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贺岁片成为票房的“高位截瘫”?

2010-12-14 17:03:54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肖鹰

   

    媒体报道,今年贺岁档期历时4个月,将先后有近50部影片扎堆混战。据业内人士预计,今年中国内地票房将达60亿元,其中贺岁电影票房20亿元。这档贺岁电影鏖战,可谓中国电影票房高地抢夺战。

  览观这档贺岁电影上映初期状况,国产影片总体表现是“冲高走低”,《花木兰》、《我的唐朝兄弟》、《跳出去》、《熊猫大侠》诸片不仅远未能兑现票房预期、不少甚至是档期未满即匆匆撤片,做了票房“炮灰”;《刺陵》和《风云2》尽管用周杰伦和郑伊健、郭富城等新老明星号召票房,但不仅票房惨淡,且口碑不佳。只有《三枪拍案惊奇》或虚或实地再度演绎着“票房创国产影片历史新高”的“张艺谋电影神话”,但紧随高票房而来的还有观众、学者一边倒的詈骂。以已见的开局而言,这档中国电影贺岁战,将是一场“有战无胜”的纯粹消耗战,它既无谓地消耗电影资源,也无情地消耗观众对国产贺岁片的期望和信心。

  幸好香港电影《十月围城》给在“炮灰”与“骂名”之间无地自容的国产贺岁片带来一缕亮色。这部冒险触碰现代中国革命史题材的贺岁片,将一个看似过于沉重的历史主题演绎得票房口碑创双高,殊为不易。据称,该片导演陈德森执着于这一题材十年磨一剑。影片也确实能看到主创人员对艺术和观众的一分尊重。当然,《十月围城》本质上依旧是一部贺岁娱乐电影,秉承了香港电影的“动作贺岁”传统。但坦率地说,直至今日,内地导演还没有展示出能够拍出《十月围城》这样融合娱乐和严肃为一体的大片的实力。即便是此前的国庆档大片《建国大业》,虽集百余明星于一炉,赢得过4亿元的票房,但留给观众的观影感受,似乎不过是“明星幻灯片”。

  中国贺岁片始自香港。1995年成龙以《红番区》把贺岁片推进到内地的电影院,冯小刚的《甲方乙方》在1996~1997年之交破土而出。与成龙的“动作贺岁”不同,冯小刚走的是“语言贺岁”,他发挥了从王朔小说借来的“调侃文学”的路数,在一年一度的贺岁制作中,将流行话语调制成“时事反讽”的电影对白,在片子中批量推出。因此,经典的冯氏贺岁片,留给观众的不是故事、人物或情感,而是一批风传当下的调侃话语。在2004年的《天下无贼》中,观众终于得以感受一种仁爱温情,“天下无贼”既表达了一个质朴的农民工平安回家的愿望,也寄托了在市场化社会搅动中的公众的人生理想,但《天下无贼》的温情,依旧是这么多年国产贺岁片里的一个“异端”。

  为什么当下国产贺岁片难逃“炮灰”与“骂名”之间水火两重天的厄运?这根源于中国导演普遍对贺岁电影的文化盲识,从而选择了一条“以愚乐作娱乐”,“以愚乐贺岁”的电影路线。日前,张艺谋在应对舆论对《三枪》的批评时宣称:“我们都预言:未来10年,只讲市场,不讲人文,不讲思想,中国电影一定是个比较好的时间段。”(《东方早报》,2009年12月14日)这个“贺岁路线”宗旨,用张艺谋更简约的话说,就是“让中国观众进电影院看中国电影”。

  应当说,正是张艺谋的《英雄》悄然改写了中国贺岁电影的娱乐路线,即开始了一种“只讲市场,不讲人文,不讲思想”的“愚乐路线”。在这条路线上,导演们玩狠、玩怪、玩阴暗、玩变态。2002年的《英雄》到今年的《三枪》,中间包括《夜宴》和《无极》,在这个国产贺岁片系列中,我们根本看不到一丝人性的光亮,因为这些片子除了血腥暴力就是乱伦变态,以其阴暗和猥亵之气形成了一种当今中国电影的“下水道风格”。

  贺岁电影追求喜庆和娱乐的主调,不错。但是,回顾国际贺岁电影发展史,从它的发源地好莱坞开始,我们会发现,无论是早期的《美好人生》(1946),中期的《圣诞故事》(1983),还是后期的《小鬼当家》(1990),晚期的《金刚》(2005),抑或是即将全球公映的《阿凡达》,无一不是“讲人文、讲思想”的。这些电影的共同特点,就是在圣诞档期,通过电影艺术,把最普世的关爱、最深刻的同情和最美好的人生理想,欢乐地传达给千家万户,慰藉人们艰辛一年的心灵,给大家新一年的希望。《美好人生》已经问世60多年了,它每年都会在圣诞档期电视上重播,是一代又一代人“躲不过”的“贺岁经典”。这部经典贺岁片讲述一个普通人家在圣诞之夜受到天使和乡亲的帮助从而摆脱经济困境的“圣诞故事”,它的长青生命就来自把人们最基本的爱和希望永恒地播种给这个世界。

  国产贺岁电影的导演们至今都不懂得,贺岁电影的灵魂应该是爱和人间温情。当然,他们也并不懂得中国观众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娱乐。按有关专家预计,10年后,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城市快报》,2009年12月14日)。就票房而言,国产贺岁片无疑是中国电影的高位。可是,如果坚持依照“只讲市场,不讲人文,不讲思想”的“愚乐路线”去生产贺岁片,中国观众对其的反感和拒斥,会不会与日俱增?中国观众会不会再次流失到进口电影的银幕下?10年后,国产贺岁片会不会成为中国电影票房的“高位截瘫”?电影界的有识之士,难道不应当从今年贺岁电影乱战中,看到未来中国电影的严重危机吗?

    (编辑:邵钰杰)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