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赖明珠《1Q84》中的人物都有村上的影子

2009-12-19 16:09:12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赖明珠是引介村上春树进入台湾地区出版界的早期推手,从《失落的弹珠玩具》到短篇小说《遇见100%的女孩》,一直到《挪威的森林》,包括最近在台湾刚上市的村上春树新长篇《1Q84》中文繁体版,均出自赖明珠之手。

  前不久在香港为《1Q84》做宣传的赖明珠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讲述了作为一名村上的长期译者对《1Q84》的读后感。据悉,《1Q84》中文简体版的出版情况目前仍然是个谜,村上春树台湾出版方时报出版的编辑曾对早报介绍说,简体版将由新经典明年3月出版,但新经典至今还是一副“打死我也不说”的姿态。不过,内地的村上迷早就等不及简体版,台湾版的《1Q84》已经在心急的读者圈内流传,就像《大江大海》一样。


赖明珠在香港

[NextPage]

  《1Q84》从整体上清算他所有走过的1980年代

  今年是村上进入文坛30周年,也是他60岁纪念,所以这本《1Q84》对他个人特别有意义。这部村上新作,光是书名就很奇特。我们都知道奥威尔的《1984》,《1984》写于1948年,奥威尔把48倒过来变成了84,小说于1949年出版,那一年刚好是村上春树出生,所以《1984》和村上一样都刚好在今年60岁了。

  《1Q84》充满了怀疑,从日文读音看“1Q84”和“1984”是同音的,但从英文看这个名字却是一个大问号。这也是村上特色,他常常给自己和读者设置问号,他借着写作发现一些东西。村上春树的《1Q84》就以1980年代为故事背景,描写“个人与组织的对立”,但用更多角度、更多人物构成一部打破他过去格局的“总合小说”。

  对于“1Q84”的解释,村上在《1Q84》第一部的150页就有了解释:“1Q84年——我决定这样称呼这个新世界,青豆这样决定。Q是question mark的Q。背负疑问的东西。她一面走一面独自点头。不管喜欢不喜欢,我现在正置于‘1Q84年’。我所熟知的1984年已经消失无踪不存在了。现在是1Q84年。空气变了,风景变了。我对带有问号的世界的成立方式,必须尽可能快速适应。就像刚被野放到新森林里的动物那样。为了保护自己的身体,为了生存下去,必须早一刻理解那个场所的规则,加以配合才行。”

  村上春树每一本小说几乎都会提到1960年代。1960年代有一个“安保斗争学生运动”,那个时候村上春树正好在念大学,在他青春的时候遇到了这么重大的事情,所以他一直没有忘记这件事情,每次写小说都会写那个年代的学运。《1Q84》从整体上清算他所有走过的1980年代,他对左翼曾经有过的理想开始怀疑。他还提出到底什么是真实?我们当时的假设是真的吗?假如当时的假设可以是假的话,那么我们今天的假设又是真的吗?这个怀疑的精神非常强烈。他一方面要反映一个时代,一方面也有超现实的一面比如天上两个月亮。

  村上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原本上下两部《1Q84》各二十四章共四十八章,参考巴赫《十二平均律》。《1Q84》故事双线平行进行,奇数章写女主角青豆,偶数章写男主角天吾,结构和《世界末日与冷酷异境》和《海边的卡夫卡》双线进行的结构类似。

  村上写作更多是即兴式的

  村上春树的作品跟其他日本作家就是不一样,他一开始就要写不一样的东西,所以文体和其他日本作家相差很大,我们读他的书的时候,会有很多惊奇。正如他作品的德文译者乌威何曼所说,“村上春树的世界容易进去,不容易出来。”他的小说深入浅出,表面文字很浅,但进入之后内容却耐人寻味,容易上瘾,不容易出来。

  村上是学戏剧的,看了很多电影,听了很多音乐,所以他的小说画面感很强,每读一段就有一幅画面出现,而且音乐感很强。他的句子总是长、短、长、短,有的地方很流畅,有的地方故意制造障碍、停顿、沉默。他常常让我们感受到沉默,他沉默的时候我们也会停顿下来,就像音乐出现休止符。《1Q84》还包含小说中的小说《空气蛹》、《猫之村》,并放进契诃夫的《萨哈林岛》、日本古典文学《平家物语》等。

