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支年少的舞蹈队,他们的平均年龄才十三四岁。他们来自一所地方艺术学校,却要与北京舞蹈学院等全国著名专业舞蹈院校的学生同台竞技。他们是深圳艺术学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九届“桃李杯”舞蹈大赛上,一共夺得2金7银3铜等20项大奖,创造了深圳建市以来的最好成绩。在来自全国各地舞蹈院校的专家眼中,他们令人惊叹的表现被称为中国舞蹈的“深圳现象”。
昨日,本报记者赴深圳艺术学校采访,并在训练场地见到了指导老师与舞蹈队员们,关注他们得奖背后的故事。
“深圳现象”源自学生
日以继夜勤奋训练
曾经培养出李云迪、张昊辰等顶级青年钢琴家的深圳艺术学校,如今又在舞蹈艺术教育上凸显佳绩。“虽然我们在教学条件、师资力量上无法企及北京舞蹈学院等专业舞蹈高校,但在训练的专业程度、节目的创新水平上却表现突出,赢得了全国舞蹈界专家的认可。”深圳艺术学校副校长黄启成在接受本记者采访时说。
“桃李杯”舞蹈大赛由文化部主办,是全国级别最高的青少年舞蹈大赛,每3年举办一届,历来以高规格、高质量、高品位著称于全国舞蹈界的赛事领域,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舞蹈界的‘奥斯卡’”。今年第九届“桃李杯”舞蹈大赛在沈阳举办,全国参赛院校达到了131所,此外,还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的近300名选手。今年全部比赛人数多达4797人,是“桃李杯”赛事举办以来人数最多的一次,但是由于今年比赛制度的改变,削减了一些奖项,获奖名额减少了一些,获奖的难度也急剧增加。“我们的学生却创造了奇迹,这也是深圳建市以来在舞蹈艺术上获得全国大奖最多的一次。”黄启成说。
“全国舞蹈院校专家都说这是令人赞叹的‘深圳现象’。”黄启成认为,专家们眼中的“深圳现象”,其实源自于学生们几年来日以继夜的勤奋训练。“北京舞蹈学院等国内顶尖学府的学生几乎都是扎扎实实练了7年之后才参加比赛,而我们的学生是6年学制,实际上仅学习了5年。面对这种实际差距,只能跟时间赛跑!”黄启成说。
参赛的师生们都明白,虽然在学习时间上“先天不足”,但这种差距是可以“后天补充”的。芭蕾舞训练班的指导老师尹丽娜告诉记者,为了此次“桃李杯”大赛,师生们足足准备了两年的时间。“准备参赛的近80个舞蹈学生都进入了紧张的训练阶段。在整个筹备、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们付出了很多。”尹丽娜介绍,芭蕾舞有基训课、剧目课两个比赛项目,在指定动作的考核上非常严格。学生们在不足5年的时间里要赶上学了7年的专业院校学生,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火车上练功
成为一道流动风景线
“我们的训练大大超出了学校的课程安排。近两年来,学生们每天的午休时间都用来排练。白天学生们还有文化课程,其余的时间都用来训练。晚上6点到9点,是学生的练功‘晚自习’,她们总是把时间挤出来,用到训练之中。”尹丽娜说,为了给“桃李杯”热身,学生们还参加了一些邀请赛,如北京国际芭蕾舞邀请赛等,这些比赛不但能给学生们锻炼上台的胆量,还能开阔她们的视野。“在高强度的训练下,学生会有‘跑法儿’的时候,这时就要一遍遍地训练,把‘法儿’给找回来。”尹丽娜说,学生们在训练过程中难免会受伤,但仍然克服困难尽快回到训练室。“有时会看到她们在偷偷地抹眼泪,但很快她们又投入到一轮轮训练之中。”
在“桃李杯”大赛中获得芭蕾舞优秀表演奖的尧尹晨,在训练中曾因膝盖骨移位而饱受伤痛。“她为了不‘跑法儿’,一直带伤坚持排练,比赛时用纯正的舞姿表演了《艾丝米拉达》变奏等经典剧目,连北京舞蹈学院的老师都称赞她‘动作如此标准,表演如此到位’。”尹丽娜说。
和领奖台上的风光相比,参赛途中的日子则十分艰苦。由于参赛经费不足,参赛的78名学生和11名老师不能搭飞机远赴沈阳参赛,只能坐40个小时的火车。“学生们在火车上也不敢放松,他们既担心坐车太久,脚会发肿,也怕错过赛前的关键训练时间,于是,学生们借助火车上的设施练功,成为了一道流动的风景线,让火车上的乘客都竖起了大拇指。”回忆那段旅程,黄启成百感交集,“我们几位男老师每天都守在车厢两头,守护着孩子们。老师们还担心孩子们感冒生病,基本上40个小时都没怎么休息。到沈阳后,师生们为了节约经费,住在简陋的宾馆里,每人每天的伙食标准只有20元。与别的舞蹈院校相比,我们的吃住条件算最艰苦了。”
(实习编辑:袁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