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沛好
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今文学以其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审美姿态,迅猛发展与繁荣,但却引来了评论界、学术界的批评以及读者与作者之间的种种争议,其焦点主要是围绕文学的本质——创作审美而展开,更多的是从文艺美学、社会伦理学、文化学、写作学等角度进行辨析及评论。究竟如何看待当今文学?文学的创作审美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心理机制。为此,本文选取心理学的视角,应用当今最前沿的心理学流派——超个人心理学中的意识谱理论,从创作主体的自我意识心理层面上,对文学创作的审美进行重新的审视、梳理与思辨,试图解决当今文学创作审美上遇到的理论及实践上的争议及评判问题。
意识谱理论是当代著名的超个人心理学家维尔伯20世纪70年代所创,是一套有关人的自我意识,包括个体意识与无意识的心理层次结构研究的理论。作为一种心理机制的文学创作审美。往往反映出创作主体在意识谱图上不同的意识层次,凸显出他们的个体意识与各种无意识的不同冲突与矛盾。以下从审美需要、审美情趣、审美感知、审美取向等几方面去展开论述。
一、审美需要凸显创作主体个体意识与个体无意识的冲突
时下,当今文学在创作审美上的一个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欲望化写作”,在作品中尽情地抒写当代社会中人们普遍表现出来的个体无意识中本我欲望的膨胀,对权、钱、色等各种欲望的追逐、满足与沉沦。
这种“欲望化写作”的创作现象,其实观照出创作主体在“欲望时代”的一种创作审美需要心理。身处当下一个物欲横流而传统文化失落的社会,创作主体一方面在意识层面上,对现实社会有着一种清醒的认知:另一方面在个体无意识层面上,又有着一种本我欲望的渴求与满足的从众心理需要。因而,容易造成他们的意识与个体无意识的矛盾与冲突,并由此而带来压抑、痛苦与焦虑。精神分析学鼻祖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把压抑的力比多能量移置到文化领域中的较高目标,让他们的力比多得以宣泄与释放,成为一种“性”的升华。当今作家们就是通过这种欲望化的创作,试图让内心压抑的力比多在创作中得以释放,本我获得满足,从而缓解与调和个体意识与个体无意识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消除内心的痛苦与焦虑。因而,可以说,这类文学创作的审美实践活动,实际上,是当今作家的一种审美需要。这在当下不少的作家作品中得到具体的体现。
如,当今一批红红火火的青年作家作品:“美女作家”卫慧《上海宝贝》,风靡台湾的艾闪《可以说谎可以爱》,正红火爆的慕容雪村《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等等,透过这些对都市同龄人的欲望放纵、自我沉沦和人性丑恶的无遗展露,一方面,可鲜明地观照出创作主体对当今社会及挣扎其中的年青人本我的张狂、自我的迷失及精神颓废的心理现状和精神诉求的熟知与悲悯;另一方面,也观照出创作主体自身面对外面精彩世界的诱惑时,无意识中的躁动不安的本我,与意识层面上体现社会道德价值标准的超我产生的冲突与矛盾,从而令自我去寻找一种用以解决冲突与矛盾的文学创作审美活动。
维尔伯的意识谱理论认为:天地万物原本是息息相关、浑然一体的;可是,由于人的意识的分化,使个人对自身、对世界的体验人为地割裂开来,形成了自我内部、自我心身之间、自我与社会自然等不同层次上的划界,从而形成不同的意识层面,由浅到深,形成四大层次:阴影层、自我层、存在层、心灵层,这如同物理学中的光谱或频谱概念,构成了意识谱。“欲望化”审美需要体现出的审美意识,体现出处于意识谱图中最浅的两个层次:阴影层和自我层。阴影层体现出的是自我在内部划界,个体只和自我意识的某些部分相认同。称之为角色,而把那些不认同的心理内容视为阴影;自我层体现的是自我的身心分裂与冲突。处于这个意识层面上审美意识的当今文学,体现出的是创作主体自我内部或身心的划界与分裂。传统文学也有处于这个意识层面上的创作,但与当今文学却有着质的差别:传统文学中如曹禺、徐志摩、史铁生等作家的创作。能体现出在这个意识层面上对个体意识与个体无意识冲突的思考与整合,使他们的创作真正起到疏导的作用,化解角色与阴影的界限与障碍,愈合身心的分裂。在内心整合自我的意识,令心灵走向协调、健康的境界;而当今文学则仅在于个体无意识欲望的宣泄,内心冲突的诉说,因而,无法整合自我中的被否定的部分,无法协调身心的关系,无法令创作主体的内心真正达到一种情绪的升华、内心的平衡及精神的超越。
