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曲春景
梳理总结建国60年多来的电影成就,二战题材的电影是一个不得不说的重要类型。以影像形式叙述那场世界史上伤亡人数最多的战争,不仅关乎到中国电影人对那场战争的认识,更关系到我国前后数代民众对那场战争的态度。除此之外,中国二战电影的特殊意义还在于,它和其他参战国家的二战题材电影一起,共同组成了人类对那场以1亿9千万生命为代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记忆与反思。
建国以来我国共创作二战题材电影70余部,前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英雄传奇类抗战电影”。1949-1979年,近30部影片,多采取追慕英雄丑化倭寇的故事架构。《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游击队》等,是人们最熟悉最痛快的此类抗战电影。第二阶段“回归历史的抗战电影”,1979至1999年,生产影片30余部,《血战台儿庄》、《晚钟》、《黄河绝恋》等。与第一个阶段相比,故事人物开始从英雄传奇的神话地位回落到历史层面;战争的残酷性和艰难程度在这些影片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正面表达。第三阶段是“反思类二战电影”,21世纪至今,时间较短,涉及二战题材的电影不足10部,《紫日》、《鬼子来了》、《东京审判》、《南京!南京》等。与第二阶段抗战电影最大区别是叙事视角的转移,从对那场战争的历史叙事,转移到对战争中人的思考、对生命的思考。战争和生命的关系纳入了导演的视野。
60多年来,从第一阶段的英雄传奇到第二阶段的回归历史、及第三阶段的反思二战,电影人一路走来,不断突破各种意识形态的束缚,建立起较为真实的关于这场战争的影像模式,并且直追反战主题。这期间经过多少艰辛克服多少困难电影人甘苦自知。但是不用讳言,我们与其他参战国的电影相比,对这场战争的反思。
欧洲战场上的主要参战国在用镜头语言呈现这场残酷战争的同时,还是有些不足。开始了对战争的反思。如波兰导演安杰依·瓦依达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拍摄了反思二战的《战争三部曲》,当诸多国家还沉浸在歌颂英雄的胜利之中时,他已经开始用反思的目光审视这场战争。上世纪60、70年代美国拍摄的《最长的一天》、英国拍摄的《遥远的桥》,都是以历史考证的形式记录、呈现和反省这场极为残酷艰难的战争。
近年来欧美国家不断有优秀二战题材影片问世。撇开像《辛德勒名单》《钢琴师》等著名二战片的艺术成就及对法西斯揭露的深刻程度不说,就其产生纳粹的德国本土,也涌现出一批被世界瞩目的反思这场法西斯战争的影片。如2004年《帝国的毁灭》揭示法西斯观念怎样扭曲人的心灵,怎样使温柔的母亲以及和蔼的父亲成为文质彬彬的杀人罪犯。《纳粹军校》是德国又一部谢罪片,该片从军方的角度控诉纳粹对其青年的教育。2008年的《浪潮》从更高的层次上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即现代民主社会离那场挑起世界大战的法西斯极权主义有多远?影片根据真实的故事演绎了一群自由散漫的现代中学生,被改造成狂热的纳粹主义者的短暂过程。其深刻程度触目惊心。和以上这些国家相比,我们沉浸在英雄颂歌中的时间是30年,向历史回落用了20年,自21世纪才开始走向反思阶段。而反思的视角还仅仅停留在人道主义的维度上。用人道主义反思这场战争,犹缘木求鱼。二战是法西斯发动的战争,法西斯观念与人道主义立场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思考问题。日本法西斯观念强调的是“神道”,大和民族是神和天皇的优秀子民,侵略统治及杀戮低等民族,是替天皇行使职权、是日本军人神圣的职责。其他民族没有资格同他们在一个层面上讲人格,遑论人道。用人道主义反思和批判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和种族主义,不仅不到位根本就是南辕北辙。
中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主要参战国,是亚洲的主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对纳粹的批判是欧美电影人的责任,那么,对日本法西斯的揭露和批判则是中国电影人无法推脱的使命。我们需要世界水平的二战题材电影,用富有穿透力的影像去讲述发生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的二战实况,批判和揭露日本法西斯所犯下的战争罪恶,为中国及亚洲观众对这场战争本质的认识和思考,提供可资感知、认识、理解、批判的心理模板和蓝图。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反思这场战争的影像之路才刚刚开始。这场战争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场世界人民对三个法西斯轴心国的战争,对法西斯主义的揭露和批判是反思这场战争的核心。因此,戳穿日本军国主义把侵略合法化神圣化的欺人本质,是反思二战的前提,只有充分认识和暴露其“神道天道”的自欺和荒谬,日本种族主义才有可能回落到常人的位置上,与亚洲各国人民在平等的层面上讨论问题,才能和亚洲人民一起思考人与战争的关系,以及战争中人与人的关系。正是有了世界诸多国家反法西斯电影浪潮,德国才有了一批谢罪片。如果中国电影及亚洲电影中没有反法西斯维度,形不成对日本法西斯主义的揭露和批判,日本法西斯所犯下的战争罪恶得不到真正的清算,强权政治和武力征服就会不可避免。
(编辑:王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