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有些特殊的新闻发布会,台上的“发言人”都面带憔悴,总导演张继钢的眼睛还红肿着,但所有人的表情却透着欣慰和满足。
昨天下午,刚刚在14日、15日进行了成功带妆彩排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主创们,出现在该剧首次新闻发布会现场,畅谈创作的幕后点滴。大会堂的舞台上,排练还在紧张进行。
“在排演的近一年时间里,我心里始终燃烧着一句话:为祖国母亲献礼!”张继钢的肺腑之言代表着全体演职人员的心声。自豪、光荣、幸福,成为大家话语里频率最高的词汇。
打造崭新的艺术高峰
中国音乐舞蹈史诗的开山之作《东方红》已经树立了一座丰碑,作为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的重大作品,《复兴之路》主创人员压力巨大。既要在两个多小时的演出中涵盖从1840年到2009年长达169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还要创造出能够代表伟大时代精神的崭新艺术精品。“不重复过去,也不重复别人”的创作原则让所有创作人员吃尽苦头。每个人都经历了反反复复的想创意、初步演练、推倒重来、精细打磨的漫漫征程。影视部主任刘星介绍,创作伊始,主创们就立志“打造一座崭新的艺术高峰”。
《复兴之路》共分为《山河祭》、《热血赋》、《创业图》、《大潮曲》和《中华颂》五章。第一章《山河祭》以昆曲《惊梦》表现从繁华到屈辱的历史转折。第二章《热血赋》中的舞蹈《点燃朝霞》以传枪、拉动枪栓,营造八一南昌起义的紧张气氛;《长征路上》以一种“飞翔”般的舞蹈体现长征中飞扬的理想色彩……每一个好点子的诞生都会让张继钢像小孩子一样高兴得手舞足蹈。
民族舞将成一大亮点
《复兴之路》没有常规的主持人,而是由一群“讲述者”的动情描绘,串起169年间那些历史将永远铭记的日子:辛亥革命爆发、新中国成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升空、北京奥运会开幕等。这些讲述者由艺术家田华、陈铎、高明等担任。“第一句话就报出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的具体时间,引导观众穿越时空。比如2008年8月8日晚8时北京奥运会开幕。”高明介绍道。担任《海峡月景》讲述者的田华已81岁,为了记住长长的串词,像小学生背书般刻苦背诵。她动情地说:“能够站在《复兴之路》的舞台讲述海峡两岸人民热盼统一的心情,是我一辈子最光荣的事。”
《东方红》中,极具艺术美感的民族舞蹈,影响了我国舞蹈创作几十年,同时产生了刀美兰等杰出的舞蹈艺术家。舞蹈部主任潘志涛介绍,充满创意的民族舞也是《复兴之路》的一大亮点:“绝对不同于当下晚会已经司空见惯的民族舞;也不同于《东方红》时代单纯、直接的欢腾起舞;60年后的欢欣愉悦经过风雨变得更加深沉和成熟。”内蒙古的长调、回族的花儿、新疆的木卡姆、壮族的铜鼓等民族歌舞精华将呈现新中国成立60周年时各族人民的欢庆场面。随后,天空将飘下美丽的星星雨,舞台中央360个各族男女青年互相依偎着,转台开始在星光下转动,一张张青春的脸庞充满对未来的憧憬。
没有一个人是做样子
《复兴之路》汇聚了3200名演职人员的心血。他们中既有文艺界的老前辈,各文艺团体的骨干,还有非专业的部队战士、大学生……他们都怀着为祖国母亲庆祝生日的炽热感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复兴之路》的创作和排练中。蒙古族舞蹈家何艳敏带病坚持在第一线,手术后不久又赶到排练场;曾经以领舞身份参加过《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的63岁老演员韩伍昌这回在剧组做幕后,从服装道具到盒饭分发都尽心尽力。战士们背负着烈日酷暑在露天排练,汗水浸湿了地面。
张继钢回顾排练时演员的敬业表现坦言,“在没完没了的舞蹈动作调整中,没有一个人是做做样子;几百次的重复歌唱中每个人每一次都是放声歌唱。我已经担任过70多台大型晚会的导演,一般超过百人的晚会都比较难齐心,但是3200人规模的队伍却做到了,这源于全体演职人员100%的付出。”
据悉,9月20日至10月5日,《复兴之路》将在人民大会堂连演13场。
(实习编辑:袁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