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用文艺片的方式拍一部电视剧会怎样

2021-09-11 09:39:13来源:影视独舌    作者:

   
最近在追芒果TV的《婆婆的镯子》,看豆瓣页面关注度有点少,也有人吐槽婆媳题材过时,我却认为这是“芒果季风”里野心最大的一个剧。

  最近在追芒果TV的《婆婆的镯子》,看豆瓣页面关注度有点少,也有人吐槽婆媳题材过时,我却认为这是“芒果季风”里野心最大的一个剧。甚至在风格创新方面,可以说是这个系列最有态度的一个剧。


  之所以口碑两极化,热度低,可能还是因为这个剧太文艺了,不够接地气。


  可能有人认为我在讽刺,毕竟一部片名带着一股子民国委屈小媳妇气质,主讲婆媳大战、家长里短的电视剧怎么看都跟文艺没半毛钱关系。


  我想说,这就是本土影视剧创作环境的尴尬之处,举个最通俗易懂的例子,有没有发现如果宫廷剧火了,接下来就各种娘娘小主扎堆来,还记得打开手机、电视,四个不同面孔的雍正跟一群女人谈恋爱的盛况吗?


  色块光影的运用


  那是因为影视主创都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这样一再迎合、内卷到火什么扎堆拍什么,导致影视剧的雷同度越来越高,惊喜越来越少。


  可能一部剧如果题材冷门、风格过于大胆创新,很多都止步于剧本阶段,很难拉到资方赞助投拍。所以,弹幕里有观众才讲“这是季风剧,不是普通的电视剧”,这也是我爱“芒果季风”的原因。


  起码这是愿意给惊喜、允许有意外的系列单元剧,哪怕不够迎合流行、有的略显小众,但看到还有人在认真拍剧,大胆尝试,还是值得期待的。


  抽帧技巧带来的饱满情绪释放


  如果你看过李安的家庭三部曲《饮食男女》《推手》《喜宴》,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我说《婆婆的镯子》是一部文艺剧。哪怕它确实把人物关系放在婆媳之间,但绝对与以往的狗血家庭剧不同。


  它是以女性角度来叙事的,并不是讲述婆婆与媳妇两个阵营的战争,而是婆婆、媳妇两种女性身份的不同人生。


  所以你才会看见剧中观念是不偏不倚,不一味替媳妇说话,也不偏袒婆婆,就是摊开了讲道理,甚至人设是流动的。你会觉得这婆婆时好时坏,一会骂媳妇有心机下一集又开始心疼她,因为人本来就是世间最复杂的生物。


  如果有人吐槽“刘茵讨好婆婆看着太生气”或者“上海婆婆如何奇葩”那绝对是跑偏了。


  按照这个逻辑去解读:那《饮食男女》大约只是讲了一个为老不尊的老头吃嫩草的故事。《推手》也会以老朱跟陈老太爬山后喜结连理,搬到一起住,极力撮合的双方儿女皆大欢喜为结局。不用离家出走、唐人街闹一出这么费事。


  《喜宴》也不会拍成所有人为了爱互相成全、彼此隐瞒的一声叹息。一个儿子,一个假儿媳、一个儿子男友这三人随便组合,就要多少狗血都管够。


  文艺的内核就是落笔在人,多么狗血的叙事都是次要的。


  当把父亲、儿子、婆婆、媳妇这些身份统统抛弃,去观察他们作为一个人,只是一个人的抉择和挣扎,很多天塌下来的事也不过如此。所以,剧中哪怕一家人误会刘茵偷镯子这样的大事,也举重若轻地过去了,其实太阳底下哪有新鲜事,总归只是人性使然。


  大色块光影下的画面质感


  为什么说《婆婆的镯子》是宝藏剧,其实剧方完全按照文艺片的规格来认真拍一部剧。


  片中太多精工细作的高级镜头语言,这部片采用的是2.35:1宽银幕电影常用的画幅比,这样从拍摄角度,要求更高,压缩了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无论是单人或者多人场景都需要全新的构图方式。


  电影画幅下的一流构图、调度和运镜


  构图上,抛去全景拍环境、近景拍人脸的单调呆板的切换,加上配合环境、情绪不同景深的运用,人物走位的调度和运镜都是反复推敲过的。


  这些都是服务于电影银幕的高级拍摄技巧,可能习惯于开倍速、看弹幕的手机观众根本看不出这其中的细微差别。但《婆婆的镯子》里还是保持了这样一种学院派的匠气,就是不管观众懂不懂,都有在认真拍戏。


