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贵祥(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历史的天空》、《明天的战争》、《八月桂花遍地开》等。)
柳建伟(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北方城郭》、《突出重围》、《英雄时代》等。)
王久辛(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主要作品:长诗《狂雪》、《蓝月上的黑石桥》,散文集《绝世之鼎》,报告文学集《东方红宵》等。)
长诗《狂雪》,向世人讲述的是发生在1937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惨案,控诉了侵华日军的累累罪恶,诗歌以悼念南京大屠杀30多万遇难同胞为主线,洋溢着浓烈的民族情感和人间正气。
王久辛:其实《狂雪》的创作,动机非常简单。当时我在解放军艺术学院上学,有位靳希光教授讲中国革命史。靳老师伸出三个手指头,让我们猜,猜一猜日军在南京杀了多少人?有的同学说三千;有的说三万;靳老师说:是三十万!这个数字对我来说,是很震撼的。所以我觉得一定要有所表达。
徐贵祥:王久辛是我的同学。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个富有激情,同时又非常有忧患意识、有责任感的一个军旅诗人。
柳建伟:我觉得长诗《狂雪》,是我们在这二十多年里见到的中国新时期诗歌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
王久辛:在《狂雪》这首长诗当中,调动了多种艺术手段,当时的哲学观念包括萨特、弗洛伊德等等哲学思想在里面也有所体现,有很多思想的灌入,包括性意识。在这首长诗中,是用人性的角度去审视南京大屠杀,是我在我们看到的同类作品当中,进入最深刻的一个。
徐贵祥:诗人是把历史拉近,把细节突出,把南京大屠杀——人类历史上最残酷、最不文明、最血腥的一幕,一点一点地展现。那些至关重要的细节,那些被历史学家、被其他艺术家们忽视的地方,被王久辛开掘了。
王久辛:当年陈望道先生是上海复旦大学中国修辞学会会长,他已经过世十几年了。我中学时代的老师刘嘉婉推荐我看他的《修辞学发凡》。我看了以后,把这本书抄了一遍,手抄了一遍。这本书当中介绍了三十六种积极修辞和三十六种消极修辞,合起来是七十二种修辞手段。在我来说每一种修辞手段,我都造过句,我都沿着这个做过练习。所以说现在很多现代主义诗歌,讲了很多这种主义那种主义,诸如后现代、前现代、工业后现代,搞了很多虚名词,但你看作品,修辞手法很单一,除了排比和比喻,就什么都没有了。你还谈什么主义呢?我都不信。我信什么呢?我信我在艺术作品当中用了多少修辞手段,你有多少修辞方式,你有多少表达你的想法的能力,你有表达你的最微妙情感的那种能力没有,我认为我有。《狂雪》实现了这样一种贯通历史与今天的表达,我把这个毫无疑问地实现了。
柳建伟:王久辛的《狂雪》是一个整体,是非常浑厚的这样一种大气,这样一种还原当时历史真实的力量。
王久辛:这个诗真的是实现了自由。它没有完完全全的去描绘南京大屠杀,但也没有不描绘。它抓住一些让人惊心动魄的情景,这给你看一下,那给你看一下;然后这给你议论几句;那给你议论几句,很放松,很舒展,很大气,当然也很节约,它是属于那种非常自由的挥洒,真的是自由诗。
徐贵祥:后来就看到这个电视长诗,看过之后感觉到很受震动。诗配乐这种形式比较新颖,里面有历史的资料,还有现实中的南京,和生活在南京现实的人们,把诗歌和电视结合起来了,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了,把事实和作家的想象结合起来了。这种形式有一种很强的视觉冲击效果。看起来非常血腥,非常恐怖,当然也有很多令人振奋的地方。可以说是声情并茂。
从这个电视音乐长诗的画面里,在这些镜头的背后,?铱吹搅耸裁矗课沂紫染涂吹搅嗽鹑危】吹搅宋易约荷砩系脑鹑危吹搅酥泄说脑鹑危吹搅四歉鍪贝泄腥说脑鹑巍?
王久辛:它还是用一种境界,呈现在你眼里,让你感受到一种责任。这不是国歌吗!这不是国际歌吗!为什么这么说呢?你们看看,这女孩的叫喊声,它不是国歌吗?它难道没有唤醒你吗?
一个文学作品发表了以后,它就不属于你,它属于读者,谁读是谁的。我现在已经是一个评论家了,我觉得我已经是在评论我十多年前的作品了,我是已经在换了另外一个角度在看了。我已是作为评论家在看十年前的那个《狂雪》了。
(实习编辑:白俊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