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报告文学为何衰落?

2012-08-23 16:27:49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溪流 冀北仁

   

  《新民晚报》报道,由《红岩》杂志社发起的红岩文学奖,最近动议取消其中的报告文学单项奖。因为如今的报告文学作品大多是应景之作,缺乏应有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有专家认为,这意味着报告文学的黄金时代业已式微。

  1978年,湖北著名作家徐迟发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之后,随着改革的展开和人们思想的开放,随着立体透视社会的视角得以舒展,报告文学涌现出不少优秀作品。那么,近年报告文学为什么会式微呢?

  报告文学作家、《文学报》总编辑陈歆耕说:报告文学写作最吃力的阶段是采访获取素材,而现在年轻人越来越吃不得苦,所以好的报告文学越来越缺失。

  这或许确实是原因之一。但笔者以为,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现时的报告文学,越来越成了苍白的“表扬稿”。现在不少单位和个人,都借用报告文学这种形式,来搞“表扬”自己的形象宣传,致使报告文学大多沦为了“吹捧文学”。而有些刊物为了多收版面费等,也乐得让此类“吹捧文学”登上大雅之堂。如此,就严重糟蹋了报告文学的形象。

  当然,一些真正反映和透视社会真实状况的报告文学,在有些地方难有面世的机会和环境,则是一个更为深层的社会原因。

  报告文学是最能迅速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文体,其当然应当着重报告社会中值得称道的人和事等,但其毕竟不是单一的“表扬稿”。好的报告文学,应当有社会的担当精神和历史使命感。希望能有更多的好作品,来唤回报告文学的春天。

  (编辑:李央)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