为此,“欲望化写作”遭到了评论界、学术界及一些有传统道义的读者的评击与贬斥。人的欲望。包括性。是一个人整体心理意识的一部分。不是不可写。我国著名评论家雷达先生认为:“问题不在于是否写了欲望,而在于怎么写。”意识谱的理论又认为:不同的心理学派实际上是从事于意识谱上不同水平冲突的解决,精神分析学是为了愈合意识与无意识的过度分裂,特别是企图整合角色与阴影,化解角色与阴影之间的界限与障碍。精神分析学的文艺升华论证实了写作具有心理治疗的作用。但文学创作只有凸现其根本的审美特征——精神性,才能有利于创作主体的情感升华及精神重构,才能真正满足创作审美的需要;也才能令读者免受阅读审美带来的无意识上的负面影响,令心灵得以净化及精神获得提升。
[NextPage]
二、审美情趣凸显创作主体个体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的冲突
当今文学在创作审美上的另一突出的特征是审美情趣上的“世俗化”,追求大众文化的消遣休闲、游戏刺激、偷窥窃秘的通俗甚至媚俗的审美趣味,与传统文学长期积淀下来审美范式上的集体无意识发生了很大的逆转。
集体无意识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提出,它是指在人类心灵的最深处,拥有一个超越所有文化和意识的共同基底,它是祖先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经验,成为人类存在的一些先天固有的“直觉”形式,即知觉和领悟原型,或称原始意象。如文学作品中的各种人物原型。在当今文学大量作品的审美情趣上,人物原型均与传统文学中的审美范式发生了逆转性变化,凸显出创作主体的个体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的冲突与矛盾。如,知名网络作家邢育森《活得像个人样》、《柔人》等作品中的男主人公,均是被严酷的现实社会消磨尽了传统硬汉气概的现代小男人形象。自我破碎、软弱无能,与集体无意识中的传统“男子原型”相去甚远,令作者在人物塑造时,创作思维中的个体意识与心里固有的“男子原型”集体无意识产生一种强烈的冲突。为此,他总在作品的最后部分。让这类男主人公去沉思、去反省。再如,当今的新历史小说。如。无事忙《缺钙水浒》,成君忆《水煮三国》,李大生、张正忠《多欲天子汉武帝》,思妃《放荡天子宋徽宗》等,以恣意戏仿的笔调去重演历史,不仅篡改历史人物的原始原型。包括帝王原型、忠臣原型、英雄原型、君子原型、小人原型、淑女原型等,还以性和暴力去消解历史的崇高感,削平历史的深度,同样表现出作者在人物叙写时,个体意识与心底处积淀的各种人物原型产生一种审美范式上的矛盾,表现出个体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的冲突。
像这类作品,鲜明地观照出创作主体本身的自我与世俗社会人文环境的冲突与挣扎。因此,体现出的审美意识则处于意识谱结构中的存在层上。存在层处于自我层之下。是指个体的心理意识呈现出个体有机生命体与外界环境的疏离与冲突。在传统文学中,也有不少体现出在这个意识层的作家作品,比如。朱自清的旅游散文系列、周国平的哲理散文系列等:但他们创作之有深度之处。在于在创作中不仅去表达这个存在层的意识,而且能试图通过创作去弥合自我有机生命整体与社会人文环境的矛盾与疏离,令内心获得了一份宁静与包融,令自我达到一种“集体性的”或超个人的意识水平。而当今文学,则仅体现出在于片面地追逐大众文化的世俗趣味,着重表达自我对庄重高雅的传统审美的反叛,主观地抒写自我与外界残酷社会环境的抗衡与划界;而无意于去化解个体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的冲突。因而,创作只能让他们冲突的内心得到短暂的安抚,而无法让身心灵获得真正的整合与和谐。为此,当今文学世俗化的审美情趣,同样遭到评论界、学术界及真正有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的读者的不满与抨击。“重精神文化、内心生活、人格完整与轻客观世界、物质文明、外部现实是荣格文化理论的精髓与特征。”在当今一个生存压力之大、心理负荷之重,但人们精神空虚、价值失范、自我迷失的社会人文环境下,在当今俗文学铺天盖地席卷市场每一个角落的社会文化境况下,大众更需要体现荣格文化理论的精髓、清新而脱俗、刚健而有生气的作品,去观世情、启心智、怡性情。
为此,当今文学的创作,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下,虽然世俗化的审美在所难免;但也要善于突围,善于对日常化、世俗化的生活流程中潜在的崇高精神的挖掘与高扬,对高雅文学的倡导与重建。只有这样,一方面,创作主体的个体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的冲突。才能在写作治疗中得以化解与调和,让作者的自性获得发展与整合;另一方面,也让广大读者在阅读审美中,逐渐摒弃低俗的审美情趣,提升高雅的审美品位。
