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壁观图,右壁观史;有酒学仙,无酒学佛。”南京傅厚岗高坡之上的傅抱石故居,客厅悬挂着这样一副对联。
傅抱石 云中君和大司命 114×315cm 设色纸本 1954年
去年北京保利春拍“近现代书画夜场”,傅抱石巨制《云中君和大司命》以1.6亿元起拍,经超过6分钟的竞价,由场外买家通过电话竞得,最终以2亿元人民币落槌,按照15%的佣金计算,最终成交价为2.3亿人民币,创2016年度中国近现代书画全球拍卖纪录,同时追平2011年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册页》(八开)在北京翰海创造的2.3亿元拍卖纪录。
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 1959年作 人民大会堂藏
傅抱石是20世纪中国画巨匠,与齐白石并誉为当时画坛“南北二石”,人民大会堂陈列的《江山如此多娇》便是出自傅抱石笔下。绘于1954年的《云中君和大司命》为横向构图,长3.15米,宽1.14米,创作于1954年。这幅画作是傅抱石根据郭沫若《屈原赋今译》的内容,以屈原《九歌》中云中君与大司命两位神话人物为题的创作,它不仅是傅抱石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人物画,更在近代美术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傅抱石
傅抱石与罗时慧于南昌
1904年10月5日,傅抱石出生于江西南昌一个修伞匠家庭,祖籍江西新余北岗乡樟塘村,父傅聚和是一位修伞匠,1911年入私塾,两年后因家庭窘迫,被迫退学。幸运的是,其家“傅得泰”修伞铺左侧是刻字铺,右侧是裱画店,这使傅抱石从小得以徜徉其间,耳濡目染,自然对绘画和篆刻发生了兴趣,秉性聪慧的他,七八岁时就从刻字铺师傅那里学会了刻字,时间稍长便心摹手追,开始了最初的艺术涉猎。这期间,傅抱石曾一度在瓷器店当学徒。后来,因裱画师傅和省立师范附小老师之间的关系,后者为他争取到了一个免费入学的资格,使13岁的傅抱石成了附小四年级的学生。17岁,他考入南昌一师美术系,毕业后以考试成绩第一受聘留校当老师。
傅抱石与徐悲鸿等在南昌
傅抱石不仅仅是大画家,同时也是绘画理论家。他21岁就完成第一部著作《国画源流述概》,25岁完成第一部美术史专著《中国绘画变迁史纲》。26岁时,时任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主任的徐悲鸿到南昌,傅抱石带着自己的作品前去拜访。3年后,在徐悲鸿的鼎力推荐下,傅抱石被选为江西省公费留学生派往日本,就读于东京帝国美术学校,师从金原省吾学习美术史和美术理论,师从山口蓬春学习日本绘画,师从清水多嘉士学习雕塑,并在日本认识了郭沫若。
傅抱石和郭沫若
1935年,傅抱石学成归国,经徐悲鸿推荐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这也是他译、著颇丰的一年——2月翻译金原省吾的《唐宋之绘画》出版,5月翻译梅泽和轩的《王摩诘》出版;8月又出版了他的著作《中国绘画理论》。此后12年,他出版了《基本图案学》《中国美术年表》《基本工艺图案法》《石涛上人年谱》等重要理论著作,在中国美术史研究领域开疆辟土。他在艺术理论上始终推崇清初大画家石涛的观点,折服于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搜尽奇峰打草稿”等论断。正如他自己所说:“余于石涛上人妙谛,可谓癖嗜甚深,无能自已”。
傅抱石赴日本留学前在南京玄武
在日本留学时,傅抱石专门拜访了因“四一二”政变而流亡日本的郭沫若,彼此建立了亦师亦友的深厚友谊。早在任职一师附小的时候,傅抱石就就聆听过郭沫若的报告,印象深刻。傅抱石在史论研究中经常向郭沫若请教,在绘画创作上也不时得到郭沫若的批评,而郭沫若也在这种交往中不断地发现傅抱石的艺术天分和才华,每见傅抱石的得意之作都为之题咏,并为傅抱石在日本的首次画展题写了展名,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可以说郭沫若广博的学识和在日本的影响,为傅抱石在日本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傅抱石的日本老师金原省吾夫妇
这种亦师亦友的深厚友情又一直延续到抗战,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傅抱石的个人画集《傅抱石画集》出版,郭沫若为之作序,并在序中提出了“我国绘画,南北有二石。北石即齐白石,南石即傅抱石”。郭沫若还手书“南石斋”赠予傅抱石。而这本画集的出版,也使傅抱石在中国画坛上奠定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地位。
傅抱石全家在重庆金刚坡下“山斋”合影
傅抱石把他在艺术理论研究的要旨引为其艺术实践的指针。刚从日本回国时,他的个人绘画风格尚未建立,但已可以清晰地看出他的画风深受石涛等画家的影响。抗战后,傅抱石辗转于安徽、湖北,1939年抵达重庆。那里的雄山秀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这一时期的山水画是他注入情感最多的。他把西方绘画的技法巧妙地融入中国山水画中,一方面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体意识,坚持传统文人画的创作理念;另一方面又痛陈传统文人画“流派化”导致的形式僵化,借助日本绘画、水彩和素描的技法,突破性地探索出一条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路径。
