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郝颜
不是笔误,我想说的的确就是典型电影,不是类型电影。在每年数百部国产片中,相当一部分产品就是这种典型电影。之所以叫典型电影,是因为这些电影通常是以各种模范和榜样人物为主人公,围绕其之所以能被当成模范和榜样的核心品质组织事件的。这些主人公的职业身份分布很广,农民,工人,学生,教师……凡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都有可能呈现在典型电影的银幕上。不过,他们的社会地位却通常都属于中下层,这样的设计意在表明,影片中的榜样和模范就来自作为观众的“你”的身边,套用某公司的广告词来说,这些影片想引导你做出的反应是,成为模范,“我能!”
因为主题相当明确,所以,典型电影的情节一般来讲都很整齐。经常是影片开头出现的第一个行动就是整部影片的所有行动,接下去的篇幅只是不断地重复这个行动而已,就像电影刚刚问世之后出现的那部关于消防队员救火的短片一样,第一段是从楼下拍,第二段是从楼上拍,内容是同一个人爬在同一架梯子上做同一个动作。很显然,这些电影将重复当成了一种深化,打个比方,它们认为在一百米的泳道上游了五个来回就相当于潜到了水下一千米。这些行动有的结束了,问题得以解决,有的没有结束。结束了的是让你照着做,没结束的是让接着做,虽然结构不同,意图却是一样的。
在本质上,拍摄典型电影和贴标语、挂条幅、发传单或者动用报纸、广播和电视进行报道是一样的,它并不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在对媒介教育效果和形式愉悦的权重做考虑时,永远都是前者占第一位。这样选择的结果往往是为了最大可能地追求教育效果而放弃了叙事上最起码的节制与含蓄,因而,典型电影总是具有一张简单粗暴的脸。
这种不太可能改变的思考方式实际上在影片开拍之前就已经决定了它不可能进入院线,在市场上发行影碟的可能也不太大。不过,因为拍摄这种典型电影基本上不算是什么商业项目,并不需要论证,想象中的观众只需要以等着文化生活被活跃的群众的名义出现在规划中就可以了。因为实现收益的可能几乎是零,作为经济实体的电影制作公司一般都不太可能拍摄典型电影,提供资金的是各级地方机构,湖南的典型湖南出钱拍,河北的典型河北出钱拍。影片完成之后,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当地各企事业单位包场观看。包场观看的目的也不在于通过相当有限的票房收回投资(实事上是不能叫“投资”的),而是通过片中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教育当地群众。有趣的是,地方的行政权力只能作用于本地,结果便是江西拍的电影山东人没看过,山东拍的电影江西人没看过。
这些典型电影实际上是自己花钱拍完之后,自己再花钱去看,但是自己并无权决定要不要拍,要不要看。作为一个被花钱的观众,你唯一能选择是把手中的电影票扔掉,而你买票的钱早已经交了。据我所知,除了艺术的名义和文化的名义之外,你要扔掉的那张电影票,通常还被称作“福利”。
(实习编辑:崔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