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没有在中国的艺术市场中、特别是华南市场占太大的份额。但是作为艺术品机构不能看今年的市场,要有更长远的看法。”
巴塞尔进入香港,对于中国的艺术市场有颇大的推动作用,珠三角的艺术爱好者们尤为受益。为了适应亚洲市场,香港巴塞尔做出了有效的调整,这一次是第二届,在第一层展出当代最新的艺术作品,更适合艺术家的参观;第二层的作品“主攻”收藏者、买家。
对于观众来说,受益的不仅仅是能前去观看、体验,而是去感受一种未来人性的艺术方向,寻找喜欢的有价值的作品。即使是已经能够在自己的语言体系中获得一定成就的艺术家也会受到冲击,而这种冲击是广州现有的学院、市场所不能带来的。
巴塞尔,这个世界上最权威的艺术品博览会要求艺术家在精神价值、生活理念、观念上的创造,并要求他们展现科技带来的创造。
在展会上,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充分利用新材料和光线来创作一些我们根本看不懂制作方法的艺术作品。事实上,在欧美很多国家,架上绘画已经不是主流,世界的艺术已经进入新材料、观念、影响为核心的创新阶段。
当代艺术是艺术和市场的未来,这个已经毋庸置疑。对收藏者来说,这些艺术品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冲击,但他们不一定能马上接受,新的观念能让他们起码对架上绘画有新的认识,他们在选择艺术品上能有更宽泛的标准。
我们必须承认,当代艺术并没有在中国的艺术市场中特别是华南市场占太大的份额。但是作为艺术品机构不能看今年的市场,要有更长远的看法。今年秋拍我们就将推出20%的观念上的当代艺术作品,包括装置、影像等,另外80%是观念的绘画。
有人问我,观念的当代艺术作品在中国能卖得动吗?他们质疑当时徐冰的《天书》是一次失败的拍卖,装置艺术没有市场前景。我想说的是,装置艺术的买家中不少是艺术家。他们有的已经在架上绘画上有很大的成就,无法改到装置艺术的路子上去,但这并不等于他们不接受装置艺术。当然他们不会买太高价的艺术品,不会为了名气、头衔、社会地位买艺术品。
所以,当外行人质疑市场炒作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自己是否真的了解这个圈子?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