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大师宗白华有云,艺术应该以美为目的,非如此就是宣传。按照大师的说法,要想把井冈山的革命历程在舞台上呈现出来,既要让观众看到美的演出,还要让观众被革命的精神所感动,受到鼓舞,产生共鸣,难度不一般。江西人不畏艰难,创作了大型情景歌舞《井冈山》。
最近,中央媒体编辑记者江西老区行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演出厅观看这台节目。看演出前参观了博物馆,大家浏览了文物,聆听了讲解,对井冈山革命历史有了直观的印象。歌舞演出,目的应该是以艺术形式帮助观众加强对井冈山革命历史的感性认识,在情绪上有所升华。当晚舞台上,井冈山革命历史各个重要阶段次第展开。在表现为革命牺牲的典型事例方面,不仅有群体,如《井冈红云》表现卫生院遇袭;也有个人如刘仁堪烈士。音乐方面,既有《红米饭南瓜汤》《十送红军》等经典红歌,也有新创作的旋律。演出整体场面和声量都很大,不少观众被震撼了。但我总觉得歌舞表演终究还是要讲究艺术规律,与历史研究、博物馆陈列、墙上的标语,应该有所不同。
具体说来,有两处值得商榷:
一是表现刘仁堪烈士的段落。如果突出一段男子独舞,增加反派角色的群舞,可能会成为亮点,有冲突、有力量。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时,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刘仁堪烈士(1895—1929)的事迹。他在刑场上怒斥敌人,敌人割掉了他的舌头。他用脚蘸着自己的鲜血,写下“革命成功万岁”六个字。牺牲时,年纪比我小。看到他的生卒年月,我一时鼻酸心痛。晚上看节目单,很期待这个段落,因为这是整场演出中为数甚少的英雄人物。具体的人物,总比大场景大事件容易吸引人、打动人。
二是红八军第一纵队队长陈毅安,牺牲时年仅26岁。他曾与爱侣李志强鸿雁传情,这段佳话在演出中以配乐诗朗诵的形式表现,可惜演员的表演控制欠佳。陈李二人在情书中探讨了革命,但归根结底写的是情书,不是战书。战书要气势,情书要动人。革命青年的爱情也是爱情,也要表现出美感,他们生命的消亡才更令人感到疼痛。
据江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东有介绍,大型情景歌舞《井冈山》已经有较为成熟的版本,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演出厅演出的这个版本,是尝试专门为游客改编的。他也觉得有些段落的表演“处理太过”,现在演出方已经改回原来的版本。
舞台演出的特殊魅力之一,就是可以不断地修改和即兴发挥。这台节目计划11月初再次晋京演出,届时舞台上应该是不同于游客版的成熟版,将展现新的亮点。
(实习编辑:魏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