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技术日益革新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解锁了艺术品营销的更多新玩法,面对当下的艺术品市场,艺术品营销人才将迎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文化消费已进入大众消费时代,面对不断涌入的新资本与信息流,这支人才梯队能否抓住核心竞争优势并不断升级智力储备?近日,由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组织实施的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艺术品营销人才创新能力培养”2018年培训班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17个省区市的30名学员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进行了集中而系统的学习。宋宝珍、马盛德、陈履生、孔祥星、叶佩兰等20余位知名学者、专家为学员指点迷津,带来涉及专业理论、政策法规及实操的多门课程。“沉下心来、认真钻研,从原理上把握,在实践中创新,成为艺术品市场亟须的具有专业性、创新性的营销人才。”参训学员、安徽翰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丁中建说。
独具慧眼,不为假象、乱象所惑
5月24日中午十二点半,本应一小时前就结束的课程又“拖堂”了,但原因并不在于老师,而是因为学员们仍在研究老师带去的30面古代铜镜,大家围站在展示桌四周,饶有兴致地观察、交流着。穿越千百年的历史长河,这些实物与学员们成功“握手”,有的虽已锈迹斑斑,仍折射着不朽的艺术魅力与价值。本堂课的主讲人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鉴定专家、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孔祥星,他从铜镜的制作、历史、纹饰、用途、断代以及真伪辨别等方面,给学员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和解答。
课堂上,文物鉴定专家孔祥星带来30面古代铜镜实物,让学员们零距离接触这些珍贵的文物。
“艺术品领域的很多专业术语含义模糊,比如文物上的‘包浆’、书画作品的‘雄浑苍劲’与‘软弱无力’、珠宝玉器雕工线条的精致与粗糙等,在理论学习中这些难以量化的术语让人很难准确把握。”本次培训班参训学员、山东省成美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李涛坦言,通过实物教学,可以在理论教学基础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江南锡器博物馆馆长陈建明以宋人的生活情趣为题,通过文房、文玩、生活器物等20余件宋代实物,耐心细致地为大家分析每一件器物的前世今生。浙江大学副教授黄鼎讲授书画鉴赏及鉴定理论时,将书画真品和赝品同时呈现在学员面前,通过实物对比式教学让每个学员模拟鉴定文物及艺术品的过程,有效提高了辨别真伪的眼力。
“亲手触摸价值连城的器物,才算真正有了与文物级艺术品‘共处’的经历。”本次参训学员、上海文物商店文物经营策划王卓凌告诉记者,多数学员平时少有与重量级艺术品直接接触的机会,一般是通过阅读大量的图文进行信息积累。“只有亲自上过手,才更有发言权,在文物鉴定及营销环节才能做到独具慧眼,不为假象、乱象所惑。”
强化行业规范意识 掌握艺术生产及市场规律
“营销不光靠手段,更要靠眼力、心力和脑力,营销者要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文物投资顾问杨实在培训课上说,“通才是需要的,但术业有专攻,艺术品市场领域广博,得细分领域、细分环节,所以更需要专才。”
在经历了起初的野蛮、无序生长和最近十几年的发展,目前的艺术品市场渐趋理性化、规模化、专业化。学员李涛认为,培育壮大艺术品市场人才队伍之时,应更多考虑艺术品营销领域的复杂性、多样性、特殊性与时代性,从政治意识、法律法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品金融、艺术品鉴赏、艺术品评估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和提升艺术品营销人才的综合实力。
作为此次培训课程的重中之重,坚定文化自信、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艺术品市场相关政策解读、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提升职业能力素养等内容被安排在整套课程计划的前期,旨在为学员的能力培养打好“地基”。
“通过培训,我对艺术品市场的未来发展及当前艺术品市场环境有了更清晰准确的把握,及时调整了自己的艺术观念及作品创作方向,这对我今后的工作实践和个人艺术发展的整体规划都至关重要。”本次参训学员、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张宇辉谈到参训感受时说。
将艺术品承载的文化内涵传播出去
“在中国,很多高净值人群不敢进入艺术品市场,原因是艺术品市场不仅‘水深’,而且‘水浑’。”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黄隽在课上直言中国艺术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她认为,当前艺术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行业规范和人才培养。
此次培训也正是基于目前艺术品营销领域发展存在的瓶颈、困局而设。据介绍,本次培训遵循“紧缺、急需、小批量、高层次”的宗旨,以培养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掌握艺术生产规律、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和较强组织协调能力与创意创新能力的艺术品营销人才为最终目标。“艺术品营销不仅要推介具体的艺术品,更要将艺术品所承载的历史内涵和文化价值传播出去。”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主任李立中说。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