  例如在姑姑家的两场群戏,一次打麻将,一次告诉石磊刘茵换镯子时,演员站位体现了各种微妙的人物关系。运镜不是近景人脸、全景环境的简单切换,而是运用了推拉摇移,很灵动的镜头语言。普通观众即使不懂这些专业技巧,也能感受到观看的舒适度。


  就是一个话题给出了,下一个哪个人物会给出反应,马上以一个顺其自然的镜头带过去,镜头就像观众的眼神,跟着思维走,就像透过屏幕置身其中,你一直在一个角落里偷窥这一切。当演员透过第四面墙直抒胸臆时,那种参与感则更强。


  打破第四面墙的屏幕破冰技巧


  这打破第四面墙的创新镜头语言,也是《婆婆的镯子》很受争议的一点。有人吐槽不习惯,其实这种不适应反而是正常的。我们的文化背景里,一直都是顾体面、说话做人彼此留余地,哪怕内心厌恶至极,表面上也得婉转、迂回留三分颜面。


  《婆婆的镯子》非常大胆地打破第四面墙,直接把婆婆的嫌弃、媳妇的不爽毫无遮拦地告诉观众。拍摄时候大多采用90度对称构图、框中框构图,让演员直接透过屏幕,直视观众说出心里话。


  这比通过人物对话、肢体语言更直白,直接敞开心扉,告诉观众人物此刻内心的想法,有种社交场合里迅速破冰的巧劲儿。


  对称构图和框中框构图带来的戏剧化风格


  再加上从李安、王家卫等经典电影大师里汲取的高级镜头语言。那些家庭小舞台社会大舞台的戏剧化叙事风格,王家卫式的抽帧,大色块光影里流光溢彩的上海,人潮汹涌的街头失落独行的女人,透过浴缸、镜子、酒柜光影斑驳里或悲伤或欢喜的男与女,太多致敬经典的镜头。


  而这样一部高规格拍摄制作的电视剧,如果题材是爱情或许更容易出爆款。但选了一个颇为刁钻的角度,竟然是个家庭剧,而且是特别容易被忽略、从恋爱到婚姻的一段短暂时光。


  这是李安那种享誉国际的电影大师才敢碰的题材,把家长里短拍得文艺、优雅又带点淡淡的戏谑,太难了。毕竟在我们的主流思维里,结了婚就得务实,远离一些虚无缥缈的风花雪月,而李安愿意拍出老年人的孤单和爱情,《婆婆的镯子》也抱有同样的天真。


  如果成为婆与媳,对峙仇恨之前,作为两个女性,她们能不能开诚布公,把这个无法回避、看似无解的家庭矛盾摊开了、揉碎了来聊一聊,这点就很棒。


  如果你留心弹幕会发现一些惊喜:例如刘茵哭诉父母出尔反尔非要嫁妆,可以自己走红毯结婚,弹幕有人说:“结过婚的女人都知道,彩礼确实得要”“过来人告诉你们,不要彩礼上赶着嫁过去的女的,婆家没有靠得住的,拿捏死了”。


  还有刘茵跟闺蜜聊天感慨以后要对婆婆比亲妈都好,弹幕里吐槽“可惜最后都变成了仇人”,这些看似悲观的吐槽背后,其实也能看见婆媳大战之前,这些媳妇们曾有过的努力和挣扎。


  那么是什么导致婆婆和媳妇,因共同爱着一个男人来到一个屋檐下的两个女人反目成仇,变成狗血剧里主角?这个问题既然无法回避,为什么不刨根究底,摊开来讲讲。


  当一个恋爱中的姑娘,正在谈婚论嫁的阶段,我不希望都是那些所谓过来人的金玉良言。


  当一个天真单纯的女孩,进入婚姻后,请不要告诉我们只有婆媳过招、你来我往一条路可走。


  这个庸俗的话题也许也可以有一个真诚的答案,那么就从把婆婆也当作一个女人,把媳妇当作一个努力融入新家庭的乐观之人来看。如果我们都厌恶这一切,不如试着从我们开始,将它变回一件爱的礼物。


  (编辑:夏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