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剑峰
部分设计精美的图书
图书设计到底是为了什么?一方面,在世界各地的图书中,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日本的图书设计最为考究,常常是一张封面决定了一本书的生死;而另一方面,也有相当多图书的设计为读者所厌恶——比如“腰封”就让不少读者两难,读者想通过腰封了解图书的基本信息,但又为其上堪比电视购物广告的广告词而恶心,一些原本不错的书甚至活生生被粗劣的书腰给“糟蹋”了。结合前天开幕的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一些业内人士就此进行了探讨与分析。[NextPage]
夸大图书内容的腰封其实正反映了一种浮躁的心理
中国肯定是世界上最注重图书装帧设计的国家之一,连续三年中国都有设计师作品荣膺“世界最美的书”称号,普通大众图书的设计也是花样百出。前天在国家大剧院开幕的第七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集中展出了近五年来的书籍封面设计佳作,其中就包括这几年在莱比锡书展上获得“世界最美的书”称号的作品。不过,面对编辑和设计师对图书设计装帧的热衷,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装帧艺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静却泼了一盆冷水,他表示书籍设计“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包装过度的现象愈演愈烈了。”[NextPage]
封面定生死?
《不裁》、《蚁呓》、《中国记忆》等中国设计师设计的图书在过去几年先后获得莱比锡国际书展颁发的“世界最美的书”称号,吕敬人、朱赢椿、陆智昌等一批图书设计师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不仅是此类把图书当作艺术品设计的书籍,绝大多数面向普通读者的大众图书的装帧设计,尤其是封面设计,这些年也为编辑和出版社越来越重视,像陆智昌等主要面向大众图书设计的图书设计师,他们的工作表经常排得满满的。早报记者在与不少图书编辑交流时,他们有时候会“抱怨”,中国读者对图书设计特别是封面太“挑剔”了,欧洲图书常常就只是一种单色配上书名和作者,几乎不需要任何设计;美国图书特别是大众图书永远是一张照片,最多就是很多扎眼的图案拼贴。而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日本图书设计最为考究,读者似乎也最为挑剔,常常是一张封面决定了一本书的生死。
正是由于读者对图书设计和封面的敏感、出版社和编辑对图书设计的重视,中国图书设计已经从简单的书籍装扮跨越到由表及里的整体设计,其进步有目共睹。但刘静认为,中国图书设计“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包装过度的现象愈演愈烈了。”在他看来,有些书籍设计,不但不能增强图书阅读的便利性,还“为阅读者增加了麻烦”。而且图书设计的投入最终会转嫁到书价上。
图书设计师朱赢椿设计的《不裁》、《蚁呓》曾两度获得“世界最美的书”,朱赢椿昨天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图书设计包装的过度重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但“不能一概而论,要看功用”,“我相信大多数图书包装设计都是根据书的功用来定的,如果是作为礼品书,那肯定是需要比较复杂的包装,国礼书、奥运献礼书等都属于此类,那些所谓过度包装的书本来就不是给普通读者的。”“出版社针对大众的图书,一般都还是以简单为主,毕竟还得考虑成本问题。”所以在他看来,到底是否包装过度,还是看书为何用,“书籍是需要包装的。”他说。
“无书不腰”?
尽管出版社、编辑和设计师对书封设计很注重,但真正能被广泛接受的并不多,有相当多图书的设计为读者所厌恶,比如“腰封”就让不少读者两难。一方面读者想通过腰封了解图书的基本信息,另一方面又为腰封上堪比电视购物广告的广告词雷倒。作为图书设计者,刘静也表示,自己“一见腰封就烦”。 “腰封基本上与阅读本身无关,多为书的广告。做得靠谱的,让人有翻开书的欲望;不靠谱的,让人倒胃口。我现在对‘你一定要读的……’、‘不可错过的……’、‘××含泪推荐’有逆反心理。” 为此,一位图书业内人士还在豆瓣上建立了一个“恨腰封”小组,响应者众多。
腰封也是极具东亚特色的图书装饰品,中国内地从1990年代才开始学习日本为图书系上书腰。不过十多年,现在几乎到了“无书不腰”的地步,因为它成了广告。最常见的书腰是一堆名人的名号,然后加上一两句带“最”字的宣传语。今年给早报记者留下最深“印象”的书腰包括《问学余秋雨——与北大学生谈中国文化》,书腰上写着“古有三千弟子《论语》孔夫子,今有北大学生《问学》余秋雨”等,严重夸大了图书内容——这本书的腰封是虚假不实广告的代表。还有上半年作家阎连科的《我与父辈》——“万人签名联合推荐,2009年最感人的大书,最让世界震撼的中国作家阎连科,千万读者为之动容,创预售销量奇迹,超越《小团圆》。” 阎连科这本本来或许不错的书就这样活生生被书腰给“糟蹋”了,很多好书就被出版商的“良好”动机给毁了。
“恨腰封”小组发起人“波斯蜗牛”说:“腰封这种形式的存在本没有对错好坏,问题是怎么设计,上面都印什么样的话。”
朱赢椿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书腰有其存在必要性。
无论图书是否需要设计或者如何设计,腰封该怎么配书,图书设计的出发点应该是方便读者阅读而不是提供障碍,比如字号、字距、行距等是设计的首要因素,正如刘静所说:“看文字排列是否符合人的阅读节奏,是否让人的阅读行为变得更轻松。”事实上,这些面子工程之外的设计,却并不大为出版社和编辑所重视。[NextPage]
观点
书籍设计是
整体概念的完整
吕敬人
已经沿用了6届的“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今年被改为“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提倡“书籍设计”的概念,这是要求设计者通过书籍整体设计过程,掌握信息传递的主导性认识,学会从装帧到排版设计的过程,再掌握信息编辑的控制能力,将书籍设计建设成为一个独立的造型艺术门类或体系,这确实是时代和专业发展的需要。理清“书籍装帧”与“书籍设计”概念的区别可以推进人们对书籍艺术的特质和功能以及书籍设计语言的认知,改变出版观念相对滞后的现状。
书籍设计不只图封面好看,而是整体概念的完整,一本好书不仅在于设计的新颖,更在于书的内容编排与整体关系贴切。设计师要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对各种相关素材的寻找、图像的配置、字体和文字群在空间内的安排和时间上的游走、文本传达结构的处理等来诠释作品。设计师把书籍当做一个舞台,在尊重文本准确传达的基础上,去精心演绎主题,以达到文本内涵的最佳传达,这就是设计师的职责。
(编辑:李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