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宁夏“草根”作家,行走中遇到春天

2021-05-08 10:34:06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

   
“作家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宁夏的作家是走在前面的。”宁夏作协主席郭文斌说,“每当有记者问我,在我的成长道路上,哪一部作品对我影响最大?我只能说,是西海固那片皇天后土。”

  宁夏是片文学沃土。从“绿化树”到“三棵树”,再到“文学林”,在中国文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宁夏文学现象。宁夏除了享誉全国的“文学大树”,还有很多基层的文学“草根”,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默默从事写作。不为名利,只因热爱;不怕艰难,甘愿坚持。他们一边用心生活,一边力所能及地读书写作,成就了宁夏本土文学的“草根文化”。宁夏“草根”作家,书写着宁夏文学蓬勃的民间生命力。


  创作的“根”扎在泥土里


  “作家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宁夏的作家是走在前面的。”宁夏作协主席郭文斌说,“每当有记者问我,在我的成长道路上,哪一部作品对我影响最大?我只能说,是西海固那片皇天后土。”


  郭文斌说:“我出生在宁夏西吉县将台堡明星村,不算西海固最贫穷的地方,但也常常饿肚子。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最没有可能出产作家,因为那里最没‘文化’。但换一个角度来看,那片土地又太有文化,而且有最本真意义上的‘文化’,最‘落后’的,成了最‘先进’的。”


  郭文斌的童年压根就没书读,上小学和中学时,能读的书很少,有时候开学了课本还到不了,他们只能借旧书或抄书。“更多的时候,我们沉浸在一种岁月的天然里,伴着绸缎一样的阳光和麦浪一样的清风,享受大地和时光,享受成长和梦想。不是神农,却在尝百草,不是大禹,却在修水利;不是爹,遍地都是儿女,不是娘,满山都是子孙;不是树,我们结过果实;不是鱼,我们游过大海。狂欢、自在、率性。除过‘天恩浩荡’,再也找不到一个词能够承载对那片土地的感觉。”他说,“想一次,沉醉一次。那种幸福,出再高的价钱,也买不到了。”


  正是那种没有“文化干扰”的生活,让郭文斌得以走进一种大纯净、大富有、大善良、大审美里。“我的长篇小说《农历》等作品,是这个小村落的功劳,它不是我写的,是这个小村落里的父老乡亲写的,甚至是风写的,鸟写的,花草树木写的。现在回想,那片土地,有一种原始性文学气质,是专为生产诗情而设的。”


  有人问,你是怎么写出来那么温暖、那么安详、那么诗性的文字的?郭文斌说:“那不是我写的,是那个小村庄的日辉月露凝结成的,是那个小村庄像珍珠一样的日子串成的。”


  宁夏基层作家人数众多,这些“草根作家”的创作不仅带着泥土的芬芳,还带着生活的激情和向往。宁夏作协副主席闫宏伟说,宁夏是个小省区,人口数量少,但作家比例较高,基层作家有3000多名、省级会员1093名、国家级会员91名,全国一线作家有20多名,尤其短篇小说创作方面在中国文坛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各级党委对文学高度重视,基层作家、诗人人数众多,西吉县被中国作协中华文学基金会郑重命名为中国第一个“文学之乡”,同心县、固原市原州区被中国作协中国诗歌学会授予“中国诗歌之乡”,银川市西夏区被授予“中国诗词之乡”。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文学是宁夏西吉这块土地上最好的庄稼,西吉是中国文学重要的粮仓。从西吉基层涌现出来的作家石舒清、郭文斌、马金莲、马慧娟等,在宁夏乃至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郭文斌参与文字统筹的《记住乡愁》成为中宣部、央视的品牌节目;马慧娟从移民区红寺堡的一个农民作家,成长为全国人大代表,在家乡努力发挥文艺工作者宣传党的政策、影响身边普通百姓的突出作用。轮椅作家李少军、王雪怡,门板诗人马建国等,也是文学界口口相传的佳话。


  宁夏作家把创作的“根”深深扎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无尽的创作源泉,书写着西北土地上的历史生活和现实行进,关注底层、关注人民,是生活美和人性美的歌唱者。闫宏伟说,我区作家视野是开放的、开阔的,坚守文学阅读和创作所必需的宁静和沉思品质,老老实实地“啃”中外文学大师的经典之作,细心而扎实地揣摩学习,以汲取最完美深厚的文学营养,丰富和开拓自己的艺术思维和心灵,从而写出动人心魄的佳作。


  宁夏“草根”作家,用心书写故乡


  乡土是宁夏“草根”作家的创作源泉。


  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井一窖,涌泉般从他们的笔下流出。从他们带着泥土气息的文字中,能感受到一方水土的阳光与树林,听到那里的乡音,尝得到那里的菜肴;他们的作品渗透着对故土家园的深深依恋,他们在乡愁的牵引下时时“回归”。


