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下午,“中国作家公开课”邀请到了作家、中国作协会员、河北作协副主席胡学文,以“《有生》写作中的乡村史、生命史、情感史”为题,胡学文先生就《有生》的创作构思和过程,分享了他对于乡土题材的思考和写作探索历程。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宝锋主持本次课程,教授黄悦、百花文艺出版社《小说月报》编辑齐红霞等校内外专家出席了讲座,百余名师生参与课程并进行了现场交流。
徐宝锋首先提到,胡学文是一位具有典型冀北地域特征的作家,他的身上具备张承人民勤奋、坚韧的优良品格。表现在文字上,胡学文潜心创作长篇小说《有生》八年,搜集了大量冀北乡村社会发展变化的细微素材,塑造了许多容易被忽略的平凡人物,讲述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日常故事,为读者提供了一条深入乡土世界,理解乡村社会的有效路径。
胡学文讲到,处在一个出版爆炸的年代,作家如果想让自己的作品从每年新增的上万册小说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有独特的“识别码”,即强烈的个人风格。无论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马尔克斯等西方经典作家,亦或他最近十分关注的阿尔巴尼亚作家卡达莱,以上作家的作品之所以能够被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读者喜爱,就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可替代的风格。那么,如何寻找到一种合适的风格,就是胡学文在创作《有生》之初面临的首要问题。
要想找到风格,就必须确定题材。谈及为何选择乡土题材时,胡学文总结了四个原因:首先,他对乡村具有浓厚的感情。自出生至三十多岁,他一直生活在冀北农村。在漫长的时间里,他积累了大量的乡村生活经验,这些经验成为了他写作时的巨大精神宝库。其次,乡村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甚至可以突破日常经验的边界。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会在历史的长河里不断传承,作家的使命就是通过小说将其挖掘出来。再次,都市文明中的人们长期远离自然,身体接受声音的能力已经严重退化,因此需要乡土经验来刺激他们日渐迟钝的听觉。最后,乡土题材会给历史提供一种“自下而上”的叙述角度。传统的史书和古典小说习惯于从顶层书写社会,导致我们只能看到片面的历史。《有生》深入底层,扎根乡土,致力于书写社会的另外一面。
为了塑造独特于文学史的乡土小说,胡学文将现实主义塑造人物的方法与现代派的叙事技巧结合。在同一个时空之下,不同人物的眼中折射出的世界完全不同,这样的设置一方面体现了《有生》世界的丰富性,另一方面也观照了人与人之间必然存在、却常被忽视的差异性。
在讲座的最后,胡学文先生结合《有生》的创作回顾了“文学的意义”这个永恒的大问题。他承认从世俗的角度看,文学的实用性的确很弱。但是实用性并不是一个作家应该追求的,好的小说应该为世界贡献想象力,为阐述世界提供更多的角度。
提问互动环节,当被问及《有生》中“蚂蚁”意象的解读时,胡学文先生倡导学生多角度发散思考,不仅跳出作家本人对其赋予的内涵局限,更要从生活的多样性出发,或“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或“生命的结实”,或“死亡的象征”均合情合理。他表示,作家写作是一个不断消耗的过程,唯有广泛读书、多思考,不断充实自己的生活和灵魂,才有可能持续“输出”,不断“发声”。胡学文先生旁征博引古今中外作品,就写作的格局和思维方式展开分析,与师生热情交流,并向参与互动的同学赠送签名作品《有生》。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