潇潇暮雨 1945年
丽人行 1944年
傅抱石“金刚坡时期”的作品,分人物和山水两部分。人物画主要表现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故事,如屈原、苏武等,表达了他在特定时期内对爱国文人的一种敬意。他还以古代优秀诗篇为创作的题材,如《琵琶行》、《丽人行》、《湘夫人》等。这类作品成为傅抱石人物画成就的一个标志,同时还因为傅抱石不断地将这类题材作各种形式的表现,使这类作品的创作成为具有他个人符号性质的题材。
竹林七贤
与人物画相比,傅抱石的山水画取材大都来自于现实生活。抗战以来,傅抱石在不断的迁徙中目睹了山川之美,而在重庆中大任教时每周又要步行至中大任课,来往六十多华里,一路“好景说不尽”,“一草一木、一丘一壑,随处都是画人的粉本。烟笼雾锁,苍茫雄奇,这境界是沉湎于东南的人胸中所没有所不敢有的”。所以,表现金刚坡下、成渝道上的眼前即景,反映巴山夜雨的情景意趣,成了傅抱石这一时期山水画创作的主题。他的画法也一变传统的各种皴法,用散锋乱笔表现山石的结构,形成了独特的“抱石皴”,成为其“打破笔墨约束的第一法门”。
草堂图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傅抱石全家离开重庆迁到南京。在南京,傅抱石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后的近20年。傅抱石在政治时势和思想改造的影响下,逐渐修正了自己既有的观念和手法,展开了自己的中国画变革,探索自己的中国画新形式。
创作中的傅抱石
傅抱石的山水画创作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未入蜀前,是认识古人、临仿古人的阶段。第二阶段为入蜀后,即1939年-1949年,客居重庆金刚坡时期。他将皴擦与渲染结合起来,使水、墨、彩在快速的用笔驾驭下有机地融为一体。在皴法上,他以独创的“抱石皴”把勾斫和皴法糅为一体,喜用长锋笔,笔头、笔锋、笔根并用,结合山形和山脉的分坡走向,自由挥洒,形成许多飞白,取得特殊的艺术效果。第三阶段是1949年-1965年去世,是傅抱石山水画技艺的再次变化、成熟完善的阶段。 傅抱石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绘画大师。他博采众长,学贯古今,既师古人亦师造化,既富于“史癖”,又乐于“笔耕”(即写理论著述和绘制画作),厚积薄发而创造颇负盛名的“抱石皴”。其笔法,是以老辣中见潇洒,飘逸中寓深沉。
傅抱石的山水源于长期对真山真水的体察,他的画意蕴深邃,章法新颖,善用浓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一体,达到翁郁淋漓,气势磅礴的效果。在传统技法基础上,推陈出新,独树一帜,对解放后的山水画,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其人物画,线条劲健,深得传神之妙。傅抱石在艺术上崇尚革新,他的艺术创作以山水画成就最大。
在日本期间研究日本绘画,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融会日本画技法,受蜀中山水气象磅礴的启发,进行艺术变革,以皮纸破笔绘山水,创独特皴法——抱石皴。他的人物画受顾恺之,陈老莲的影响较大,但又能蜕变运用,自成一格。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大多以古代文学名著为创作题材,用笔洗练,注重气韵,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效果。人物以形求神,刻意表现人物的内在气质,虽乱头粗服,却矜持恬静。傅抱石先生人物画的线条极为凝练,勾勒中强调速度、压力和面积三要素的变化,不同于传统沿袭画谱的画法。他还把山水画的技法融合到自己的人物画之中,一改清代以来的人物画画风,显示出独特的个性。
观瀑图
傅抱石1954年3月创作的《湘夫人》(郭沫若纪念馆藏)
将诗词的意境移入画面,是自宋代以来山水画家所喜为的创作路线。傅抱石认为,使名诗形象化,是非常有兴味的工作。因此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特别是居住在重庆金刚坡期间,傅氏创作了大量诗意画。解放以后,为了适应新的政治形势,傅抱石开始尝试把领袖毛泽东的诗词内容移入画面,有意识地将毛泽东诗意纳入创作主题。毛泽东诗词豪迈开阔的意境,积极昂扬的情绪,也使得傅抱石画风有了明显转变,从解放前的清冷超逸、潇洒出尘的出世情绪转变为表现生活实景、关心现实社会的入世情结。
虎踞龙盘今胜昔 1964年作
傅抱石《送瘟神之二》诗意 1958年作
傅抱石《卜算子·咏梅》词意 1964年作
晚年的傅抱石自觉适应时代潮流,大胆革新,强化写生,强调从生活中汲取艺术养分,完成了绘画思想的转变和风格样式的革新,以卓越的成绩令人瞩目。诸如1960年两万三千里长途写生、1961年东北写生等写生绘画方式,成了他晚年八年生命历程里的主要创作状态,也成为了他晚年绘画的最为重要的特色。
1962年年底傅抱石与何香凝、潘天寿在杭州合作国画以迎新年
60年代初全家福。前排左起:罗时慧、傅益玉、傅抱石、傅益珊。后排左起:傅益璇、傅小石、傅二石、傅益瑶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