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称作“当代”需要勇气

2011-02-17 14:39:20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赵毅衡

   

 《中国当代文学三十年1978-2008》,韩晗著,台北秀威出版公司2009年第一版;《新文学档案1978-2008》,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重印本

  我们面前是一本近三十年中国文学的“当代文学史”,但是如此标题,我是第一次见到。题目称为“当代文学史”的著作很多,但都是从1949年谈起,中国的“当代”比“现代”长,而且越来越长,这个奇怪的命名错位,成为特殊的中国式“必也不予正名”。治中国文学的巨大数量的学者,当然也在关注这一段中国文学,只是称之为“新时期”。如果“新时期”延续至今,就不再是“新”时期。命名如此混乱,论述重点所在也如预想。这个“现代”与“当代”的混乱,多少人在抱怨,可以说治文学史哲学史,思想史的学者,各个都在抱怨,就没有一个人胆敢把1978年到今日的这段“当代”叫做“当代”。这是很奇怪的:那么多饱学之士,每天都在给学生教“现代文学史”与“当代文学史”,每天都在为这个命名混乱窝心,跟学生也解释不清,但是就没有一个人敢于“指鹿为鹿”。

  我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我们等着一个孩子站出来,说“当代就是当代”?如果真是在等,这个孩子出来了,他的名字叫韩晗,不是那个写小说开赛车的韩寒,但却是一个同样有胆量,有勇气的坦诚的孩子,喜欢把树叶叫做树叶,把衣服叫做衣服。

  1985年出生于湖北黄石的韩晗,比韩寒更年轻,从事的是“学术”却要求他比韩寒老成。韩晗并不老成,一个气血方刚的青年,能写出什么样的文学史?仅这一点,就足够让我们好奇。

  如果把一个世纪的中国文学切成三个三十年,那么1978-2008是明明白白当之无愧的“当代三十年”。皇帝别扭穿着的新衣虽然人人心里有数,我们却需要一个25岁的青年人韩晗把这句话说出来。现在韩晗不仅说了,而且把它说成了一本有条有理有据的书,学者们没有理由不仔细听听他的论辩。

  这个三十年的文学史,的确需要特殊的学养背景才能写出来:“当代”三十年的中国文化,几乎是坐过山车,转弯,转弯,再转弯,似乎能转的弯子已经转完,全世界又开始转弯,全球的文化结构发生了急剧变化,中国文化急速地融入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于是弯中有弯,弯道更弯。对于一个观察者,一方面是景象万千,山外有山,另一方面是应接不暇,纠缠不清。

  中国作家和诗人,在这三十年中更新换代的速度频率,应当说比中国历史上任何时代都剧烈:先前世代,更新是按年龄推移的自动推进,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如今是奇峡深谷,急流中不由自主。不想下台已经无法再写了,不想搁笔却被新人替代了。作家不是模特儿,不是运动员,写作应当是毕生事业,文章老成,文坛本不应当如此迅速地更换领唱歌手。

  就在这三十年,在我们眼前展开,当年李鸿章看到那几首笨拙的炮舰,就感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这三十年进入了电子时代,文化在互联网上飞翔,整个人类文化已经不复旧观。当代中国文坛,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坛,而是中国与世界文化巨变中的文坛,不仅文坛在变,而是整个文化在变,这个变中有变的局面,不是任何一国的任何一代人能想象。

  无怪乎关于当代文学三十年的历史见不到:应当说,这比任何一段历史更为难写。固然,任何当代史作为历史,本来就是特殊的历史,当代人物尚难盖棺定论,当代运动尚是余波未息,当代潮流还正方兴未艾,已成历史却尚未成为历史,正在发生却已经成为过去。要为这样的准历史写史,本是难中之难,更不用说这三十年文学思想纠结缠斗,倾向争执不下,流派争相出头互不服气,人物更是你争我斗抢夺有限的曝光率。

[NextPage]

  此种情形,使当代文学的全貌,以难写著称,散篇文章虽多,作家论,流派论,也并不少见,海量的资料,令人无从下手,于是《年表》好编,历史难写,因为历史必须是对事件的叙述化,必须把散乱的人与作品穿成项链。

