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皓菱
一部《浮沉》,以两家外企角逐一家国企七亿改制大单的故事成为2008年畅销书。通常而言,续集无论如何也很难超过第一本,尤其是在上一本书已经推出一年半以后。用书商的话来说,“最佳的市场时机已经过了。”然而,“黄花菜都凉了”才姗姗来迟的《浮沉2》上市两个月不仅在销量还是好评度上都已经超过了第一本。
在《浮沉2》中作者崔曼莉用了皇皇30余万字将笔触从职场扩展到了商场,庞大的故事涉及国企改制、资本市场运作等。“仅仅把一个故事讲完没有动力让我把《浮沉》写下去,每一个作品背后都有内在的情绪,如果说《浮沉1》中所有人都在‘勇往直前’,在《浮沉2》中,每一个人物内心的‘柔软’都在被触动。”
“一直在等待感动我的东西,才能动笔”
崔曼莉说,《浮沉》1和2的结束她从一开始写的时候就想好了,但是为什么隔了一年半后才推出来,“因为一个作品必须要有一个内核的东西来感动我,这是我需要等待的。《浮沉》除了故事好看,错综复杂以外,它有一些骨子里的东西,比如说它的价值观,一种内在的情绪,没有感情的歌唱是永远不感动人的。”
崔曼莉说,《浮沉1》中最感动她的是不管是乔莉也好,陆帆也好,每个人都能勇往直前,在一个动荡的时候,甘做一个强者。《浮沉2》等了很久才动笔,直到有一天她突然想明白一点,“其实坚强的东西不是坚硬的,而是很柔软的。”
涉及国企改制和资本运作层面,崔曼莉坦言自己当然不是专家,但是在IT行业担任管理工作的她凭借人脉找了很多专家朋友搜集素材,“当然他们跟我都是直接聊真事儿,写作则完全是我自己的事情。”
“塞思应该是没有工会的,关掉美国厂的决定,打个高尔夫就能做了”,“塞思所有的高层一如既往的不职业!”……对于部分网友提出的真实性的质疑,崔曼莉说所有的细节都经得起推敲,实际上,作家都不可能总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些网友有误解可能和出版商总在强化我的职场经历有关,其实我就是个写小说的。”
“第一女主角为何不招人喜爱?”
在《浮沉》系列中,很多人物都引起了读者的共鸣,特别是第一女主角乔莉作为一个职场新人在波诡云谲的销售大战中的经历让不少读者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对于这样一个角色,崔曼莉说她当然是很喜欢的,“她有很好的意志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强、思维敏捷,做事用心,这样一个坚强果敢的女性,在我看来,一定是非常可爱的。”
然而就在第一部快完成的时候,她无意中问一个男同事:“《浮沉》里的女人你最喜欢谁?”“我?”同事想了想:“丽莎!瑞贝卡?翠西?都可以啊。”“乔莉呢?”她愣了愣,“乔莉?!”同事吓了一跳,一个劲儿地摇头:“不喜欢,不喜欢!”
对此,同事的解释是,“乔莉这么强,有什么好,你看瑞贝卡妒忌心强,发点小性子,这才是女人,还有翠西,哦还有那个丽莎,多漂亮!”崔曼莉当时彻底无语了,她费心塑造的第一女主角难道真的不招男人爱吗?
在第二部中的乔莉慢慢开始转变,“乔莉目标明确,勇敢执着,善于学习,具有成功者的素质,但还需要学会如何变得可爱,如何以柔克刚,如何做一个幸福的女人。”崔曼莉说,“但是乔莉这个人物我认为在当下中国是值得千万女性去喜欢的,她身上的特质是今天的女性想要过得好必须学会的。”
这种特质在崔曼莉看来就是,“她天生能够直面竞争并且热爱竞争,中国传统意义的小说里面没有这样的女性。所以她会有争议。” [NextPage]
写作以前其实一直想当个画家
虽然以一本《浮沉》为公众所知晓,但熟悉崔曼莉的人都知道她的作品远远不仅于此。2002年,她的处女作《卡卡的信仰》曾入选《2003年短篇小说选》;2004年,她的实验小说《最爱》成为新浪网点击冠军;她用了整整五年所写的民国小说《琉璃时代》今年年初由作家社出版颇受评论家好评。《浮沉》只是她偶然化名在网络上发表的小说却意外走红。
崔曼莉的写作生涯开始于2002年,在此之前,虽然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的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生活会与“写作”相关,她从小的理想是画画,当家里人都不同意她考美术学院而误打误撞进了中文系时也没有改变她当初的想法,“当不成画家,怎么也要跟美术沾点边,于是想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
