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携带“私货”的詹姆斯·伍德

2018-01-22 11:24:54来源:文学报    作者:嵇心

   
批评的力量除了在于挞伐丑恶,也必须体现在放逐陈词滥调,以及对美好事物诗意又清晰的致敬。詹姆斯·伍德从容地做到了这一切。他的批评文集成了这半年我常看的书。《私货》是最近读过的一本。

  《不负责任的自我》《最接近生活的事物》和《小说机杼》几本书的出版,使詹姆斯·伍德成为同时代批评家中的翘楚,继之而来的《私货》则令他稳站高地,他不仅是一个明察秋毫的评判人,更是当代小说的鉴赏家。


  这23篇热烈而光彩闪耀的文评,覆盖了诸如哈代、托尔斯泰、莱蒙托夫、埃德蒙·威尔逊这样的重要作家,在这些篇目里,詹姆斯·伍德为我们描摹出一个现代小说的全景图貌。


  他也将自己对文学规则的百科全书般的深刻理解,举重若轻地和他对当代最重要作家所持有的同样深刻的分析联结在一起:科马克·麦卡锡、伊恩·麦克尤恩、石黑一雄以及V.S.奈保尔。


 1.jpg


  詹姆斯·伍德在评价石黑一雄作品《别让我走》时说:平凡地叙事,极其平常地展开,《别让我走》是这样一本幻想小说,它的幻想元素被压在平庸的土壤里喘不过气,又是那么从容地脚踏实地,这样的效果不仅是让幻想小说显得可信或逼真,而且是造就了真正的入侵幻想小说,一边绽放着它的离奇古怪一边声称它只是寻常。鉴于石黑一雄的小说摆明了是关于克隆,所以实际上这是一本时间点设置于当下的科幻小说,在这种形式下失败几乎是压倒性击败成功的,因此他成功地写下这么一部同时兼具逻辑完善、实验精神和人文触动的作品,几乎是一个奇迹。


  2.jpg


  携带“私货”的詹姆斯·伍德


  文 |嵇心


  批评的力量除了在于挞伐丑恶,也必须体现在放逐陈词滥调,以及对美好事物诗意又清晰的致敬。詹姆斯·伍德从容地做到了这一切。他的批评文集成了这半年我常看的书。《私货》是最近读过的一本。


  《私货》的结构有趣而又富有深意:23篇文章(大多数是小说评论),被两篇特殊的随笔包裹着。它的一头一尾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批评,而是深深浸润于伍德的个人生活经验,对某种经历的回忆与沉思之作。


  前者是对青春期摇滚音乐偶像基斯·穆恩的致敬。穆恩对伍德更多地意味着一种风格,一种他即便无法在音乐里效仿,却可以在其他领域里深受鼓舞和启发的风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且变化万千地表达。


  3.jpg
基斯·穆恩,滚石杂志评选的“最伟大的100位鼓手”第二名


  《私货》的最后一篇文章《给岳父的图书馆打包》会引起许多藏书者的共鸣:死亡的降临,让岳父曾经拥有体温的藏书渐渐冰冷尘封,一座个人的图书大厦就这样一砖一瓦地被抽离,终于崩塌,只剩孤零零的废墟遗址。这是每个爱读书藏书的人最终都得面临的问题:与心爱之书分离,生前可以庇护它们,身后却无能为力。


  一头一尾的两篇文章,并非他最具代表性的文章,却成了最让人动容之作。阅读这两篇文章,可以让我们更深地了解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


  伍德长时间为报纸杂志撰稿,这样的职业生涯,使他的文风与学院派批评家拉开很大距离。在他的笔下,我们极少看到晦涩的概念术语,尤其是缺乏时下通行的借助现当代德国与法国思想进行阐释的做派。他更多回归到将个人传记与文本细读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埃德蒙·威尔逊》是《私货》一书中篇幅最长的文章。给予埃德蒙·威尔逊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记者”以最多篇幅,已十分说明问题:伍德对前辈及伟大的同行者心有戚戚。在这篇精彩的文章里,字里行间亦能映照出伍德个人的志业。


 4.jpg
埃德蒙·威尔逊,代表作品:《到芬兰车站》《三重思想家》


  “评论只有在自身也成为文学的一部分后,才能流传于世。”此语不只是在评价埃德蒙·威尔逊,更是伍德的夫子自况。倘若抽去精妙的文笔,我们大概既不会读威尔逊也不会读伍德,至少不爱读。很多时候,除了敬仰,伍德更是充分明了威尔逊的缺陷,并视其为前车之鉴,处处站在其对立面,在威尔逊失误之处大展拳脚。在他所有的文章里,伍德并不追求完美的概括,而是注重细腻生动地挖掘细节。


  詹姆斯·伍德的笔下常常是妙语连珠,同时还略微有些轻佻促狭,一扫学院批评的刻板陈腐。在某种程度上,詹姆斯·伍德已经接近《私货》一文中所向往的境界:天马行空的书写表达,把更多的细节塞入文字里。


 5.jpg
V.S.奈保尔,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他有时劈头一句,令人猝不及防,在写奈保尔时开篇就说:“一个世人皆知的势利鬼,一个大混蛋,这就是我1994年采访V.S.奈保尔时所想的,而事实也确实和预期相差不远。”而对托尔斯泰看似也颇为不敬:“也许托尔斯泰真的不知道从哪里写起,到哪里结束。”有时,伍德又喜好耸人听闻,沾上某种戏谑的恶趣味,暴露出本色:他长期混在媒体,一不小心就变得油滑。伍德执着地认为“一战时威尔逊在法国医院供职,目睹了私处被芥子气烧伤的伤员,这一战时的经历深深地影响了他,就像现代主义从世界大战的创伤中提取出一些抒情性的词句那样”。这种颇近似发人阴私的文风,显得有些刻薄粗鄙。在此我也不禁刻薄地推断,那么多次提及性,或许伍德本人对此也如痴如醉。谁说这不是詹姆斯·伍德心里深埋心底的“私货”呢!


 6.jpg


  保罗·奥斯特,集小说家、诗人、剧作家、译者、电影导演等多重身份于一身,被视为是美国当代最勇于创新的小说家之一。


  另外某些时刻,辛辣讽刺又十分必要,且极有看头,例如评论保罗·奥斯特时。“在故事的结尾,散落如老鼠屎一般的线索点引导我们走向书里那耗子所钻入的后现代洞穴”,这令人忍俊不禁。伍德痛恨陈词滥调,从不忘记与之开战。他认为,奥斯特描写现实的美国时“语言又生硬地转入陈词滥调的框框里”。相较于纳博科夫等其他作家“在作品中拉进了俗滥修辞,又将它们刺穿”,而保罗·奥斯特这位美国后现代小说家“对于陈词滥调,除了使用,别的什么也没做”。无论是否同意伍德的观点,但你一定会为他的“私货”而顿感妙趣横生。


  (编辑:王怡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