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珂,1988年生于北京。小说散见于《收获》《十月》《天涯》《西湖》《长江文艺》《青年文学》《青年作家》等,有作品入选《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等。曾获“紫金•人民文学之星”长篇小说佳作奖。
小珂有两支笔,一手写城市,一手练书法。白天,她在这座城市间穿梭,“眼睁睁看着胡同、院落消失,高楼大厦林立……”多彩的城市和攀升的天际线让她的城市写作拥有更多的可能性;深夜,间或她会习字作画,“写和画,就是为了什么都不想休息大脑啊。”两支笔,构成了小珂生活和创作的主体。
城市写作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在写小说之前,小珂在广告公司做过策划,当过影视剧编剧。小珂说,写作可能就是自己的宿命,尝试过多种职业后,她发现写作更适合自己。2018年小珂决定专心写小说,像许多青年作家一样,她成为一名编辑。“人生是很奇妙的,人一出生就被一根长线固定在一个点,当你出走、旅行,去过无数地方,尝试各种选择,以为找到心之所向,殊不知那根线在不断缩短,将你拉回你的原点,那才是你命里该做的事。”
小珂性格爽朗,做事果断,是典型的北京大妞。生于北京,长于飞快发展的都市之中,因此关于城市文学写作,对小珂而言是一个“不得不”的选择。“因为我生长在城市,所见所闻都是城市的风景、人文、轶事。”
但是写好城市文学并不容易。“对中国而言,相比乡村文学,城市文学可能会是更有难度的写作。”小珂认为,中国的乡村文化太丰富,千奇百怪的故事层出不穷,这就给作家们提供了众多良好的写作资料。而相比来讲,城市的生活是单调的,一切都蕴含着关于“重复”的真谛:高楼、街道、树木仿佛都是同样的,都是在自我循环;上班、下班,城市人的生活也都在不断重复;生、老、病、死,似乎生命就是一个巨大的循环……作为书写城市文学的作家,不得不在重复与循环中寻找平凡的真理。
写作经常会遇到问题。小珂讲自己在写作时,曾经有一篇小说重写了四五遍都不满意,这一过程简直是苦不堪言。但是小珂相信,每一个作家处理痛苦的方式都不一样,“我比较固执,属于死磕型,五遍不满意,我就写第六遍。这种方式并不可取,也许因为我比较笨吧,我相信聪明的作家会有更高明的解决方法。当然,从大师的文学作品中汲取养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也许就是这样一种执着与较真,她的文字才以最好的状态呈现。
关于创作灵感的寻找,小珂也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电影、小说、哲学、诗歌、新闻等都能成为她的创作灵感。比如新作《清醒者之罪》,就是小珂在前往赫尔辛基的飞机上,无聊时翻看飞机上的杂志,看到了一条“北欧开了一家不允许贩卖酒精的夜店”的趣闻,突然引发的灵感,而写出的小说。小珂表示,有时候灵感来了,她会先记在手机上,以后再慢慢发酵。
虽然城市写作充满挑战与难度,但对小珂而言是件有趣的事,是与书写乡村文学不同的一种乐趣,与冒险无关,而是重复本身就有神秘的意义。并且,城市文学在中国是比较新颖的一种类型,这就有了更多可能性。
与传统“京味文学”不同
小珂的母亲薛燕平,就是一位“京味文学”作家,写过胡同三部曲《琉璃》《铜壶》《宽街》。虽然小珂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但她的写作,与传统的“京味文学”有所区别。小珂写作,是一种现代性的书写,不是重复陈旧的主题而是书写独特的变体。她的写作题材,也更关注于城市里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写的也更多的是城市病、社会问题等。
这与两代人的生活背景有关。小珂的母亲是在胡同里出生长大的,那时北京的胡同还充斥着独特的“京韵文化”,所以她笔下的胡同生动、深刻、富有人情味儿。“以前的北京是座很有特色的城,不管是建筑、胡同、小吃、人,都拥有鲜明的性格特点。”
