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世界文学与中国当代原创文学研究暨出版中心成立仪式在江苏南京举行。该中心由中国作协青年工作委员会、南京师范大学、译林出版社共同主办。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书记处书记邱华栋,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缪建东,江苏省委宣传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许益军,凤凰传媒总编辑徐海等出席活动。成立仪式由译林出版社社长葛庆文主持。仪式上,李敬泽、缪建东、徐海共同为该中心揭牌,南师大文学院教授何平介绍相关情况。
李敬泽在致辞中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过40多年的发展和变化,需要一个新的视野、新的位置,带给人们走向世界中心的自信。他说,我们现在是以一种平视的目光,以一种“我们就在世界中”的自信面对世界文学,而且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心,正积极参与着世界文学的建构。中国是世界文学的最大市场,拥有最广大的读者群,要思考的是,在建构世界文学的过程中,我们是否站在中国本位的立场上,站在中国对世界如此的参与度上来建立对世界文学的话语与想象。他希望该中心在新的视野下开辟新的学术空间、话语空间,有力推动新时代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让新时代的中国文学获得新的自我意识,开辟新的创造空间。
在随后举行的“世界文学与中国当代原创文学”主题论坛上,邱华栋、何向阳、丁帆、朱晓进、毕飞宇、佘江涛等专家学者进行了主题演讲。青年批评家岳雯主持论坛。
邱华栋说,要加大对青年作家的关注与扶持力度,发现青年作家身上的可能性。城市书写或许是未来青年作家写作的最大可能性,因为城市已然成为他们之中很多人的故乡。老一辈作家书写乡村的成功经验很难复制,青年作家要在城市中找到自己的写作领域,就要发掘更多可能性,这个可能性或许就在日益变化的城市生活及其所包含的丰富元素中。
与会专家学者谈到,从五四开始,我们有了和世界对话的“新文学”,到20世纪80年代的“走向世界文学”,再到新时期的“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中国文学百年来不断追求与世界联结的愿望。但时至今日,我们的文学仍然是“拿来”多“输出”少。要改变这种差序格局,就要让更多更密集的作家作品登上国际文学舞台。世界文学的引进、出版和中国文学的外溢、出版,应该是双向的。我们在借鉴、引进文学的时候,最终应该形成具有我们自身特点的文学。我们的目光要更多地投入到当前不同语种世界、不同社会的需求中去,了解他们的审美需求和接受心理,主动地、有系统地、有选择地推出,提高中国文学外溢出版的效率。
据介绍,该中心主任由何平担任,岳雯、袁楠任副主任,陆志宙为秘书长。中心还成立了学术委员会,聘请李敬泽、邱华栋、何向阳、丁帆、朱晓进、陈众议、毕飞宇、佘江涛为学术顾问。该中心的成立旨在整合资源优势,推动中国当代作家尤其是青年作家积极参与世界文学的交流和对话,开展基于世界文学视野的中国当代原创文学研究,促进海外优秀文学作品的译介和引进以及中国原创文学的推广和传播。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