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诺贝尔文学奖的百年之痒

2012-10-12 09:03:51来源:华商报    作者:潘采夫

   

  第一次读莫言《透明的红萝卜》时,我应该在上中学,那时候整个社会狂迷海灯法师的一指禅、严新的气功、开天眼、水变油等。记得读《透明的红萝卜》时我非常吃惊,坚信这个作家有特异功能,因为他的感觉超乎常人, 能洞察到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我那时候不知道什么叫魔幻现实主义,但莫言写小说天赋异禀这个印象,在我心里是牢牢扎根,直到他成为诺奖大热门。

  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的百年之痒,这句话大体不错。中国有很多痒痒病,文雅一点叫情结。我们的很多情结与近代史有关系,比如奥运情结,每当奥运夺金国旗升起,必有人热泪盈眶,不过2008年之后,这个病情有所缓解。现在继续痒着并成了病的,就只有诺奖了。

  相对于物理化学医学等理科奖项,我一向觉得文学奖获奖几率更大,我们的文学奖情结也病情最重。我猜这可能因为,中国作家跟文学奖传出绯闻时间太久了,而“擦肩而过”的传说又太多,让国人的心灵一次次饱受折磨,文坛掌故和流言也掉了一地,所以国人的情结才这么深刻。

  最早跟诺奖发生关系的是鲁迅,他听说刘半农等人要为他提名,就写了封信拒绝,直言自己不配,并建议诺贝尔文学奖不要搭理中国作家。提名这事被鲁迅给按下了,所以鲁迅跟诺奖其实没啥关系,他的话却从此成了不少人批评中国作家的武器。公认离诺奖最近的是沈从文,这个说法来自马悦然,他翻译了大量沈从文小说,但在“铁定获奖”的当年,沈从文去世。这个消息得到诺奖评委本人的确认,应该是准确的,这是最让国人伤神的一次。

  我发现,在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中,马悦然是一个关键人物,他是精通汉语的汉学家,又是多年的文学奖评委,他掌握着文学奖的中国话语权,而新一代中国作家的诺奖绯闻人物如李锐、莫言、余华等,无不与马悦然密切相关。甚至山西作家曹乃谦一炮走红,仅凭一部短篇小说集成为传说中的诺奖热门,就是马悦然大力捧角的结果。

  每年这个时候,媒体和网络都打成了一锅粥,跟着赌博公司后面挥斥方遒,中国作家配不上诺奖的言论往往占上风,理由是创作不自由,文学无价值。

  对这种激愤言论我不认同,并非所有作家都是传声筒。如果不认真读他们的作品,你就不了解他们在艰难环境里做出了怎样的探索,如何奋力开掘着思想文字的深度与广度。莫言就是这些出色作家中的一位,如果你确实认真读过他的小说,你就不仅对他的文字和想象力印象深刻,对他小说中的对抗性思想同样会有充分的认识。

  我们不能仅从作家的一言半语中揪住不放,不能只见兄弟眼中有刺,却不见自己眼中有梁木。

  最后回到情结,中国文学的百年之痒,其实不在诺奖,而在中国本身。

  (实习编辑:郭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