三、审美感知凸显创作主体个体意识与社会无意识的冲突
当今文学第三个创作审美的特征是审美感知上的“个人化”,表现出在创作感知范围上过于注重私人空间,内容上描写极端个人化的生存体验和心理感受,呈现出的是一种“隐私式”的写作,“个人关怀式”的写作。这种创作审美感知,起初是着力于与主流文学对抗的“私人空间写作”,渐渐走向美女作家的“身体写作”。甚至“下半身写作”。这其实体现出当今文学在审美感知上,与传统文学的宏大叙事也发生了逆转性的变化。这可观照出创作主体在心理层面上,凸显出个体意识与社会无意识的强烈冲突。
社会无意识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提出,指的是对于一个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来说,有一个共同的被压抑的心理领域,它们是该社会所不允许它的成员意识到的内容。社会无意识经由两种机制产生。其一是社会文化机制,主要是语言、逻辑和社会禁忌三要素构成;其二是个体的心理机制,即个体怕被群体排斥的焦虑。在呈显“个人化”创作审美感知的当今文学,不少作品凸显出创作主体个体意识与社会无意识的强烈冲突。典型的有陈染的《私人生活》、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海南的《我的情人们》、卫慧《欲望手枪》等,恣意极力描写不正常的性生活、同性恋、弑父恋母、自恋等所谓的“异常体验”,这些都是被社会公共的道德规范和普遍伦理法则抑制、排斥、遮蔽的阴暗心理,而不是公共经验或群体意识。这些阴暗心理本属于社会无意识的内容;但创作主体让它们从无意识的心理层面浮现出来,成为“个人化”写作的题材。这可观照出,一方面,创作主体作为社会的成员,在意识层面上自然会受制于他所处的这个社会的政治文化及其伦理道德:但另一方面,创作主体所处的当下社会却又是一个“欲望时代”,精神的缺失和价值的失范,容易使社会无意识“浮出海面”,以一种较强大的力比多能量直接与个体意识发生心理冲突。为此,他们试图通过这种隐私性的情感抒写来释放这股压抑的社会无意识,排遣由社会文化机制和个体心理机制带来的内心焦虑。
[NextPage]
“个人化”写作,创作审美感知的视野是“小我”范围内的私人欲望与诉求,而非“大我”视野领域中的大众生活的社会关怀,其意识心理体现出一己的个体与社会外界的隔膜与划界。为此,这类作品体现出的审美意识,也处于意识谱结构中的存在层上:但与处于这个意识层面上的传统文学相比,则体现出仅在乎宣泄被压抑的隐私欲望,仅在于展示个体意识与社会无意识的冲突的矛盾,着重关注的是个体身心与社会外界环境的划界;而没有像郁达夫的《沉沦》、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传统作品那样,能对这种隔膜与划界作出思辨,获得精神上的自救,获得身心灵的整合。因而,当今文学在创作之后,仅得到一种短暂的身心满足,而无法获得一种真正的人性光辉。为此,当今文学同样引起评论界、学术界以及一些读者的非议与责难。中国传统的审美哲学原理是“天人合一”,小我是社会的一员,是宇宙的一部分。为此,人们呼吁真正的个人化写作,即能从自我生命内在状态中看待宏大的历史和阔大的社会,通过个人化的记忆书写时代的声音,超越“小我”,关怀“大我”,以精神性的作品来共鸣读者,唤醒世界。
四、审美取向凸显创作主体个体意识与文化无意识的冲突
当今文学在创作审美取向上,表现出削平深度模式,呈现平面化,让主体隐退或消解,语言狂妄与戏谑,形成一种后现代的风格,成为当今文学的又一审美特征。而这种后现代的审美取向,在心理层面上则凸现出创作主体个体意识与文化无意识的冲突。
文化无意识是美国著名的文化学家怀特提出。它是指一种由文化活动积淀下来的关于文化的后天无意识,它包含着积淀下来的文化规范和对于文化规范的无意识反射机制。它制约着每一个人的活动,更制约着艺术创造。这反映在作为艺术创造的一大类——当今文学创作中,则可从后现代的审美取向上得到典型的反映与展示,不少作品鲜明地凸显出创作主体个体意识与文化无意识的冲突与交锋。如。当下文学最为刺目的性爱描写,像贾平凹《废都》、余华《红粉》、莫言《丰乳肥臀》、慕容雪村《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等,对性的大胆露骨的描写,别出心裁的把玩,对变态和另类性爱的渲染等,展现出一种后现代式的沉沦、颓废、荒谬的人生,明显地颠覆消解了传统文化的审美准则。对性爱的描写。我国文学早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创作审美范式,积淀下来成为一种文化无意识。