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写下世界的优雅

2014-11-24 09:31:12来源:中国网    作者:陈晓明

   

  80年代,理由的报告文学以昂扬的时代激情和尖锐犀利的思想锋芒而引人注目,就像他的那篇闻名遐迩的《扬眉剑出鞘》一样,那时理由年轻、风华正茂,在文坛驰骋,颇有点所向披靡的气势。不想理由在文坛激流勇退,1988年去了香港,开始了在商海打拼的生活。对于一个文人,这是个新的考验,这其中经历过无数的艰辛,但理由还是凭着他的勇气和才智,在商界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据说最风光时掌管着大小几十家公司。但他又一次激流勇退,杀一个回马枪返回文坛,昔日刘郎今又来,理由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他有什么“理由”重返文坛?

  曾经商海的理由就这样重返文坛,并不需要什么理由,他的骨子里还是文人,这就足够了。有些人始终在文坛,但他们从来不是文人,从来就是商人、政客。但理由饱经商海沉浮,也曾逐利于市井,或大进大出,或锱铢必较;他带着丰厚的人生阅历,带着洞悉事物真相的老道,带着更为宽容平和的心境回到了文坛,这就是他给我们献上的散文集《明日酒醒何处》。

  这些年的各种各样的散文遍地开花,人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从容写作,更没有多少耐心从容阅读。但奇怪的是,散文却是越写越长,越写越大,美其名曰“文化散文”。不用说都是追着那个散文大家的路数而去。当然,大散文无疑有其长处,在历史文化领域纵横捭阖,自然气象万千。但其论说色彩太重,说是学理,又不够缜密深入;说散文却又千头万绪,弄巧成拙是经常的事。散文我个人还是偏爱精巧短章,真有见地,有感悟,有人文蕴含的散文尤为可贵。今天读到理由的这本散文集就有如此感受。

  理由的这本散文集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方面是他经历过商场磨砺后对金钱、人生、幸福的理解;另一方面是他游历欧洲(主要是意大利)对西方文明和艺术成就的观察和认识。这些文章虽然写于不同时期,其内容差异也较大,但仔细琢磨,也不难看出它们内在贯穿一致的那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他是带着真切的人文关怀来写作这些散文的。

  理由的散文给人的直接印象就是情感真挚,哲理意味自然明晰。这些散文诉说了他在商海生活的感受,那里有初尝创业的艰辛,有人生走过的值得记取的足迹,有失败的困扰,更有成功的喜悦。但理由都可从头说来,没有隐瞒,没有夸张,只是娓娓道来,说出人生的一段历史,虽然没有楼船夜雪,铁马秋风般的豪迈,但也可见商场中的刀光剑影或浅吟低唱。当然,经历过创业和商场的成功,对金钱和人生的感悟肯定有更丰富的体验。对金钱与幸福的关系,他提出二者的相关性约为0.25。这个系数具体怎么得出或者要与什么相乘,文章也还没有详细论证,但却是很为诚恳细致地去谈出自己的感受。理由深有感触地说:金钱在幸福中所占比例之低,是命运给人一次接近平等的机会,人生的本义毕竟是幸福而不是金钱。虽然读者可能会说,这是有钱人站着说话不腰疼。当然金钱处于零度状态,幸福也是不可能的。理由只是力图表达人生重要的是获得幸福,而不是一味追奔金钱。这是过来人的感悟,应该理解其中的诚恳。

  理由对事物有一种天生的敏感,这或许是他的文人品性在起作用,他能感受到事物的优美和优雅。读到那些他写瑞士钟表的文章,就让人佩服他对一个事物的存在所具有的那种耐心和细心。这种态度和心境,会让人与事物同在,会让人体味到更多美好事物。在“净心之谷”那一节,写到瑞士侏罗山的钟表谷,笔调优美,体察细微,写到百达翡丽这等世界顶级名表,作者倾慕之心跃然纸上。也让读者深受其情其景之感染,热爱美好的事物,尊崇名作精品,应是高贵情感之流露。作者不只是写出瑞士的钟表业,还写出瑞士人的那种执着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正因此才有巧夺天工的钟表业百年的兴盛。我也曾造访过瑞士,曾住在阿尔卑斯山上的一家宾馆,推开窗户,就是阿尔卑斯山流下的雪水河,清澈湛蓝。我住的那间屋子,墙上贴着数张图画,记录百年前瑞士农村的情景,那也是落后贫穷的乡村场面。但现在,到瑞士任何一个地方,人说就是倒着拿照相机,照出的也是一张风景迷人的明信片。我对理由先生关于瑞士与中国之比较的议论也就深有同感。

  这本散文集篇幅最多且写得最好的还是写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那些文章。佛罗伦萨作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当时的人口与财政收入都不到威尼斯的一半,但它却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这一切都得益于美第奇家族在佛罗伦萨的造福,特别是家族在科西莫治下,佛罗伦萨的艺术得到空前繁荣。科西莫于1464年去世,他一生为艺术和公益捐助了四十万佛罗林,比他从父亲那里继承的全部财产还多出将近两倍。美第奇家族另一个继承者洛伦佐也不负家族使命,这位曾经热爱艺术的诗人,担负起重任而且拯救佛罗伦萨于危难之中。另一个值得纪念的名字是安娜,她被称为“最后的安娜”,作为美第奇家族最后的传人,她把家族的全部财产捐献给佛罗伦萨市。

  这部分散文对佛罗伦萨留存下来的艺术瑰宝作了细致的记叙和描绘,理由的艺术修养无疑是令人钦佩的,他对那些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作品如数家珍般的介绍,实在是引人入胜,它完全可以作为佛罗伦萨艺术的鉴赏指引来读。但我更感兴趣的在于,理由对美弟奇家族所做的记叙、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这种思考有着理由的独特的视角和深度。作为曾经闯荡过商海的人,也可以说是中国的富人阶级,理由一直在思考中国的富裕阶级与社会的紧张关系,中国富裕阶级给社会不只是创造物质财富,如何创造精神财富,这是一个更为深远的意义同样重大的问题。为什么当今中国的富裕阶级在中国会遭受到如此深重的压力?“为富不仁”、“无奸不商”这几乎都是中国社会的千年不变的偏见。这里面既有文化上的原因,更有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制度的原因。作为散文当然不可能加以深入探讨,但理由关注到这一问题,也引发人们思考。

  因为从商的经历,理由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西方文明。他此时的接触可以在较高的层次上体验西方文明的真谛,有实地细心平和的考察,有更为平等友善的交往,这使他对西方文明的理解不再有偏狭的心态,而能怀着一种人文关怀的宽阔胸襟,在更高一层次来欣赏理解。同时也能在这一层面上反观中国文明,他能有更平和客观的心态加以反思,他的这些思考情真意切,切中要害也说到痛处,有深厚学养为依托,因而能令人信服。

  重返文坛的理由无疑是作为先富起来的中国人再来当文人,这样的文人为文真是别有一种滋味在字里行间。不管我们的社会如何充满仇富的情绪,渴望富裕同样是社会更为普遍的心理。理由的这些文章,未必只适合中产阶级的白领读者,这里面既有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也有宽容平和的胸怀境界;既有平民情趣,更多贵族品味。他能有一种心境感悟世界上存在事物的特质或品质;能用他的文字写下人生和艺术的优雅。只要对人生有着认真追求的人们,都会喜爱这些文章。写下这样的文字,理由无疑可以理直气壮返回文坛。

  (实习编辑:白俊贤)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