  相比之下,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现代文学,为时不长,作家不多,杰作有限,专家学者学生却队伍庞大:现代文学史著作之多,令人称奇。甚至现代文学第二个三十年,佳作凤毛麟角,也已经有多本文学史著作。而为真正的“当代”文学三十年写史,至今著作寥寥。学院派往往为之束手,理论家或会言不及义,而从三十年走过来的如我这样的当代人,更可能被过近的距离所迷惑,被最初的人际交往感受所误导。最主要的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演变,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文学的范围,新的文学需要完全不同的理解方式,讲解方式,甚至阅读方式。三十年前的读书人,今天可能不再读当代作品,正如三十年前的作家,哪怕执笔也不会再写“当代”作品,当代人看的作品。

  在历史学中,一直有“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与“当代人不能写当代史”两句话,语句似乎相反,却是一个意思:对“历史”必须拉开足够的审视距离,这个距离给与作者以当代视野,历史要作为当代史从内部看,也要作为非当代事从外部看。虽然当代史的写作一直在进行,但是谁兼有这两个眼光?如果当代人不能,要等后代,后代人的眼光已经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眼光:他们肯定能写,肯定会写(如果那时候人们还需要文学的话),但那就是未来的这个时代文学史,而不再是“当代”的当代文学史。如果当代人能,他就必须出入自如,既在内又在外,既熟悉,熟读,熟知,又保持批评者的独立判断。韩晗对当今的网络文学、青春文学、市场文学等,没有因为过于亲近而放弃批判立场,恰恰相反,他保持了警惕的审视距离:毕竟,一个不需要批判的文学,不是真正的文学。

  因此,当我见到才二十五岁的韩晗写出的这本《当代文学史稿》,反而觉得理应如此。不会读怎么谈得上理解,再“深刻”的文学理解和艺术感悟,也只是隔山打牛,不着边际,哪怕有所评论,也会有所顾忌,怕被说偏见,怕被指为落伍,而刻意曲折回避。

  韩晗是个早熟的学者。和他的许多同时代人一样,他对当代文化中的新事物极为敏感,兴趣盎然,这是我叹为观止的;和他的许多同时代人不一样,他好学不倦,兴趣面极广:从十九岁以来,他出版了七部书,而且体裁一部部不同:长篇小说,文化散文集,文学理论专著,文学理论翻译:他是80后新一代中很少见到的“文化人”,这种文学吾家事,文字上十八般武器无所不能的文化人,五四时代常见到,但此后就日渐少见,在专业分工过细的当代,几乎绝迹。

  虽然我比较了解韩晗,见到这部文学史著作,依然觉得非常惊奇,为一个时代的文学写史,必是对这个时代产生的所有重要作品了若指掌,无法藏拙,无法闪避,无法就自己的好恶作挑选。但是,当代文学史既然如此特殊,既然被人视为畏途,就总得有勇者来做。如果历史能挑选它的言说者,它也会挑选一个80后的“文化人”。那么,如果这个时代的文学史挑选了韩晗,有什么可以奇怪的呢?

  毕竟,如韩晗所说,如果我们只关心当代作家“为什么写”,而不去问“写什么”或“怎么写”,那么我们不会真正理解这一代人在做什么。当然,对一部当代文学的“自觉的历史”,不必当做“历史的自觉”加以评价:我们应当忘记韩晗如何年轻,我们也不必看重“眼见为明”的目击,因为这些不是我们评价一部文学史的标准。从历史的标准要求一部历史,这本书是一部杰出的文学史:它从当今的角度回望并洞穿地注视今天,给我这样的过来人以新鲜异样的眼光,给正在走来的年代一个内外穿越的视野。

  只是,这个时代,恐怕不是年轻人的时代,更不是年轻学者的时代。韩晗的书,在台湾初版之后,终于在内地重版了。果然不出我所料,中国学界和出版界最无法忍受的是原书的标题《中国当代文学三十年》。要想改变我们的历史划代?且慢,我们必须等,等学界权威发话,等学会大佬们讨论。全国的学者教师都要受得了,为什么偏偏你这个小青年不能忍受?于是,大笔一挥,改了书名,《新文学档案1978-2008》,虽然完全不通,也不像一本文学史,但至少大家平安。至于小青年韩晗,你就乖乖地听话就是,少别出心裁,少自以为是,学会做一个今日的莘莘学子。

  但是,我了解韩晗。我等着他下一次让循规蹈矩的老师们一点儿囧:我相信不会久等的。

  (编辑:李锦泽)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