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素有“巴蜀鬼才”之称的作家魏明伦,在四川安仁古镇建起了一座气派的二层洋楼,名为“魏明伦文学馆”,明年元旦就将开馆。建设以在世作家命名的文学馆,魏明伦不是第一个,贾平凹文学馆、陈忠实文学馆、莫言文学馆先后都在几年前开门营业,然而,魏明伦文学馆因地处商业开发区而备受瞩目。
按照惯常思维,建设文学馆是为了向后人展示已故文学大家的文学精神和文人风骨,由后人筹资兴建,如上海的鲁迅纪念馆,四川成都的巴金文学馆,福建长乐的冰心文学馆,延安大学的路遥文学纪念馆,这些文学纪念馆,重在纪念和缅怀。如今,在世作家却急急忙忙为自己建设文学馆,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作家热衷建设文学馆,借此展示个人文学创作的历程,传播个人文学思想,更好地吸引读者关注文学本身,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向大众普及文学,倒也无可厚非。然而,“建馆”的目的却并非普及文学那么单纯,背后更多地纠葛着无数利益链条,诸如商业开发、旅游营销等等,不一而足。
以魏明伦文学馆为例,有报道称,该馆坐落于安仁民国风情体验街区二期,总面积约1200平米,而安仁中国博物馆小镇民国风情体验街区二期总占地面积24000平米,整个项目由7大商业单元组成。如此看来,魏明伦文学馆只是安仁庞大商业系统的一个小插曲,把文学馆建在商业区内,完全是个不折不扣的商业经营和炒作行为。
以普及文学的名义开发作家资源,最终目的却是为了追逐经济利益,如此文学馆建设,何来文学的清静与严肃?不过只是“挂羊头卖狗肉”,作家的名号沦为地方商业开发的“棋子”,作家“建馆”也已经脱离了文学传播的范畴,沦为商业炒作的噱头,文学馆建设只不过是充斥着铜臭味的高雅商业行为罢了。
靠文学馆来完成文学普及的任务,显然是不靠谱的。“文章千古事”。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优秀作家的作品总能让人深刻铭记,至于作家个人文学馆的建设,那都是后人的自发行为,不是现世作家所考虑的事情。作家该做的,无非是贴近人民,写出让大众拍手称快的文学作品,建造个人文学馆,劳神费力不说,说不好到最后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这一点,还请我们的作家多多思量,别被一时膨胀的虚荣所左右,文学毕竟是要耐得住寂寞的。
(编辑:李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