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闲话创作

2011-09-06 15:38:26来源:芭蕾杂志    作者:秘途

   

  中央芭蕾舞团的workshop今年是第二届,全部作品将在4月23-24日呈现,尽管我还没有看到全部的完整作品,但从排练的状态来看,却很让人有些话想说。

  Workshop的开始对中芭是一个无奈但积极的尝试。无奈是因为中国芭蕾编创人才的匮乏,使中芭必须把演出排练以外的精力投入到编导培养上。积极是因为,创作是许多国内院团面临的问题,愿意迈腿尝试的,又能试出点苗头的不多,需要决心和胆量。作品的缺少会导致连锁反应:演出单一、演员缺少实践、人才流失、市场狭小等等,而这一切足以把一个艺术团体拖进绝境。中芭曾经尝试引进国外编导和剧目,收效在短期内是很明显的,一方面说明国内芭蕾市场少有优秀的演出润泽,但市场开发余地不小;另一方面,在当时,中芭的表演能力远超过编创水平。所以,创新对于中芭来说,可能显得更加迫在眉睫。

  第一届workshop的核心问题是“创新”,因为缺少经验,它不可能一次性解决实质问题。但最大的意义在于,中芭已经在行动上跨过了“要不要”和“有没有”的那道界限。比起民族舞,芭蕾舞团做这件事要容易许多。芭蕾舞有自身成形且国际通用的技术标准,所以,在中国舞蹈界大步迈向推崇技巧的“歪门邪道”时,芭蕾逃过一劫。同时中国芭蕾的历史是很短的,不过半个世纪,因此芭蕾本体内的冲突在中国要小很多。当然,这期间也不乏文化评论界的参与,就像当初《大红灯笼高高挂》被评论界质疑题材不当,但是这种跨界的评论有时可以提供另一种思考角度,有时,却因为缺乏对一种艺术的深入了解而导致不客观。(有时候专业舞评也会因为过于保守否定创新)。这也是所谓“芭蕾民族化”久久不得实现的原因,一种外来艺术和本土文化在磨合中不可避免的碰撞。

  很有意思的是,在第一届workshop当中,中芭选择了自由命题的方式,我们姑且不去说,这是否是出自对目标不明确的无奈,而事实上,这本来也是人之常情。通过作品题材就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编导选择了“自我”,一切从自己最了解,最迫切想要表达的内容入手,所以一个新鲜的尝试变得熟悉起来。当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的时候,就从自己身上找,这恰恰是“创新”最重要的。

  当workshop进入第二年,两个新问题会更加明显:姓不姓“中”和姓不姓“芭”。这两个问题不仅来自于观众,同时也来自于中国舞蹈界。其实第一个问题并不存在,因为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编导编出来的东西,必然姓“中”,就像一个说着外语的中国人,依然是中国人,并不需要去刻意说明。中西舞蹈语言上的区别是非常大的,从这个角度去寻找融合会非常痛苦,有一批作品,实为上半身身段,下半身足尖的“怪胎”,从舞台中间横拉一条线的话,看上边是民族舞,看下边是芭蕾舞,放在一起就像看魔术。这恰恰是追求技术的恶果,因为很多编导已经失去关注动作以外东西的能力。

  作品《与妻书》或许提供了另外一种方向(其实《牡丹亭》也是如此),一个中国舞编导和芭蕾舞演员合作出来的作品,会是什么样?还是不是芭蕾?这个问题恐怕会存在于很多人头脑里。从我看到的结果来说,这不是芭蕾,也不是中国舞,但这是一个“混血儿”,体内流淌着两股血液,而且长得挺好看。抛开只有理论研究者才会去深入剖析的舞蹈分类、审美取向、民族精神的外化等等等等,这个作品很吸引人。而且,历史证明,理论研究者鲜有跑在艺术家前面的。当然,这并不是否定理论存在的必要性,第一:这与欣赏无关。有时,理论家恰恰还要根据观众的真实反应来充实自己的研究。第二:理论家有时和艺术家一样,容易带有片面、主观的情绪,不仅如此,他们还时常变换自己的观点。

  《与妻书》在创作时所面对的磨合是必然的,放松而曲线的肢体如何糅杂在芭蕾技巧里,不带给人生搬硬套的感觉,同时又能表达编导的想法,这确实要花一番精力。但是当排练过程或者说,编导的观念发生改变的时候,这对矛盾似乎又变成了乐趣。编导不再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在让演员复制动作上,而是把理念传达给舞者,并且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展现出来,结果证明,这种自然流露往往会带来惊喜。所以,姓不姓“芭”的问题也就变得不那么重要。在workshop的其他作品中,也会有不同方式的尝试和融合,跳过舞种这道门槛,编导握在手里的东西会更多。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区别是,中芭这一次采用规定命题的方式创作,第一次workshop已经把编导内心的东西挖掘出来,现在就是如何运用和改造的问题,理性的部分会越来越重,也意味着编导从表达冲动逐渐过度到与观众共性的挖掘上。而这一部分的市场潜力也自然大得多。这个过度不会很快,5年能够趋向成熟就很理想了。

  经历从细节中抽离出来,开始关注结构,接下来依然有新的问题。“风格”是“中芭不中芭”的问题,又或者说,是不是有哪位编导能够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观点。而“风格”不仅仅是形象上的,还有内在的节奏,一个仅仅动作“华丽”的舞蹈是没有生命的,就像过于规律的呼吸让你感觉不到一个人的情绪,就像列车和铁轨的碰撞声容易让人昏昏欲睡。当编导掌握节奏,并且可以让作品的节奏带领观众的时候,他离成功就不远了。

  (编辑:刘彬)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