡焦虑

2010-03-13 11:16:19来源:中国商报    作者:

   

作者:王艳春

  举国欢庆“妇女节”之际,本届奥斯卡“闪亮”揭晓,可惜没有一部中国影片入围。听说,两位屡败屡战的“冲奥”导演陈凯歌、顾长卫,“愤然”放弃了作为华人评委的“神圣一票”。

  我当然不相信上述“玩笑”属实,区区美国人的一个“年度游戏”而已,陈、顾两位大导完全不必如此“动怒”。82年下来,到底会有多少电影因之不朽,这是一个很可悲的问题。这似乎有点狡辩,其实不可否认,“得奥斯卡的不一定是精品,但一定会催生出更多的精品”。

  可我们从来不缺“奖”,金鸡、百花、华表,台湾还有个金马奖。令人遗憾的是,“重奖之下”并无多少“精品”,好像也没有“催生”更多精品。除了沉浸在大制作、大投入、大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外,鲜有摆脱“大片”思维定势如《城南旧事》《霸王别姬》般兼具故事性、文艺性的“佳片”出现。

  以今年春节档为例,虽说国产电影所占份额有了“同比”上的提高,但与《阿凡达》这样动辄十几亿的票房“大腕”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差距不可谓不大。从故事情节上说,大多还是免不了非“大国历史叙事”即“武侠宗师”那一套窠臼,比如《十月围城》《孔子》《叶文》,似乎中国观众欣赏水平仍然停留在“历史课”和“人物传记”的阶段。

  电影内容与当下“日新月异、复杂多元”的堪比“故事宝藏”的社会现实的严重脱节,成了中国电影不得不说的硬伤。据笔者观影经验,除了《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中有一些影射当下高房价以及对“某某,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的流行语的“复述”外,数部贺岁片鲜有与“丰富多彩的现实”对接之处。即便顺次上溯,我们耳熟能详的所谓“大片”,《英雄》《十面埋伏》《无极》又有哪一部反映哪怕是“讲的故事在一百年以内”呢?无怪乎,我们的文化艺术事业总是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遑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其实,我想没有多少人会关心中国有没有“大片”入围或者荣获奥爱卡,就像我们并不很在乎中国科学家能否获诺奖一样,准确地说是“中国科学人文化文艺人创造奇迹的能力”已让人普遍怀疑。如果大学没有解决好已成痼疾的学术舞弊、官僚化问题,我想奢望拿诺奖多少有些“大跃进”了;如果中国电影的镜头之下,仍然有意无意地在回避或忽视当下“十几亿中国人生活并创造着的现实”,那么何必苛求“老外”们去对那些“虚无缥缈的远古中国荧屏故事”给予首肯,或者说这样的“无本之木”般的电影得了“外国奖励”又如何?

  笔者并不认为,我们的“大荧屏”要看奥斯卡的“脸色”行事,至少应先把本国老百姓布置的家庭作业完成好。谶语般的奥斯卡梦想,似乎折断了不少中国电影人创新进取的理想之翅,主流电影业也因这狭隘的“冲奥”之梦,入了不少歧途。一味迎合“奥斯卡”口味和风格而枉顾国内观众需求,既幼稚又危险。由是观之,中国电影现在急需的并非一个美国产的“金人奖杯”,而是几亿中国观众的“口碑”。

  (编辑:崔婷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