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蛋疼的诺奖又来了。从10月8日开始,今年的诺贝尔奖各奖项将逐一揭晓,而国内又进入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喧嚣季,尤其是日前有外媒报道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有可能在莫言和村上春树中间产生,许多人更不淡定了,围绕着两位作家或褒或贬争议四起。这样的“被诺奖”,莫言很无奈,他的回应是:“我,没、看、法。”(10月7日《钱江晚报》)
中国作家离诺奖差几步?它不是一个文学命题,而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好玩的脑经急转弯。据说今年,在全球著名博彩公司Unibet公布的赔率表上,首次出现在名单上的莫言排在第一,村上春树紧随其后。一个作家在赔率表上排名越靠前、赔率越低,就意味着博彩公司认为其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可能性越大。而法新社的报道也凑热闹称,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很可能在中国作家莫言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中产生。于是,莫言在“诺奖意义上”火了。面对这样的“火”,莫言要真是“有看法”才奇怪。
在“诺奖季”谈文学,就想对一个只认识价格标签的谈奢侈品文化。早在第九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那场题为“我们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文学”的沙龙上,评论家最后就竞相发出“文学已死”的感叹。不过一场江湖大话,过后,依然没有人关心文学的死活,也没有人关心文学如何“向死而生”……我们需要的是快餐和鸡汤,需要的是读以致用的工具理性,至于那些叩问心灵的文字,对于轻飘的人生或喧噪的生活场,已然太过招摇而奢侈。于是你就会发现,即便在莫言可能得奖这个话题上,文艺范儿十足的文学界,自己也显得那么的意味深长很多文化界人士从作品的思想性、意识形态,作家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等角度,就莫言是否有资格获诺奖展开激烈争论甚至是骂战,以至网友看不下去而评论道:“人家莫言还没拿奖呢,这边就吵成这样了,嘿,贵圈真乱!”一个“乱”字,足以定论当下中国现代文学的走向与分量。
文学的诺奖,永远鲜活闪亮在“舌尖”上这才是比得不得诺奖更倒胃口的事情。他们骂中国作家得不到诺奖,他们说诺贝尔文学奖如何褒赏性灵,他们说好像前364天的存在就是为了看一部诺奖作品但他们从不为中国作家埋单,但他们却敢于将感觉视为精准的游标卡尺,丈量诺奖与本土作品之间的距离。说白了,不过是一种情结,就像奥斯卡之于中国电影,奥运金牌之于中国竞技体育。换言之,如果莫言真的得奖,又能改变什么呢?撑死了算是为商业文化来一次正版意义的“开光加冕”,如同包装上的3C认证、诺奖也会烫金在一干作品的腰封上,供有此情结者买回家装点客厅或书房。事实就是如此往届很多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作品引进中国后,却少有人问津,譬如维·苏·奈保尔、凯尔泰斯·伊姆雷、哈罗德·品特、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几人读过、几人爱读?它们顶多,在得奖的当年火在文学版上,或若干年后,在文学史上被我们顺带一笔。
一个崇尚文学的地方,诺奖自然不会如此情重意浓;就想一个群众体育蓬勃的地方,比赛就断不会成为悲情的狂欢。卡夫卡、列夫·托尔斯泰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萨特甚至拒领了诺奖,但这依然无损其大师级的荣耀。诺奖是西语系小众癖好也罢,诺奖是世界文学的标杆也好,创作的保持对文学的敬畏、读书的保有对文字的信仰,一切都会美好起来。对于更多人来说,围观诺奖,不如好好看本书吧这比当文学愤青有意义多了。
(实习编辑: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