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杜拉斯的背影

2014-12-31 10:31:41来源:人民政协报    作者:赵玫

   

  总是能读到黄荭的杜拉斯(法国作家)。总是能收到她不断寄来的关于杜拉斯的书。每一次得到黄荭的书都会心驰神往,不知道书中又会带来怎样的欢愉。

  这一次,是这本很美也很别致的《杜拉斯的小音乐》。在字里行间中,仿佛始终弥漫着钢琴的回响。

  书中的第一张照片,是杜拉斯的背影。看不到她的脸,但那色调,就像是一幅斑驳的绘画。她坐在琴凳上,身子有些扭曲,仿佛在弹唱某种忧伤。身后是窗帘,有光照进来。

  那就是她的人生,无怨无悔的,于是,我们爱她。

  想到不久前杜拉斯的百年诞辰,我也曾前往北京的“字里行间”书店,缅怀已逝的斯人。记得在纪念会上,我说,我庆幸,我读到杜拉斯的第一部小说,不是《情人》,而是《琴声如诉》。显然,这是杜拉斯早期的作品。她作为“新小说派”的一员,始终对旧有文学保有颠覆感,伴之以与众不同的先锋尝试。或者就因为那些唯美的短句子,以及电影中那些简短的描述与对话,所以我一直觉得杜拉斯的短句子是被电影塑造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向杜拉斯致敬,在曾经的那个美好的20世纪80年代,是她给了我一种自由写作的可能性。

  后来就认识了远方的黄荭,是杜拉斯让我们一见如故。同样地书写着一个不一样的女人,同样地叙说着她的写作与人生。而我们,显然对杜拉斯的取舍是不同的。有时我会将她抛得远远的,让她在我的视野中悄然逝去。但黄荭作为学者用心做的,不仅要鞭辟入里地挖掘出杜拉斯作品的内涵,还要以自己的心得去解疑释惑。

  为此她重读、再读这个读不完的杜拉斯,竟然每一次都能开拓出新的话题。读她的《杜拉斯的小音乐》,就仿佛在拆解杜拉斯各种版本的人生,像“香颂”一般地讴歌这个斑驳的生命。

  最让我迷惑的是杜拉斯永恒的互文。那个家庭故事,仿佛从生至死,始终环绕着,无处不在。不知道究竟是什么让她永不释怀,以至于一次又一次地述说着那个平行的故事。

  杜拉斯所以在这个文本中反复回环,读了黄荭的书,才知道杜拉斯竟已将同样的故事,前前后后地一直写了到了第五个版本。生命中究竟绕不过怎样的“结”,才能如此一写再写?

  母亲、儿子和女儿之间的恩怨,就像永恒的回环;再现,再再现,直到生命终止。或者她绕不过那段残酷的东方岁月,尽管其中的“怨结”大家都知道。但杜拉斯还是要说,永远都在说,她是怎样将厌恶的人当做爱人的。

  直到杜拉斯终于找到了文本本身的可能性,也就是她后来所说的“同一本书的另一种可能性”。同样的东方情人,可以是令人反感的,为着金钱与生计的;但也可能在最后的版本中,将这个来自北方的男人塑造为世界上最完美的情人。

  除此,书中还有许多黄荭在法国的经历,普罗旺斯,峡谷中拍摄的电影,博士答辩,以及参加法国的杜拉斯研讨等等,不一而足。

  书中还有,黄荭、袁筱一和阿梅尔关于杜拉斯的对谈。三个女人从容潇洒地讲述了她们心目中各自不同的杜拉斯。看着画面中侃侃而谈的女教授,不禁向往,于是更要感谢黄荭及袁筱一这些美丽的女学者。她们不仅在唇间回环着委婉的法语,亦能将杜拉斯的精致文字译成优雅的汉语。

  黄荭在这本书中,还特意翻译了两段有趣的文本,一是杜拉斯写的《中国的小脚》,一是日本人岩崎力参与《广岛之恋》后期制作的各种趣闻。

  总之伴随着杜拉斯的远去,我们更加怀念她。黄荭的《杜拉斯的小音乐》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有或者没有杜拉斯,显然是不一样的。

  (实习编辑:白俊贤)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