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近没有去看望杨先生。她在生日前后尤其谢绝出版社的编辑登门贺寿。记得去年她曾对希望去贺寿的人说‘替我吃一碗寿面就行’,想必今年也还是这个心愿。”《杨绛全集》责编胡真才说。
杨绛在《隐身衣》中说,她和钱锺书最想要的“仙家法宝”莫过于“隐身衣”,生活中的她的确几近“隐身”,低调至极,隐于世事喧嚣之外,守着自己的一方平静天地。诚如她曾说的“万人海中一身藏”。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她借翻译英国诗人兰德那首著名的诗,写下自己的心语。
因此,当102岁的老人去年毅然决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书信的隐私权和著作权时,很多人开始非常惊讶,但这与她一贯的信仰和价值观是一致的:“不争”不意味着没有“底线”。
同时,103岁的杨绛依然笔耕不辍,9卷本《杨绛全集》即将于下月出版。全集不仅收录了诸多杨先生近十年来新创作的文章,还有4万余字的《洗澡》续篇《洗澡之后》首次发表。全集还首次收录了杨先生于四十年代创作的剧本《风絮》和翻译理论著作《一九三九以来英国散文作品》两个孤本。据悉,《洗澡之后》单行本也将和全集同时印行。
钱杨二人素喜帮扶后辈,当时社科院的不少年轻人都与两位先生交往多年。翻译家李文俊先生认识杨先生已经超过60年,一起下过干校;胡真才从编辑《堂吉诃德》起就担任杨先生作品的责编;薛鸿时“文革”结束进入社科院就当起了钱杨的“助手”。我们特别约请杨先生的故旧撰文,试着走进这位了不起的女性。
2005年是西班牙著名小说《堂吉诃德》(第一部)出版四百周年纪念年,西班牙和拉丁美洲为此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笔者于2004年5月至2005年5月在西班牙做访问学者,这期间,又于2005年4月下旬赴哥伦比亚参加波哥大第18届国际图书博览会,因此,亲身体验了西语世界纪念《堂吉诃德》的盛况。
西班牙纪念《堂吉诃德》开始于2004年11月,结束于2005年底,总共要举行400场纪念活动。2004年11月6日《国家报》的周末副刊《巴别塔》做了一期《堂吉诃德》专辑,拉开了纪念活动的序幕。11月中旬,西班牙科学院校订并注释的《堂吉诃德》权威本出版,该书由西班牙政府资助发行,印数100万册,近千页的书,售价仅9.50欧元。因此,使之变成排行榜上居第一二位的畅销书。新版《堂吉诃德》出版后,西班牙国王在电视上朗读了该书的第一段,随后西班牙首相及文化名人,包括拉丁美洲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和巴尔加斯·略萨等,均先后在电视上朗诵了《堂吉诃德》的片段。
在西班牙文化界纪念《堂吉诃德》出版四百周年的活动中,中国翻译出版《堂吉诃德》和《塞万提斯全集》的情况更为他们的纪念活动锦上添花。拉丁美洲向来把西班牙文化认同于自己的文化,他们纪念《堂吉诃德》发表四百周年活动的规模并不亚于西班牙。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集资出版的《堂吉诃德》100万部,免费在拉美国家发送,哥伦比亚把《堂吉诃德》作为波哥大第18届国际图书博览会的主题之一。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有幸以中国的《堂吉诃德》研究者出席这次博览会并做了题为《堂吉诃德》在中国的讲座。我在讲座中谈了杨绛先生翻译《堂吉诃德》的前因后果,以及她建立“好读书基金会”并把自己的稿酬全部捐献出来资助品学兼优而家庭贫困的大学生的善举。
杨先生的事迹在听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认为杨绛就是堂吉诃德的化身,她为了更为忠实地翻译《堂吉诃德》,决然在近五旬的年龄开始自学西班牙语,这和堂吉诃德知难而进的精神一脉相承;她把自己所得的全部稿酬捐给贫困大学生,这正是堂吉诃德急功好义、扶助贫弱的思想体现。
女记者安娜·玛利亚在给杨绛先生的信中说:“塞万提斯延误了300多年到达中国,这是上帝的安排,它要让该书通过一个合适的人选的手——那就是您的仁爱的被上帝赐福的手——传给中国。如果没有您的手,堂吉诃德恐怕还在丝绸之路上徘徊。”“‘好读书基金会’是一种人道的和神圣的形式,它的博爱精神激励着我们,我们社会中众多政治家和社会‘精英’应该以您为榜样,热心帮助他人。”并表示“我希望和丈夫一道去拜访您,去看看您的工作环境和认识您所生活的国度”。
女诗人多拉·卡斯特利亚诺斯与三位女作家联名给杨绛写信称:我们哥伦比亚知识女性惊喜地得知,一位名叫杨绛的中国著名女作家是《堂吉诃德》中文版的译者,是她给一个大国的读者带去了欢乐。信的最后还写道:“请您保重身体,亲爱的中国作家杨绛,因为您的生命是人类的财富。”
(实习编辑:邢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