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仁山和《从唐山到汶川》
七月流火,在新“四大火炉城市”石家庄一间没有空调的普通房子里,文坛大汉(身高1.8米、体重86公斤)关仁山,赤膊着上身,日夜连轴转,每到累得实在抬不起头来的时候才会倒头睡一觉。以平均每天创作18000字的速度,连续工作18天,完成了近32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感天动地———从唐山到汶川》。在汶川大地震两个月的纪念日,这部厚重而大气的著作免费赠送到地震灾区,而在唐山市则销售了一万册……
关仁山先生在刚刚完成书稿时,浑身(包括声音)还在燃烧,打电话希望我能为此书作序。当时我自己的长篇小说正处于要收尾的紧张阶段,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本来很怕为别人写序,又恰好有拒绝的充分理由,为什么还会如此干脆地应允呢?第一,他调动起我的好奇心,许多作家都有过日写万字的体会,但连续18天,天天生产18000字,是让我难以想象的,我渴望读到这些文字,想知道这是一些什么样的文字。第二,我对这部书稿的质量有信心,相信这部书里必有惊人之处。没有惊人之处就不会燃烧起关仁山如此的激情,硬着头皮是熬不了18个昼夜的,更写不出那么多燃烧着血与火的文字。
果然,《从唐山到汶川》一书的叙述,却是从汶川的骤然大震开始的。刹那间山崩地裂,房倒屋塌,江河倒流,数以万计的生命瞬间消失,还有数十万计的生命处于极度危险之中,汶川震波之广,超出人们的想象,成了不止是对四川、对汶川,也是对全国的严峻考验!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伤心以鲜血的形式写在每个灾区人民、也写在全国人民痛苦的脸上和心里,却来不及落泪,来不及悲伤,无论是灾区人还是外来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力、乃至拼自己的命去救他人之命……在这一刻,中国人绽放出无比灿烂的人性光芒!
一朵朵爱之花,在天地之间绽开。在心灵的一次次颤动中,我们见证了一个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意志!
就在这一场举国对汶川的大救援中,唐山默默地冲在最前边,也最知道该帮哪儿、此时的汶川最需要什么,因此起到了极其特殊的、别的地区无法取代的作用。这一切都是因为,32年前在闭关锁国和“文革”造孽的大环境下,唐山就经历过大地震的惨烈,死亡24万多人,是汶川大地震死亡和失踪人数总和的三倍多。于是,他们创造了几个第一:
唐山市政府组织编写的《唐山抗震救灾经验专报》第一时间被送往灾区,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激动地说:“这个对我们很管用!”;
唐山医疗队和抗震救灾抢险队是第一支到达成都的外地医疗队和抢险队;
唐山向灾区派出了第一支由心理专家和地震孤儿组成的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
短短几天,唐山人为灾区献血8万毫升;
迄今为止,国内民间个人最大捐款数额为1.1亿元,出自唐山地震孤儿张祥青之手,唐山民间捐款2.4亿元,加上张祥青的捐款,总数超过了3个亿,位居全国地级城市之首……
凡华夏子孙若想回避唐山,或说不知道唐山是很难的,容易被认为无知。因唐代极盛时期,声誉远播海外,自大唐之后海外的华侨、华裔便习惯性地称祖国为“唐山”,到处修建“唐人街”,外国人甚至对中国人通称为“唐人”。国人即便在国内不熟悉唐山,一出国到处都会听到“唐山、唐山”,想装不知道唐山都难。
唐山以“乌金”立市,于是养成了一种平实强健的品质和性格。为了运煤,唐山修建了中国的第一条铁路:唐(山)胥(各庄)线。有了铁路自然就要有火车,唐山又造出了中国的第一个火车头。然后是为满足城市建设的需求,唐山请德国人帮助建成了中国的第一个水泥厂……唐山以其在传统文化上的独特象征性和经济上的强劲优势,迅速成为令人艳羡的个性突出的城市。然而命运对一个城市的塑造,有时还会假手于灾难。对唐山品性最严酷的考验,就是1976年的大地震。大地震后的第四天,我得到特别准许搭乘运送救灾物资的火车进了唐山,却看不到唐山市了,原来的城市变为一片废墟。地震来自地心,奇怪的是距离地心更近的无数矿井反而受损失最轻,地震时凡在矿井里劳作的人,大多安然无恙。我当即就明白了,唐山大地震摧毁的是表面上的一些东西,其城市的“根”并没有受损。有根脉,精神就不会倒,精神也不会垮!
果不其然,大地震之后的新唐山,比过去规模更大、气势更大了。由于唐山北依燕山、南濒渤海的特殊地理位置,又被首都相中做伙伴,北京的一些招牌企业东移唐山,这种“强强联合”使唐山如虎添翼,有了大港口、大钢铁厂、大油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就命名为“京津唐高速”,以曹妃甸为龙头的科学发展示范区将在那里诞生。至此,唐山现在的地位和无可限量的将来,便一目了然。唐山的今天,对汶川的将来是很好的鼓舞和启示。
唐山精神不垮,汶川精神同样不倒。抗震精神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积淀中孕育,在救灾、重建的过程中奔腾、激荡、升华,必将成为国人最可宝贵的收获和财富,成为我们永远保持前进姿态的精神力量!
这就是作为唐山大地震幸存者的关仁山,在汶川地震后所能作出的最好表现、最大贡献。一个作家该去的地方去了,该看的看了,该感动的感动了,该捐助的捐助了……剩下的就是写了。他写出来了,而且匠心独运,其立意和视角在抗震作品中格外突出,从唐山到汶川,相隔千里,时间跨越了32年,整整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让读者从大地震中却看到了时代的进步!
———这就是一个中国作家,在国家的紧急状态下所表现出来的“紧急状态”。
(实习编辑:马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