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日常人生中的灵魂在场

2014-12-03 09:49:13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苗雨时

   

  《日历诗》,是按日月写的诗,或以诗写的日记。就像网络上的博客日志一样。但由于它是诗的文字,这种亲切的表达方式,更适合心灵历程的迹写“某种频频中断,可以随时开始的记录”。诗人在《后记》中说:“自觉而不自觉地写下的那些意象,那些臆想,它们有些来自于我最直接的生活,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有些却是间接的,但所有的呈现,显然都经过了心的过滤与折射——仿佛一种安稳亦不安稳的持守。”的确,在红尘滚滚的人世间,在物欲膨胀、人文沦落的背景下,诗人小心翼翼守护着自我灵魂的独立,保持着精神欲求的纯粹与高贵。

  日历,是记载时间的工具,它的翻动标志着时光的流逝。但时间是无形、无状的,又必须通过空间事物的转换来显现。例如,春秋交替为一年,月缺月圆为一月,日出日落为一日。人们生活在一段时间里,这段时间必然有相应的空间内容。在《日历诗》中,诗人给出的是她亲历的日常生活的点滴、枝叶、根脉,是她的所见、所闻、所感。一个个片断、细节,串联起来,就成了她的人生四季,也刻画出了她心灵的波动和走向……

  平凡普通的生活,却有灵魂在场。这就是她不同于世俗沉沦的全部诗意所在。她以时间丈量生命的长度,以空间承载生存的质量。冯骥才曾图写《心中十二月》。他在《题记》中说:“大自然以十二月为生命一轮。其所滋育的万物生灵,亦如这十二月,由生到灭、苦乐兴衰,概莫能外。从中悉心体悟,人生况味潜含其间。”对十二幅丹青,“题曰:一月静谧,二月苏醒,三月朦胧,四月轻柔,五月清澈,六月光华,七月激荡,八月升腾,九月丰足,十月灿烂,十一月高运,十二月安寂。”这是人的生命对自然季节更移的感应,也是自然对人生的昭示。

  《日历诗》的记写,仿佛也遵循了这一脉络,但除自然月份变换之外,还加进了各种节气和日常的人文世象,使十二月的时间充盈了更多的意涵。不用按日月逐个示征。诗人踏着日月,踏着季节,走完了一年。这一年的生灭、兴歇,也象征了人的一生从童年、青年,直到中年、老年。因此,诗人在岁月流转的迹写中,就有诸多彼此关联笔墨的跳跃与链接:从看孩子们“打雪仗”的欣喜到对自己儿子成长的关爱;从艳羡“滑板少年”的腾挪到自己青春年代的回忆;从“稍纵即逝”的虚幻到“半梦半醒”的孤独;从生死“轮回”到“热爱生活”;从浮躁的情绪到澄明的心境;从“祭月”的仰望到“天人合一”的通达……穿越暗雾沉沉的“时光隧道”,诗人始终高攀的生命灯火,是爱,永恒的爱:爱自己,爱亲人,爱朋友;爱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它们都有自己的生命和故事;爱自己的居所,那里的炒菜做饭,甚或一件小事,诸如为门紧一颗螺丝钉,擦亮一块窗玻璃,都会给家注入生命,由此也才有家国情怀和道义担当精神。爱是灵魂的本质。灵魂的在场,就是爱的降临。只要有爱的存在,物质的欲望就让位给精神,普通平常的生活也会放射出诗意的辉光。诗人在一年的光明里,走出了自己“平凡而神圣”的人生:一种真正人之为人的生存方式。这就是诗集《日历诗》的全部的主题命意和价值取向!

  这也就是诗集艺术生成的话语方式,一是心灵独白,二是意象呈现。诗人以第一人称来抒发和叙写。话语资源,一方面来源于广泛占有当下鲜活的、能激起此在语境的日常口语;另一方面是大力汲取仍有生命力的古典语言,二者融汇起来,而成为现代汉语的生命根源性的诗性言说。试举《四月十日,蓝阳光》为例,在这首诗中,阳光被拟人化为一个女孩子,赋予她轻盈的身段,她静悄悄地,踅进社区,却又那么柔弱,她穿行在楼宇间,躲躲闪闪,一不小心,竟被卡在窗台上,然而她的到来,仍唤醒了花的绽放。诗人观察得细微,体验得真切,她用眼、用心贴近太阳,把生命和阳光融为一体,从而表达了自由与创造的艰难。既是主现幻化,又是客观显现。它的用语,有“晨曦初现”、“月明”、“吹皱一池春水”这样的古典韵味的语言,又有“伸腿歪脖”、“踢出一条腿”、“闪不出来”、“缩不进去”这样的日常语言,它们都高度糅合在外柔内刚的现代汉语的叙写之中,契合无间,浑然天成。

  诗人生活在上海这座多元化文化汇聚的大都会,呼吸八面来风,然而,她的诗歌却能立足现实本土上,植根于个人主体的生命体验,在进行了无拘束地向着世界横向扫描之后,又回归到母语诗歌传统,长期致力于重铸现代汉语的诗性,用现代汉语智慧讲中国人的现代故事。这样,她诗歌创作的演化,就犹如化茧为蝶的“蝶变”,几经蜕化,终于展翅飞舞,“围着一朵无名的小花”,“翻卷出一卷诗来”,优雅、灵动、曼妙、舒展……

  (实习编辑:白俊贤)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