  他的文章并不是一直行云流水,而是有变化的。比如《听风的歌》,男主角渡边说他以前是一个话很少的人,他说他讲的话只能表达一部分,另外一半讲不出来。你就会在小说里感受到话讲不出的感觉。比如《海边的卡夫卡》里猫会讲话,你听不懂它在讲什么,就给你一些声音,你只能去猜这些声音,故意让你读不懂,让你停顿久一点。比如《挪威的森林》中,渡边的室友是一个结巴,《1Q84》里的深绘里有阅读障碍,一开始她一次只能讲一句、两句,后来她和天吾慢慢交往后,才出现句子越来越多越来越长。赖明珠在翻译的时候,也努力表达这个效果,比如书中说“明天我要去见老师”,原文中老师用的是片假名,她翻译过来之后用的是台湾注音符号,希望表现她说话不畅的感觉。赖明珠也是故意制造这样的停顿。她知道,后来网络上有人收集了小说中的注音符号对照表。这种效果就像他在《听风的歌》里,出现的断断续续的电台的声音,或者画的T恤图案,他就是要这种停顿的效果。他总会留一些不清楚的地方,就是让读者进去,去想,变成读者与作者互动的地方,但我们还是很容易能进去。有时候他写东西,真的是想到哪写到哪,村上写作更多是即兴式的,也让读者跟他一起互动。

  村上把自己分配在

  《1Q84》不同角色里

  《听风的歌》第一话:所有完美的文章并不存在,就像完美的绝望不存在一样。所以在一开始,村上春树就写关于写作这件事情。村上30年前第一部小说第一句话谈如何写作,30年后这部《1Q84》还在谈如何写作,男主角天吾就是因为写作开始陷入麻烦,所以他非常关心写作这个话题。[NextPage]

  在《1Q84》中,天吾是补习班教数学的老师,他在家中写小说。天吾写小说这件事情跟村上很像,村上最早是在开酒吧之余写小说。《1Q84》女主角青豆是健身房教练,而村上每周去健身房,也每天去跑步。所以天吾写小说,青豆在健身房,这两个人结合起来好像就是村上自己一样。村上把自己分配在《1Q84》的不同角色里。

  小说中还有一个人物编辑小松,这个人物性格很像村上本人的一部分;小说里另外一个角色17岁美少女深绘里,天吾帮她修改小说然后获奖,这个工作有点像村上平时的翻译工作。这两个小角色也把村上身上一部分表达出来。所以,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会读到某一部分就会想到村上的某一部分。

  虽然书名是《1Q84》,但小说却是从1960年代讲起。1984年的时候,天吾和青豆30岁了,但在20年前,他俩是10岁的少年。青豆和天吾是小学三四年级的同班同学,10岁时互生好感。随后青豆转学,两人失去联络,从此毫无消息,20年后才又重逢。30岁的他们竟然都没有忘记10岁时的对方。就像铁路的道岔将一条路分开成两条路线那样,《1Q84》也从某一个时间点开始和1984分开,成为另一个新世界。但在小说最后,青豆为了救天吾,只好选择牺牲自己。青豆好像有选择,要天吾死还是自己死。其实在小说第一章村上就已经寓言了结尾,第一章中青豆下安全梯时,看到了蜘蛛和蜘蛛网。这里有一个寓言,人的生命是无法选择的。青豆的命运跟蜘蛛没什么两样。村上的可恶在于,不仅告诉你你没得选择,而且把你有选择的错觉和幻想戳破。

  1995年日本发生阪神大地震和沙林毒气事件,村上从美国回到了日本,这些事件给他很大震动,随后他写了《地下铁事件》。为了写这部书,他采访了60多位受害者,因为他不相信电视报道里的东西。他认为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也更真实。他还去访问参加奥姆真理教的人,这是他写作生涯的很大转变。所以,在《1Q84》里,村上将1960年代末日本学生运动,延伸到1980年代奥姆真理教等社会事件,穿插男女主角的恋爱故事,从而编织出村上的小说世界。

  链接

  赖明珠小传

  赖明珠生于1949年,台湾苗栗县人,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的著名翻译者,曾从事房地产广告企划工作,毕业于中兴大学农经系和日本千叶大学园艺学部。

  赖明珠是引介村上春树进入台湾出版界的早期推手,当时她所翻译并出版的第一本书为中篇小说《失落的弹珠玩具》和短篇小说《遇见100%的女孩》。直到2001年时,已经翻译了15本,总销量超过100万册。她长期翻译村上春树的作品之后,发展出了自己的翻译风格,此点有时会被村上春树的读者拿来讨论。如赖明珠在译文中与其他译者不同,保留了大量的日式语助词“噢”“哟”的翻译,而简体中文版的译者林少华,则偏向于精炼的散文风格。赖明珠的其他翻译作品还有日本小说家谷崎润一郎的《春琴抄》。

  (实习编辑:邵钰杰)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