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读库是如何成功?

2014-11-06 09:17:59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冯威(出版人)

   

  《读库》最大的不同是把出版/内容当做一门手艺来做,使之能在市场上立足。其次,《读库》的成功,与其说是手艺的胜利,不如说是尊重出版规律和标准的胜利。这也使得《读库》的成功并非难以复制。

  随着中国出版业的一面旗帜——《读库》出版九周年年会上周六下午在北京一所剧场举行,一个关于创意产业的老问题又浮现出来:品位与市场如何才能兼顾?至少,《读库》及其运营者已做出回答,虽然将它成功的经验普及还有这样那样的难度。

  2006年,北漂一族、江湖人称“老六”的张立宪凭借对文化的一腔热情、丰富的人脉和对作为工业出版业的标准的恪守,创办了双月MOOK(一种将结合图书和杂志优势的连续出版物)——《读库》,主要刊发中篇人文社科文章,以非虚构写作为主。老实说,在《达·芬奇密码》《细节决定成败》《人体使用手册》等畅销书风起云涌的2006年,《读库》并不起眼,甚至可以说被淹没其中。印象中,这种不温不火的状态一直伴随着《读库》生长的前两年。

  它引起我的兴趣是因为在2008年的11月初举办了一场《读库》读者见面会,也就是现在年会的前身。在那场会上,以柴静为首的一众文化人作为嘉宾与读者真情交流。那时的柴姑娘风头正劲,从容平和自然,还没有因为后来的超级畅销书《看见》而大红大紫继以陷入舆论漩涡的麻烦。从那以后,《读库》每年11月初都会举行年会,简称DK-N(年份),一届比一届火,甚至一票难求,俨然成为京城的一道风景,与“理想国”系列讲座并美。与此同时,《读库》成长为“读库”文化群:不但包括精品图书,还包括笔记本等周边衍生品,堪称“两个效益”俱佳的新典型。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一个号称传统出版被数字出版打得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的世代交替之秋,老六和他的纸质出版物《读库》成为有力的“挖掘机”?一个出版界的腕级大哥在微信上说,老六是出版界的奇葩,《读库》的成功难以复制。作为一个长期关注《读库》的读者,也作为出版业的从业者,我认为,《读库》的成功有迹可循。

  首先,老六不是奇葩。他不过是像出版业大家沈昌文先生一样,把同人出版做到极致。早年在北京混的老六好组局是出了名的,看似消遣,实际效果就是通过交际拓展人脉,交错之间也获得一手选题。一句话,吃饭也是生产力!老一辈出版人讲过,天底下没有比编辑更好的职业,既交了朋友,又做了生意,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其次,《读库》的成功,与其说是手艺的胜利,不如说是尊重出版规律和标准的胜利。《读库》选材之严、打造之精,是有目共睹的。应该说,《读库》创造了一个阅读高品质内容的气场。在一个时尚一年一变的乱时代,以不变应万变几乎已不可能。再者,老六特自信,特耐心,慢慢熬着。而这也是大部分文化产品的生产规律,虽然现在被遗忘得差不多了。

  据说,在上周六那场充满暖意的年会上,老六对未来十年颇有期许,但没有放出太多细节。从现场来了三分之二的80后、90后的局面看,《读库》想来必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我唯一疑问是,现在,作为一个小作坊,老六和他的《读库》无疑是成功的。但是,以后规模越来越大,产品线越来越多,如何再度平衡品位和市场的关系呢?期待老六的精彩回答。

  (编辑:王日立)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