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挪威版《我的奋斗》何以走红

2014-08-08 08:46:01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朱世达

   

  如果你阅读一部描写日常生活的小说,这部小说有3600页,而并不觉得它拖沓、平庸、无趣,反而会觉得兴味盎然,那这部作品一定有其不同凡响之处。最近,在易卜生的故乡挪威有一位作家发表了一部六部曲的自传性小说《我的奋斗》(My Struggle,挪威语Min Kamp)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有的文学评论家把它比喻为可以与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相媲美的一部作品。他的名字叫卡尔·奥夫·克诺斯加德(Karl Ove Knausgaard)。他的作品在不到500万人口的挪威,销售了50万本,相当于每10人中就有一人购买,该书在美国也销售了4万册,其受欢迎的程度可想而知了。在挪威,因为人们在办公室里谈论这部作品几乎妨害工作了,甚至不得不宣布了“免谈克诺斯加德日”。
 
  卡尔·奥夫生于1968年12月,童年在挪威的特洛莫亚岛上度过,他就读的小学校长是一位潜水员,他曾经发现在1768年沉没在挪威海域的一艘装运奴隶的船。克诺斯加德写道,“对于一个像我这样对潜水推崇备至的人来说,他简直就是我所可能想象的最伟大的人了。”但年轻的卡尔·奥夫后来发现“那沉船遗骸只在水下几米深的海底,”他有点儿失望了。
 
  《我的奋斗》共6卷,首卷写酒鬼父亲自毁式的死亡和祖母的纵欲无度,后五卷则自曝两次婚姻,兼及现任太太的时躁时郁,以至他本人面对父亲角色时的亦喜亦惧,更有少年彷徨,青年壮志与中年自疑。
 
  卡尔·奥夫的小说并没有引人入胜的情节,他描写的都是日常发生的表面看似琐碎的东西。比如,《童年》描写了卡尔·奥夫如何将白酒偷偷地带到新年晚会上,卡尔·奥夫的父辈亲戚参加一个孩子的生日聚会的情景,描写了卡尔·奥夫在加油站的观察、前往理发店的感受,以及在两个不同的场合吃爆玉米花的光景。
 
  这都是些日常的、在不经意中发生的事件,然而,你一路读下来,会发现你在耽读一个人完整的一生的画像,你成了作家的无法分离的朋友和伴侣了。在第三卷中,使读者感到兴味的是隐藏在这一切叙述背后作家所要表达的人性中那最为纯洁、无邪、天真的本性。他试图想象一个孩子在不同境况中的心理。他将对于出生、超市购物和与朋友的争论与对于艺术、死亡、音乐和勃勃的雄心的思考结合在一起,也就是将宏伟的个人传记性的小说与作家的思考——也即作品的哲理性的内涵——结合在一起。阅读这部小说,你明显地感到仿佛有一个命令式的声音陪伴在你的身边,那声音述说着克诺斯加德心中所感受的一切喜怒哀乐和最隐秘的思想。你不得不凝神细心聆听。
 
  卡尔·奥夫·克诺斯加德作品中的人物使用的大多是真名实姓,他对于家庭事件的披露也伤害了不少人,特别是他的叔叔和前妻通杰。然而,他的这种写法也获得了有些批评家的赞誉,如《巴黎评论》的编辑洛林·斯泰因。他认为,这种以真人作为小说的叙述者,而且统领整个小说情节的发展,是“一种创造”,“解决了当代小说一个大问题”。卡尔·奥夫·克诺斯加德的艺术实践至少给小说家以一个启示:关注你生活于其中的生活,哪怕是极细微的,那也许会是你绝好的写作的素材。
 
  (编辑:王谦)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