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光庆 《真相》(装置)
近年来,美术馆、博物馆、画廊、艺博会等举办的书画艺术展此起彼伏,让人有些目不暇接。毋庸置疑,各色展览“大爆炸”的原动力是给力的艺术品市场。然而,有批评家日前却提出雷人观点——“艺术市场是艺术展览的天敌”,而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知名专家,他们一致表示这一说法虽然有些犀利,但的的确确是实话实说……
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批评家 鲁虹——
运作机制:
市场次序混乱
干扰不断
在国内各种艺术保障机制尚未真正建立、健全的情况下,我在很大程度上赞同“艺术市场是艺术展览的天敌”这一说法,是因为其有一定的针对性,并非全面否定艺术市场的作用。
市场毕竟是一把双刃剑。目前国内艺术运作机制还不是十分健全,难免会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如我们做“西云东语:中国当代艺术研究展”时,本意是想呈现中国当代艺术这二十年来的发展状况,但实际操作起来,发现难度太大了。由于艺术家参展的机会很多,加上还有市场的干扰,所以今天已经不可能出现每位优秀艺术家都能拿出自己的精品来参加一个展览的情况了,特别是有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已经出售,且散布到世界各地,除非有高额保费,否则藏家根本不肯出借。再如这次湖北美术馆做“美术文献”展,光借一件作品就花了27万元的投保费。可见,在当下要做一个好的展览,得有多大的财力支撑才行。而1993年德国策展人戴汉志等在中国挑了一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到德国做了一个“中国前卫艺术展”,由于当时参展的机会还很少,更没有市场的干扰,结果每位艺术家都拿出了自己的代表作,因此,该展览确实反映了那十年的成就。
在国内,艺术市场对艺术展览的干扰之所以这么凸显,在于我反复说起的前提——国内还没建立起良好的艺术运作机制。像欧美等发达国家,从一级市场画廊、二级市场拍卖行到公共美术馆,都已进入良性的循环,而且政府及艺术基金会对学术研究或优秀展览的支持都很到位,正如大家知道的那样,他们美术馆的实力一般都比较雄厚,学术做得也很到位,所以办展览、做收藏,能够对市场起到指导性作用,即只要美术馆对一个艺术家进行了定位,就会给市场带来影响。而中国的美术馆在这方面目前很难发挥同等效用,因为政府投入少,又缺乏艺术基金会方面的支持,美术馆的收藏费与办展费都极其有限,根本不可能对市场起到引导作用。
艺术家、策展人 梁克刚——
艺术家:追逐名利误导了观众
就欧美而言,艺术市场对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只是当下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还不够规范,群众的审美教育水平又比较低,因此一些投机资本得以操纵艺术市场,做一些趣味比较低、学术性比较差的商业性展览,而一些追名逐利的艺术家也被金钱征服了。
市场对艺术家参展的影响,还是要看艺术家本人。如果他的原则性比较强,对艺术的理解比较深入,可能会克制自己,跟诸如此类的商业性展览拉开距离。但如果艺术家更愿意追逐名利,那他可能就会向商业性展览投怀送抱。不过,无论在多么混乱的市场环境中,也依然有一批坚守自己理想的艺术家,不为金钱所动。而本来应该在艺术界树立起好标准、大声疾呼给公众以正面引导的批评家,有些人为了出场费或者获得机构的回报,也无节操地为商业资本站台,加剧误导观众。这样一来,观众如何辨别展览的品质就成了一件比较麻烦的事了,因为中国的审美教育普遍比较落后,观众的判别能力太差,很容易就被误导、被忽悠。因此,在今天的状况下,艺术领域与其他任何领域一样,信专家不如靠自己。观众如果想要进入艺术领域,还是应该多学习,多了解艺术史,建立起自己的审美知识储备。大家出国旅游也不要光走景点,尽量多去美术馆、画廊学习,逐渐建立起自己的辨别能力和艺术素养。[NextPage]
艺术批评家、策展人 徐子林——
策展人:要赞助不要展览品质
艺术展览和艺术市场不是绝对矛盾的,通常是融为一体。但中国的艺术展览受到艺术市场干扰的现象确实存在,展览的形成机制还没有产生,一些拍卖公司所办的展览有悖于文化发展……这种种情况随处可见、俯首可拾。
今天,国内的艺术展览,从数量上讲已经比较可观。但一个展览为什么会出现?策展人常常没有任何学术上的依据,靠的仅仅是机会主义。谁找到了一笔赞助资金,谁就可以启动一个展览,可能他之前并没有任何策展经验,拉几个朋友就披挂上阵了。因此,很多展览并没有形成良性循环,展览的品质也就难以保证。在西方,虽然大部分策展人没有能力操作经费,但只要他能有一个很好的课题,就可以直接向基金会等艺术支持机构提出申请,获得拨款,这样做出来的展览会纯粹很多。
另一方面,现在不少拍卖公司为了短期的商业利益,包装、策划出诸多所谓的文化概念,误导了大众对文化的理解,也让一些不了解艺术史的藏家花高价买入艺术品,这种情况的确对艺术造成了伤害。如果单纯从艺术市场角度看,其介入使得整个社会的展览丰富了、多元了,变成了一种常态,其实是好事情。只是艺术家表面上看起来参展的机会比过去多了,但要像上世纪90年代一样,通过参加一两个重要展览就能够从行业中脱颖而出,现在是太难了。今天是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一个艺术家仅仅参加一两个展览,对提高知名度无济于事。因此,艺术家可能也亟需更好的展览。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一名负责任的策展人理应深入思考一个展览的意义在哪里,值不值得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做。展览其实应该是有门槛的,既需要资金成本,也需要有运作能力的团队。虽然投保费是业内人士的口头禅,但这方面业务在国内其实还没有真正展开。一件价值上千万元的作品,藏家愿意借给你,也就展出了,不愿意出借,你就是想通过投保方式说服对方,又上哪里去找保险公司投保呢?这当中,还涉及一个信任度问题。如果策展方是专业的团队,藏家不必担心作品被损坏,或者有借无还,其实借展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如果藏家提出很多要求,本身就说明他对策展方不够信任,或者对其能力并不确定。
画家、艺术评论家 梁江——
应对策略:
只有诚信才能
制止艺术堕落
艺术既有精神属性、意识形态属性,也有市场属性。艺术家虽然不能为了市场去创作,但一个健康的市场可以为艺术展览提供一片新的天地,让艺术走进千家万户。因此说“艺术市场是艺术展览的天敌”,其实主要是表明了我们当下的艺术市场还不够规范,虽然有点激愤,但可以理解。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的艺术展览跟市场无关,美术馆、博物馆将优秀的作品陈列出来,主要是展示、呈现学术成果,让公众获得精神上的审美享受。没有利益的黑洞,展览自然有质量保证,问题比较少,但也有传播上的局限性。一旦艺术展览与良性的市场相结合,就会使艺术的受众面大大扩展,传播得更久远。市场的需求反馈给了艺术家,对艺术家的积极性无疑也是一种驱动力。同时,美术机构还可以开发相关的衍生品,让更多人获得艺术熏陶。像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等国外知名美术馆,在艺术衍生品的开发方面就做得风生水起。而国内现在的艺术市场,还处于极不规范的状态,很多商业性展览都变成了市场炒作,一味地吹捧、忽悠,不但不能提高公众的审美水平,还会影响艺术的健康发展。
人文精神的失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希望若干年后,艺术市场的规矩能够慢慢建立起来,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诚信体系。只有这样,艺术市场才能展现其正能量的属性,商业性展览才不会变成一种导致艺术堕落的纯粹市场炒作。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