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春色半城水,两河四岸景醉人—这是对漯河城市美景的真实写照;而以文化惠民为目的、兴起于沙澧河畔的“幸福漯河健康舞”,经过两年的推广,已在城乡遍地开花,成为漯河的特色群众文化品牌。
惠民文化花开沙澧漯河健康舞跻身国家项目库
日前,漯河市文化新闻出版局传出喜讯:经过激烈的角逐,“幸福漯河健康舞”成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是全省两个跻身该项目库中的其中一个项目。这也是漯河市文化项目首次进入国家级项目库。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通过全国范围内的评审,确定创建示范区和项目。评审活动每两年进行一次,今年,全国共有102个文化服务项目参加竞争。
对此,漯河市文化新闻出版局高度重视,从5月份便开始了项目申报工作,组织专业人员调研并编写项目规划,精心制作视频资料,以最佳的效果展示“幸福漯河健康舞”的实力。8月16日,在北京举办的项目评审会上,漯河市代表精彩答辩,市群众艺术馆专业教师现场表演,赢得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漯河市项目的胜出绝非偶然。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并把它作为政府要办的民生实事,使得漯河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做到了“先行一步”,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按照创建规划,明年年底前,漯河市将在漯河市所有行政村建立起“幸福漯河健康舞”队伍。2015年~2017年,力争参与健康舞活动的群众达60万人以上。适时推出“幸福漯河”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为建设美丽漯河创造良好的群众文化氛围。
健康舞席卷城乡舞出百姓新生活
62岁的王彩琼每天晚饭后都会准时来到红枫广场,随着音乐的节奏与大家跳起舞。她说:“健康舞舞出了社会和谐、邻里和气、家庭和睦。政府真是办了一件大好事。”8月29日晚,在铁东广场上,参加第二届经济开发区乡村“幸福漯河健康舞”大赛的娄庄村代表队队员们喜不自禁:“是"幸福漯河健康舞"让农民走上了全区的比赛场,捧回了大奖!”上周,市群众艺术馆专业教师和志愿者来到临颍县巨陵镇,为该镇27个村的100多名文艺爱好者培训“幸福漯河健康舞”。镇政府有关负责人告诉:“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健康舞的推出迎合了群众的精神需要。”市群众艺术馆主要负责健康舞教授的专业舞蹈教师,每天都会接到很多咨询和请求帮助的电话。她说:“由于人手有限,我们不得不把休息时间用在培训上,即使这样,也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需要。”“凡有灯光的地方,只要有一块空地,就有人在跳舞。”这是大家对“幸福漯河健康舞”火热场面的生动概括。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张瑞琴告诉:“今年上半年,健康舞已覆盖漯河市48个乡镇。”“幸福漯河健康舞”活动还吸引了江苏、内蒙古等省(自治区)的20多个市、县考察学习;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文化报》、《河南日报》等省内外主流媒体多次到漯河市采访报道。今年,“幸福漯河健康舞”荣获河南省首届“群星奖”。
小杠杆撬动大市场成就“漯河模式”
短短两年时间内,市政府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竟能风靡漯河市城乡,掀起30多万人共跳“幸福漯河健康舞”的旋风,形成独具漯河特色的群众文化景观,奥秘何在?对此,漯河市文化新闻出版局负责同志总结了三点原因:一是把握了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心理;二是近年来的沙澧河开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给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大量场地;三是舞蹈在编排上具备了简单易学、增强体质、舒缓身心等特点。
该负责同志进一步说,“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不仅为群众提供了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机会,而且解决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市民化的问题,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和公平感。文化惠及百姓,和谐融入社会,真正体现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政治追求。”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在实施惠民工程、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思想的指导下,市文化新闻出版局深入调研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音乐、舞蹈的编排,使得健康舞一推出就受到市民的好评。
然而,要让健康舞真正在城乡居民中流行,没有一定的资金支撑是不可能的,但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条件下,面对庞大的活动主体,完全由政府出资也是不现实的。为此,他们创新思路,在充分用好政府启动资金的同时,采取志愿者服务、受益群体自筹资金自我管理、吸引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投资等模式,使得健康舞的推广普及形成燎原之势。据统计,“幸福漯河健康舞”项目启动以来已吸引资金200多万元。
前不久,省文化厅调研组在对漯河市群众文化活动调研后认为:在地方群众文化事业发展资金普遍不足的情况下,漯河市政府因势利导,打造以“幸福漯河大家跳”为代表的载体,以较小的引导资金,成功撬动了群众文化这个潜力无限的大市场,在全省、全国范围内创造了群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漯河模式”,值得进一步总结和推广。
(编辑:王日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