但小珂生活与成长的北京,是极力与国际化都市接轨的北京城,与母亲笔下的老北京相比,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除了外观的迅速变化,城市的本土文化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更呈现出一种文化的多元与交融,北京这座城市变得更加包容与开放。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小珂说,自己成了更包容、更全面的人。
小珂的作品中,呈现出的是与母亲完全不同的描写。在小说《余生的第一天》中,她写都市人生活的唤醒:“人们的一天,或许是从第一班地铁开始,带着哈欠的零星人群,站在一片宝蓝色天幕下,嘴里吐着雾气,神经还未被唤醒,地铁探头探脑地驶入站台,像枚犹豫的棋子。”
她写上班路上的人群:“密密麻麻的脚步声如雨,大多是细跟与台阶的嘎嗒声或皮鞋跟与地面接触的噼啪声,湍急如河流,却没有说话的声音,一天的开始是哑的,没有交谈,没有笑骂,只有铁皮与轨道的摩擦声,汽车焦急的鸣笛声,人们过于忙碌,乃至于失了声。”
她会尖锐地写出现代人快节奏、麻木的生活状态:“他们忘了相遇与再见,甚至忘了好好道别,他们中的某一个,也许在这急切的人群中,与命中至交擦肩而过,可他们浑然不觉,就这样,过着相安无事的人生。”
胡同、豆汁、北京话等极具老北京特色的意象,很少在小珂作品中出现。“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或者说,是城市文化对我产生了影响。”
城市里的“追光者”
小珂说,现代社会,虽然科技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我们更需要精神性的东西来作协调,文学便具备这样的功能。因为城市封闭性极好的单调环境,城市中的写作者似乎很适宜关注“光”这种抽象的事物。
2015年,小珂旅游时碰见一个印度剧组在天台上拍黄昏的戏,他们在等一束光。那道光只出现了几分钟,由于小珂专注看演员表演,忽略了背后转瞬即逝的奇特景色。在此机缘巧合下,小珂突然感觉“光是不靠谱的物质,它转瞬即逝。”
小珂在创作时更注重精神性的东西,这也是小珂《追光者》灵感来源,小说《追光者》更能体现小珂的写作追求,对城市精神困境及其拯救之可能的追问,体现了小珂非常可贵的精神自觉。
小珂如城市中的“追光者”,她有困惑,但不会放弃希望,向着光前进。也正是如此,小珂的写作是去性别化的,但恰恰又具有鲜明的性别性。2020年,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莉主编的《2020年中国女性文学选》,小珂的作品《局》入选其中。
《局》是2020年5月首发在《收获》上的一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失意的编剧,意外得到机会参加一个“圈里人”的饭局,编剧本想寻找创业机会,却机缘巧合发现了某个致命的真相,最终编剧发现自己落入这个“局”里,再也无法逃离。
小说《局》延续了小珂一贯的创作风格,缜密的逻辑,理性的风格,恍惚以为出自一个男性作家的手笔,然而读后又会被小说细腻的描写打动,小珂对细微之处超强的把控,才让读者想到,她是一位女性作家。
这种看似去性别化的写作,恰恰被张莉老师收入《2020年中国女性文学选》之中。成为“女性写作者的短篇佳作,延续爱、秘密、远方的情感脉络,传递我们这个时代真切而鲜活的女性表达、女性生存、女性命运,挖掘出当下被普遍忽略的女性视角、女性感受和女性立场。”的代表之作,也证明了女性写作的多样性。关注写作本身,使小珂的作品,在为城市画像之外,更有时代真切而鲜活的女性表达与女性生存。
在写作时,小珂并没有想过“女性身份写作”的问题,她认为“女性视角”应该是评论家、学者考虑的事情,而不是作者。“现在想想,我的小说多是以男性视角进行创作的,但这只能说是一种习惯。实际上,性别在我这里根本不是一个选项,视角只是镜头而已。男性写作与女性写作的区别是在社会学层面的,而不是在文学层面。”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