  对中卫作家张建忠来说,乡愁是一生的情。这些年,他离开又返回,乡愁如同藤蔓缠绕在豆架上。


  “人生的成熟不是在花季,而是在葱茏或是落叶。人好比一棵树、一片叶子,生命从开始萌发、成长、死亡,都要经过春夏秋冬,经过阳光雨露、和风细雨、风雪交加,完成积累,才能成材。创作,需要丰富的生活经历、厚重的人生故事、深彻的生命感悟。”张建忠说。这些年,他在地市、省、国家级报刊发表新闻、文学作品800多篇,主编《中卫地震志》《1998中卫年鉴》《中卫名胜风光楹联大观》《中卫地方风味美食》等多本书,并担任《红寺堡之光——大势》《春风染绿黄河岸》《塞上明珠》《沙棒棒花》等多部电视专题片的编辑、撰稿和制片工作。


  “人在静下心的时候,特别是在夕阳西下的季节,总会想到这一生走过的路经过的事。”张建忠说,“故乡往事历历在目,难以割舍。见到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总觉得格外亲切。”


  家乡是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地方,也是人们养家糊口、安身立命的地方。这里有着太多的故事和难以忘怀的情结,更有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


  “在中卫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伴随着共和国的艰难步伐而成长,经历艰难困苦、顽强拼搏,见证家乡的日新月异与蒸蒸日上。”张建忠说,回望一甲子,千丝万缕,五味杂陈,百感交集。如何回报这片热土,如何将家乡这些人和事梳理和串联成一串珍珠,并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给家乡和读者,是他心心念念的,他下决心挖掘故乡的文学珍宝。


  “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张建忠写道,说不尽的乡愁传递出个人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眷恋,也表达了一个民族对根脉的深情,它是人们对故乡一生都不曾割舍的筋脉。记住乡愁,就是要记住本源,延续根脉,传承几千年来深藏于我们文化基因中的家风祖训、传统美德和家国情怀。


  在张建忠看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生活的方式也变得愈加文明、愈加现代,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渴盼和对亲情的珍视。比如,春节的家人热闹欢聚,元宵节的社火观灯,清明节的亲人扫墓祭祖,端午节的家焖枣糕和驱邪,中秋节的大锅烙月饼和庆团圆,重阳节的敬老和登高,以及清水河畔枸杞的栽培种植,麦草方格的铁路固沙和荒漠治理,黄河、平原、大漠、香山、古城、水车、羊皮筏子、骆驼等等的特色旅游资源和传统项目,都给中卫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使中卫的文化旅游更加靓丽鲜活。


  “百里同乡风,千里同民俗。”在中卫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既有宏大叙事的共同记忆,更有具体而细微的动人故事。“在民族崛起、国家兴盛发展的今天,讲好家乡故事、讲好黄河故事,继承和弘扬中卫精神,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张建忠说。为留住文脉、记住乡愁、展示未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乡土文化、非物质文化,他在完成《中卫地方风味美食》后,从2015年开始又着手搜集整理和挖掘中卫民俗文化和地方风土人情,利用手头积累的资料,整理和编写《中卫记忆》一书,尽可能地书写乡愁、描绘故乡。


  文学“点亮”平凡的生活


  张燕荣,白天跑车,晚上读书、写作,利用碎片时间自修工商管理课程,取得大专文凭。


  这个温文儒雅的青年女作者, 出生在中卫市沙坡头区永康镇的一个美丽村庄,梦想是当作家。高中快毕业时,父亲病重卧床,张燕荣放弃考学回家。婚后,生儿育女、父母先后离世,她放弃了梦想。“现实粗粝,脚步匆匆,我无暇顾及身边的风景和真实的情感。”她说。独自闯荡,生活的艰辛夹杂着汗水与泪水,很多苦累无从诉说,身心的疲惫也给了她思考的空间。她捡起年少时的梦想,许多个夜晚读书、写作,文字如清泉润泽着坎坷与失落。


  在孤独中成长,在寂寞中吟诗。张燕荣努力用文字寻找一份温暖,一边干好工作,一边潜心创作。“我要努力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用文字点亮生活,把文学之光融入自己的血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努力使自己活成一束光。”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是宁夏众多“草根”作家的心灵能量。用文字点亮生活,在文学之光的引领下,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深刻、美好的东西是共通的。宁夏“草根”作家们在为生活打拼的同时,坚守着对文学创作的追求,用植根于内心的文学信仰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现实中打磨着独特的“创作观”。


  31岁的青年作家陈斌是石嘴山市一中的语文老师。他不断拓展阅读边界,不断思考,不断重新打量那些熟悉的诗人和词句。“中国古典文学是一座富矿,不论从哪个角度深挖都会有所收益。”陈斌说,文字是活的,文字中的那些情感是活的,那些留存于文字中的体温依旧温热。以读者之心测古诗人之心、古文字之心,虽时隔千载,世殊时异,但文脉从未断流,诗韵也从不曾断绝。


  对陈斌来说,如果说阅读是一种原料输入,思考就是原料加工,以文字的形式写出来就是产品输出。“将自己的阅读、思考、写作结合起来,既有益于自己,又有益于教学,何乐而不为呢?”


  (编辑:夏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