那就是从古典文学中可找到源头的含蓄、暗示、模糊、写意、省略。当今文学这种后现代的创作审美取向,一方面体现出创作主体在个体的意识层面上。迎合当今大众的审美情趣及市场商业需要,谋求追名逐利的目的:另一方面,生活在这个传统文化渊源深厚的国度的创作主体,其传统文学创作审美文化也会以文化无意识的方式积淀并深深地影响他们的创作。因而,这两方面在作者的内心往往形成强烈的矛盾与冲突。再如,当今文学在语言风格方面体现出的创作审美取向,也同样凸显出创作主体个体意识与文化无意识的冲突如,“80后”作家的写作语言,其中以领军人物韩寒最富代表,此外,还有孙睿、郭敬明等,他们的作品《三重门》、《草样年华》、《我的秃头老师》等语言审美取向均是叛逆、直率、反讽、调侃、冷幽默等,这反映出“80后”创作主体群共同普遍的创作审美心理:一方面,他们清醒地意识到生存其中的社会现实的残酷、教育体制的无情,以及个体不堪背负成长的重负;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深厚的积极进取、报效国家的儒家文化无意识又无形地冲击他们的心灵深处,因而在内心引致冲突、浮躁、焦虑、迷惘与忧伤的心绪。为此,他们往往通过这样的后现代风格的语言书写,来拆解传统文化无意识,表达渴望自由、张扬个性的精神诉求。
当今文学这种后现代式的审美取向,是作者写作姿态的历史选择。这与我国历经了“五四”运动、文革冲击之后,传统文化的失落有关,体现出对后现代语境中的多元,复杂、新潮时尚的大众文化的屈服与认同,在心理意识结构上体现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强烈冲突:因此,创作审美同样处于意识谱中的存在层意识:但与处于同一层次上的传统文学的创作相比,则未能达到传统文学的创作深度。如《红楼梦》,曹雪芹同样有言情。同样写叛逆,同样彰显作者耿直的个性和批判的态度。但体现出创作主体对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疏离与划界的深刻思考,令自我在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满足高度的精神追求,在创作中获得一种生命的实在与豁达。而当今文学,则仅体现出自我不满的表达与宣泄,仅在于书写作者的个体意识与文化无意识的冲突,着重关注创作个体与传统社会文化的划界,而没有在特定的语言书写中去整合自我的心灵。因而,这样的创作同样遭到评论界、学术界以及一些有传统文化内涵的读者的否定与抨击。西方后现代主义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是西方审美文化的一种时代推进,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但中国以和谐、中庸、含蓄为美的传统文化精神,决定了中国所接纳的只能是后现代主义的浅层性特征,而非对它从形式到精神内核的全盘吸纳。为此,当今文学需要对后现代的审美取向作出梳理、反思与扬弃,把西方的现代审美有机地融会在中国深广的传统文化审美背景之中;也只有这样,当今文学才能让创作主体真正协调和消融个体意识与文化意识的冲突与交锋:也才能让读者在领略到一种阅读审美上的时代风姿的同时,也获得一种精神深度上的震撼。
[NextPage]
综上所述。文学创作审美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机制,是自我心理意识的反映,是创作主体个体意识与各种无意识相互作用的结果。意识谱理论为审视充满多元色彩的当今文学,提供了一套新的心理评判价值标准;为创作审美上所遇到的理论及实践上的争议及评判问题,提供了一套新的释疑理论。作者的个体意识与不同的无意识的冲突,会形成在意识谱图上不同的自我意识水平,从而形成与之相对应的审美意识层次。当今文学的审美意识更多更明显地体现在阴影层、自我层和存在层上,且体现出在这些层次上的划界、割裂状态,而非整合之势:极少有趋向或达到体现出作者的个体精神与宇宙世界合一的心灵层。为此,创作主体需要提升自我的心理意识水平。应用超个人心理学中的“沉思”技术,来达到一种转换的意识状态,获得一种对自我、生命、人生、宇宙的彻悟,获得身心灵的整合、和谐与健康,从而向纵深层次去拓展审美意识,向更高层面去提升审美品位,使在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当今文学,在经受了市场经济的洗礼及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之后,逐渐寻回传统文学的诗意审美及精神超越,逐渐实现文学成为当今人类心灵的蜜泉及精神的清凉剂。
(编辑:罗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