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中国作协启动了“中国百位文化名人传记”丛书工程,计划用三五年时间,出版100部《传记》。作协提出了一个130人的传主参考名单,然而,截至8月6日,尚有48名传主无人“认领”,包括墨子、韩非、王勃、孟浩然、柳公权、温庭筠、姜夔、马致远、吴承恩、王夫之、柳亚子、郭沫若、茅盾、老舍等多位名人。
如果以拟出版的100部算,差不多一半无人认领;如果以130人的参考名单算,无人认领的也超过了三成,离一半不远。国家级的文化工程,稿酬可能超过100万,可谓名利双收,为何近半文化名人传记无人认领,这就颇值得思考了。
说到传记文学写作,我们有必要看看当下的创作现状。最近一轮传记文学的兴起,差不多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才逐渐形成气候的,不仅出版了大量的作品,而且《南方人物周刊》、《名人传记》、《人物春秋》、《传记文学》等一批刊物也有声有色。
但传记文学繁荣的背后,也呈现着鲜明的时代特点:一是碎片化,传记主要是取其一点,而难见全貌;二是故事化,往往就一点加工成故事,评述被刻意回避了;三是戏说化,捕风捉影,添油加醋,看似有趣,然而已偏离史实;四是庸俗化,反其道而行之,大写丑恶人生,八卦谣言,美丑混淆;五是商业化,商业名人、娱乐名人、体坛明星、政治强人……什么人的传记好卖就出什么,乔布斯、比尔·盖茨、杰克·韦尔奇、李嘉诚、普京等,版本都不少于七八种。
当下的传记文学最缺乏的,一是历史的立体感,传记文学是报告文学的一种,基础要求就是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突出传主的个性特征,但当下的传记,缺乏深入地挖掘史料,要么泛泛而谈,要么平铺直叙,使得传主形象单薄无立体感;二是现实的厚重感,传记文学也是史学的一种,需要以史观今,作家需要通过文学的笔触,解决对传主公正、全面与富有穿透力的评价问题,但当下的传记,要么作家没有能力给出应有的评价,要么作家选择了刻意回避,使得传记除了满足读者的好奇心之外,现实隐喻价值十分缺乏。
正是注意到了当下传记文学的现状与短板,对“中国百位文化名人传记”的写作,作协要求“首先史学主线必须真实,不能戏说;另外要有强烈的文学性,符合文学创作的要求”。看似简单的要求,实则要求极高。
热衷传记写作的畅销书作家,姑且不论有没有相应的史学底蕴和哲学思维,对当下浮躁的商业社会,历史文化名人传记达到“发行量20万以上”,估计是信心不足的,要让他沉下心来去以创作经典的态度去创作一部文化名人传记,兴趣也就不高了。
坐在书房研究文化的学者,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现实科研压力与八股论文思维的惯性下,还有多少文学的笔触和想象的思维,是值得怀疑的,而且不少学者,似乎只看得见职称、课题等现实功利,对文化传承创新的责任,已经没有了自觉,自然选择应征传记写作的积极性就不高了。
作协的解释是,这48位名人并非无人报名,只是作者挑选严格,言外之意是还没有找到合适者。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作协的封闭思维。对一本传记成功与否的检验标准,一是历史,二是市场,但没有机会,没有比较,将来推出一个孤本,成功与否也就注定只能是自说自话了。
作协选中的作者,不见得是历史和读者选中的作者;看起来有名有基础的最合适作者,并不必然带来想象的结果。实际上,与其让一人去赌“发行量20万以上”,不如多让几个人来竞争;与其让一人独享100万元稿费,不如分成小额来做基础支持。
历史可以有多个版本,传记“一枝独放”也不是春。“中国百位文化名人传记”丛书工程意义不言而喻,但面对近半传主无人认领的尴尬现实,我们期望不要“出师未捷身先死”。
(编辑:李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