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
9.315亿元,全球最贵中国艺术品的纪录在今年北京保利秋拍中被改写,万众期待的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登上宝座。在这一纪录领衔下,陈逸飞《玉堂春暖》创造了1.495亿元的写实油画作品纪录,唐伯虎、徐渭等创造了个人作品拍卖纪录。
仅从重磅作品成交价格来看,频频释出的亿元天价为今年拍卖季圆满收官。然而纵观整个拍卖市场,古代书画作品行情上升缓慢,瓷器、工艺品等类别缺乏亮点,与火热的近现代书画市场形成鲜明对比。
近现代书画一枝独秀
12月17日晚,北京保利2017年秋拍“仰之弥高—中国古代书画夜场”、“震古烁今——从北宋到当代的中国书画专场”、“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收槌,三个专场实现27.07亿元总成交额,共诞生5件亿元级拍品和15件千万级别拍品。其中,古代书画夜场总成交5.4亿元;震古烁今专场12.73亿元;近现代书画夜场8.94亿元。
震古烁今专场虽然只上拍了7件作品,其中却有2件最终以过亿价格成交,同时该专场作品悉数拍出,斩获白手套。全场的明星拍品当属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现场以4.5亿元起拍,在场内的激烈争夺下,以8.1亿元落槌,加佣金9.315亿元成交,荣登全球最贵中国艺术品宝座。
1989年,中国台湾画商王台庆逐条买下了《山水十二条屏》,之后台湾长流画廊老板黄承志又以百万美元收藏。2015年,这件作品曾被盛传将亮相拍场,但最终并未上拍。当时不少专家给出了《山水十二条屏》远超5亿元,甚至超过10亿元的估价,此次9.315亿元的成交价也算是情理之中。
早在拍卖之前,北京保利拍卖执行董事赵旭就曾对媒体表示,自己希望这套作品能拍出超过1亿美元的价格,也希望通过这套作品,增加世界艺术市场对中国艺术品的关注。从此次拍卖的情况来看,9.315亿元的天价及其引起的轰动效应完全符合赵旭的期望。
“竞买的藏家几乎全是国内藏家。有近十个人办理了竞买该作品的特殊号牌。这些藏家几乎都有自己的民营美术馆。”赵旭说,“中国艺术品市场和西方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在西方,过亿美元的艺术品稀松平常。但是此前在中国,过亿美元的艺术品还没有出现过。我想这件作品能够达成这一目标的原因就在于,这的确是齐白石最难得一见的作品,是齐白石1925年为其救命恩人所作,每幅都有自作诗,而且目前仅存世两套。”
赵旭特别强调,中国拥有广阔的收藏品种类和广阔的藏家市场,这是中国收藏市场的优势,未来拍卖公司还有很大的施展空间。过亿艺术品的最大价值在于,这个消息会不断发酵,中国各个阶层的人都会因此关注中国艺术品市场,进而关注艺术品拍卖。
拿下8.94亿的近现代书画夜场诞生了2件亿元级拍品,另有7件千万级别拍品。其中,吴昌硕《花卉十二屏》以2.093亿元成交,创个人拍卖最高纪录,夺得该场桂冠。李可染《韶山革命圣地毛主席旧居》1.7825亿元成交,位居全场第二。封面拍品傅抱石《兰亭雅集图》7245万元成交,位居第三。
另一边,中国嘉德经历了历史上最长的一次夜场拍卖。从12月18日的晚上5点持续至19日凌晨1点30分,将近8小时的“大观——四海崇誉之夜”三个专场实现16.0325亿元总成交额,4件拍品超过亿元成交,29件拍品千万元以上价格成交。
其中陈逸飞的《玉堂春暖》以1.495亿元的成交价打破了写实油画作品纪录。这件作品完成于1993年,并于同年在香港拍场成交。此作高169.5厘米,宽243.5厘米,是当时陈逸飞拍卖作品中尺幅最大的一件,以近200万港币的价格取得当时中国艺术家油画拍价的最高纪录。此次被著名藏家刘益谦竞得,回到上海的龙美术馆,也可谓是荣归故里。
无论在北京保利还是中国嘉德,近现代书画都以高成交率和高成交价证明了这一门类是目前中国拍卖市场当之无愧的“王者”。
古代书画需市场培养
北京保利古代书画夜场中,赵孟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咨询价形式上拍,现场以1.2亿元起拍,最终以1.66亿元落槌,加佣金1.909亿元成交,由甘肃天庆博物馆竞得。这件赵孟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唯一一件在市场上可流通的赵孟頫心经书法作品,这个价格也创下了北京保利本季中国古代书画拍卖的最高价纪录。
尽管拍得如此高价,市场人士仍认为这个价格是“捡了漏”,北京保利拍卖副总经理李雪松在拍卖后接受采访时表示,赵孟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价格应该远远超过1.909亿元的成交价,古代书画尚需要市场培养。
中国嘉德“大观之夜”上,唯一一件可在市场上流通的《石渠宝笈》著录的徐渭作品《写生卷》,以1.105亿元落槌,加佣金以1.27亿元成交,这一价格也创下了徐渭的最高价纪录,同时也是徐渭首件超过亿元成交的作品。沈周《送吴文定行图并题卷》以1.4835亿元成交,创个人拍卖最高价纪录。
中国嘉德副总裁兼中国书画业务总负责人郭彤表示此次夜场古画成交出乎意料,并对“大观之夜”的成绩表示满意。“三十件古画都是我们精心挑选的,经过我们的研究和消化,今晚夜场所取得的成绩是市场认可的体现。此次是我们古代书画板块这些年来取得的最好成绩。大家对市场越来越客观,甄选冷静严格,真实的市场才会走得更远。”
不过也有藏家认为,在此轮秋拍中,古代书画的“升值能力”弱于近现代书画。沈周《送吴文定行图并题卷》曾于2012年出现在香港拍卖市场上,当时估价60万港元至80万港元,最终的成交价为3706万港元,涨幅巨大。而其在此次秋拍中尽管成交价破亿,涨幅却不如从前,有藏家在拍卖之后感叹,这个价格对于沈周作品来说“还是太便宜了”。
民营美术馆专注“掐尖”
虽然在今年秋拍中,亿元天价拍品出现的数量超过了以往,但是许多不属于亿元或千万元级别的拍品却惨遭流拍。同时,有些作品虽然高价成交,但相比上一次出现在拍卖市场上, 成交价并没有大幅上涨,甚至是下跌的。此外,瓷器、工艺品表现较为一般,除清康熙·御制黄花梨鸾凤牡丹纹大顶箱柜以9890万元成交,创下家具拍卖的新纪录外,整体亮点较少。
艺术评论人范昕认为,造成这一市场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现在艺术品拍卖的天价基本上都是由民营美术馆创造的,这些机构通过高价展品来证明自身价值,并作为吸引参观人次的保证。但这恰恰也造成了市场两极分化日益严重。艺术品升值效应的减少,让普通投资者持续观望。而天价艺术品毕竟只是少数,从整个拍卖市场的情况来看,豪资争掐拍场“尖货”的情况比比皆是。但如果这件拍品名花有主之后,拥有雄厚资金的藏家并不会将钱投向其他的普通艺术品。
顶尖艺术品固然可以成为民营美术馆里的镇馆之宝,但民营美术馆不能仅仅只有镇馆之宝,更需要有系统的收藏。只有夯实艺术品收藏的基底,才能带动整个艺术品市场全面健康发展。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