在南大中文系学习期间,她没有尝试过写任何文学作品,以至于她的很多同学如今回想起当初的她都很难想象,“这么奇怪,你怎么成了作家?”从小到大,从来没有人把她当作文艺青年,“我不愤怒、不叛逆、不迷恋。”崔曼莉说。
转变发生在2002年,毕业后她做过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人,有过国企、知名外企从业经历,突然间觉得上班也挺无聊,“我会问自己,这个就是生活吗?和艺术圈的朋友接触,觉得有意思,就想这个东西应该有,画画已经不现实,写作还算比较方便。”
激将法使得自己走上文学创作道路
与自己笔下的主人翁乔莉一样,崔曼莉是个好强的人,她告诉记者从一开始写作就是跟人打赌写的,“他们了解我,激将法对我特别有用。”一条新闻引起大家的关注,崔曼莉就说这个可以写一篇小说,朋友们自然是不信,她一气之下便写下来自己的“处女作”《卡卡的信仰》。
这篇8000字的小说不仅发表了,后来还被收进了《2003年中国作家短篇小说集》。于是,一发不可收拾,2004年,爱情实验小说《最爱》成了新浪网的点击冠军。“后来我外婆正好去世,我便想写一部民国的小说,第一年搜集资料,四年创作。”
这部作品花费了她整整五年的时间,“好几年的时间里面,没有任何作品发表,我的很多朋友都认为我已经不写了。”崔曼莉说,“在这个过程中,我化名‘京城洛神’在网上发表了《浮沉》这部小说,没有人知道是我写的,就连出版社找上门来,也是我同事出面帮我谈的,直到最后签合同,所有人才恍然大悟。”
2007年年底,微软大中华区CEO陈永正突然辞职震动了整个IT行业,“这件事情对我是一个刺激,但在此之前的很多年里,我周围有太多的人跟我说写一个我们身边的故事吧,所以我写这本书也是个必然。”崔曼莉回忆说。
莫名其妙地被推到纯文学和畅销书之间
《浮沉》的意外畅销,无意中把崔曼莉推到了两条路的中间,以前创作圈子里的很多人都劝她不要再写《浮沉》这种东西了,因为不是纯文学,“他们认为我应该潜心好好写纯文学作品,像写《琉璃时代》一样好好地花很多年去写,作家社何社长也劝过我,很多人以为他帮我出《琉璃时代》就一定会抢《浮沉2》,可是他从来没和我谈过,他认为我不应该浪费自己的时间和才华。” [NextPage]
但在另一方面,书商和一些年轻的编辑则劝她不要再写《琉璃时代》那样的东西,又不赚钱,“他们觉得我不够商业化,他们认为《浮沉》续集应该在出版半年之内推出,这是一个市场的热期,我也不玩炒作,有出版商就认为我应该炒作成一个社会名人,随便写点什么都能卖很多钱。”
“我莫名其妙地就被放在了两条路的中间,莫名其妙地一只脚在纯文学,一只脚在畅销书。”崔曼莉说,“从一个写作的角度,我不太这样分,我肯定是喜欢《浮沉》的,我不喜欢它是不会去写的,我没有在半年的时间里交出续集,因为我没有忘记我最初写作的目的,我不是为了赚钱才写的这本书。”
“我没有想说要成为一个纯文学的大师或者是中国最好的畅销书作家,这些并不是我理想所在。”崔曼莉说,“我的写作很单纯,我不喜欢艺术远离生活,在职场朝九晚五之外,我的生活很苍白,我希望它是丰富的有色彩的。没有必要拒绝那些对你充满诱惑力的题材。”
最希望自己当上妈妈
写作之外的崔曼莉拥有自己的IT公司,职场中的她到底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像一些读者揣测的崔曼莉自己就是乔莉的原型,她笑着说,“我比她柔软,比她成熟,我个人觉得性格上我可能和陆帆更为接近。谁知道呢,我公司的员工会告诉我,平时我说话就是像何乘风这样的。”
职场和写作,哪一样让她更有成就感,崔曼莉坦言,“我在职场中当然会把工作做得很好,但是职场对我来说是一个体验的地方,写作让我更有成就感。”
尽管如此,她从没想过辞掉现在的工作,成为一名职业作家,“我心中理想的状态便是大隐隐于世。我希望自己在职场上、商场上、生活中作一个冷眼旁观的写作者,身在其中和每天和清风对话、和山水对话自然是不同。我很有幸是和这个时代共同进步的一个写作者,没有在时代之外。”
据悉,《浮沉》的电视改编版权马上就将尘埃落定,“很好的电视台和导演,现在还不能说。”崔曼莉说,除了《浮沉3》的写作,博客上开头的三篇小说她还没想好把哪一个先写完,更大的愿望是“希望自己成为妈妈”。
(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