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之舞》(Riverdance,港译《舞起狂澜》)是爱尔兰的传统的踢踏舞舞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起源于1994年4月30日,欧洲歌唱大赛节目过场时段有一段7分钟的踢踏舞蹈表演,深受观众喜爱。继而改编为一场约2小时的剧场秀,内容除爱尔兰的踢踏舞外,又融合了西班牙的佛朗明哥舞、俄罗斯的芭蕾舞及美国纽约风格的的爵士踢踏舞等。
大河之舞制作团队今年重磅推出的《舞起狂澜》11月29日、30日将在首都体育馆上演。因为中国公司参与全球出品,中国的观众将有幸先于美国和加拿大观众,欣赏这部划时代的作品。大河之舞经过20年的市场磨练,已经成为了国际剧院演出的经典。而新创作的《舞起狂澜》,从一开始就定位于大制作、大团队、大感觉,与《大河之舞》分大中两个不同的市场进行开拓。
制作总监布兰登说:“对于舞蹈节目来说,进入体育馆是一次巨大的冒险和挑战。因为这意味着你必须要设计出比剧院震撼几倍的节目,才能在体育馆中把观众调动起来。对我们来说,北京首都体育馆的承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我们需要比剧院多几倍的设备和舞美。目前我们正在和主办方紧张地讨论这些问题。”
据悉,为了建立符合国际安全标准的舞台,团里的制作总监强力要求使用香港的团队。这对于主办方来说,又是一大笔额外的开支。北京的主办方表示:“我们必须学会用国际化的标准要求自己,因为这也是我们自己的作品。”
与舞台版相比,“大舞台版”的成本和技术要求呈几何级数增长,一根梁承重500公斤是正常的,可是如果承受800公斤,可能要求的材料和工艺就完全不同。对于首都体育馆而言,这也将是一次全新的考验。
超越传统成为经典
既然《大河之舞》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市场,为什么还要制作《舞起狂澜》。大河之舞诞生时,很多评论家和专家并不看好。因为大河之舞对于传统的爱尔兰踢踏舞做了相当大的改变。导演约翰说:“说是一场革命一点也不过分。我们把爱尔兰踢踏舞变成了一种激情澎湃的肢体表达。事实上,大河一出,唤起了年轻一代对爱尔兰踢踏舞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学习。《舞起狂澜》也是一样。当然,《舞起狂澜》并不是要革大河之舞的命,而是继承了大河之舞激情澎湃的踢踏、热力四射的弗拉门戈,同时又增加了SASA、非洲舞蹈等,将国际演出精品熔于一炉。应该说,《舞起狂澜》掀起的将是一场世界范围的舞蹈革命,我们将向大家展现,传统文化如何现代化,并适应都市和城市文化的发展。”
引领全球演出新纪元
制作不是为了重复,而是为了创新。导演约翰表示,《舞起狂澜》的野心绝不是又创作了一部舞蹈音乐秀,而是对于国际制作的一次大团结、大融合、大呈现。《大河之舞》是爱尔兰文化的集萃,《舞起狂澜》将会是地球村的新作品。他们不会拒绝任何优秀的节目,他们也力图让所有的文化能够交相辉映。
目前《舞起狂澜》在爱尔兰的小露峥嵘,已经让媒体和评论界赞声一片。爱尔兰最大的《每日邮报》说,“这是一台令人震惊的演出”。而爱尔兰国家电视台则给予了最高的评价。“这将把国际演出制作带入一个新纪元。”
(编辑:王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