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北京保利隶属于保利文化一样,新成立的嘉德拍卖和嘉德投资也隶属于嘉德文化集团。至此,内地拍卖市场的两位执牛耳者一位已经成功上市,另一位似乎蠢蠢欲动。
值得玩味的是,国际上,苏富比早在1998年就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巿,而与它较量了200多年的另一大拍卖业巨头佳士得却至今对上市意兴阑珊。虽然嘉德拍卖未必像佳士得那样对上市兴致索然,但眼下中国拍卖行的格局和国际上似乎很相像:两位执牛耳者,一位上市,一位没有。
那么,上市对拍卖行真的是件好事吗?如果是,为何佳士得迟迟没有行动?如果不是,为何苏富比早就登船上岸?事情只怕没有那么简单。
先来说个段子,前段时间票房大卖的《中国合伙人》里黄晓明饰演的成东青可谓深入人心,在剧中他与兄弟的感情变化围绕“是否要把公司上市”而大起大落。虽然最终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最终在美国成功上市。但上市这件事情为何能引发如此大的分歧?上市的利、弊相较令人难以取舍,怕是主要问题。
上市是件名利双收的好事
“显而易见,上市后拍卖行的融资渠道大大拓宽,大量的社会资金直接转化为资本,有钱好办事啊。这是上市融资的第一个好处,也是最大的好处。充裕的资金让企业不再担心资金短缺的情况,一般这时企业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创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蔺道军认为,一般而言,融资上市对企业是名利双收。
“企业上市即成为公众公司,受监管。这一方面促使企业自身脱胎换骨,改进企业的经营机制,剔除一些暗箱操作的违法行为,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企业;另一方面,因其财务情况的公开披露,会让人们更加信任上市企业,上市后公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一般都会大幅提高,更容易被国内和国际市场所认可和接受。上市后,企业在商战中有了更充足的粮草,骨干员工可以分到股权。这对于吸引和留住人才非常有利,再者上市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广告,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所以一般情况下,几乎所有的国内企业都会希望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上市。”蔺道军称。具体到拍卖行业,蔺道军认为文化产业具有特殊性,还需谨慎分析。
“上市后,假拍、做局等之前困扰拍卖公司的问题将大大改善。一方面,拍卖公司自身为其股价着想,不会冒险。而公众出于对上市公司的信任,也会更加信任拍卖公司。但所有的事情都是各有利弊。”
蔺道军指出:“引入资本的同时意味着你要分红给别人;财务数据和报表的对外披露,虽然增加了公信力,但是也加大了企业赢利点等商业秘密暴露的可能性;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向以前那样随心所欲,准备一系列文件进行信息披露后才能行动,决策变得不灵活,这对于企业是个很大的束缚,会让管理层很棘手;而且上市公司经常接受道德审判,会付出很多公益、环保成本。比如雀巢当时为了保护热带雨林和巴西咖啡农的利益,被迫加入一个叫fair trade的自律组织,提高了采购成本和公益费用。而且,因为股票在二级市场自由交易了,为了防止被收购采取的各种措施可能会造成股权稀释或人员成本上升,企业有被收购的风险。”
“两害相权取其轻。资本的进入对于企业应该说是利大于弊的。”蔺道军强调。
上市给拍卖行带来的弊端
与蔺道军不同,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认为:上市对拍卖公司没有多大的意义。
“第一,拍卖行是人力主导型,不是资金主导型。上市募资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是其他行业,资金的扩大,可以买楼、买地、买设备,进一步扩大生产。但是拍卖行业的盈利是佣金收入。它没有生产资料需要资金购入,以便进行再生产。所以再多的钱对它而言有何意义呢?”
“第二,上市要求业绩稳定,能看到一个未来稳定的增长值。但是拍卖公司根据每场的拍品不同,成交额也不同。稳定性很差。”“第三,上市要求透明度高,公司高管的收入都要在报表里体现,违规操作就叫停,拍卖公司能否适应这种透明度,我觉得存疑。”
季涛认为,拍卖公司上市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次保利上市也不是保利拍卖上市,而是保利文化集团上市,拍卖公司套在里面一起打包而已。而且,上市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其他业务,如保利影院等。”[NextPage]
“文化集团的上市可以促成产业链的完善。比如之前私人洽购、融资、投资等行为拍卖公司不便于做,就可以让集团下的其他文化公司来做。充裕的资金对于收藏投资艺术品是有好处的。”季涛强调。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甘学军认为,上市对于拍卖公司是件好事。“上市是公司发展的一个选择,根据自身情况的股东结构、资本结构、资金结构等情况会有不同的选择。但总体而言,上市后会更加规范化和透明化。”
“当然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上市就一定比不上市好。我认为单纯为了拍卖业务是不需要上市的,但是对于拍卖相关的产业链服务,上市就意义非凡了。苏富比上市,也是因为它是一个综合体。”甘学军说。
蔺道军则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利益输送的问题:“上市是一种趋势,公司上市融资分两种情况:1、为了扩大公司 ;2、不为了扩大公司。第一种很好理解,融资后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本,在市场上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生产资料的扩大使得生产成本降低,在竞争中居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为以后的发展做准备。 如果不为了扩大公司,那它的目的一般就是利益输送。 这并不是正常的市场行为,但在艺术行业还是需要警惕。比如说,一件价值100万的作品,收藏机构却估出一亿的市值进行购买,这就是很明显的利益输送。但在艺术品行业,因为鉴定难、估价难的问题很难被发现和追究。”
不缺钱还需要上市吗?
上市之后,最大的变化就是有钱了,“有钱好办事”的特点大家都知道。但是,类似拍卖行这种中介机构,他所赚取的是佣金,公司发展并不需要资金的情况下,还需要上市吗?
在记者的采访中,有人认为不需要,并套用”老干妈“陶华碧的话:上市就是骗股民的钱。也有人认为,在中国国情下,上市有时候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之一便是找寻安全感。
以下文字节选自《海底捞你学不会》一书,从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的一段对话中我们也许可以对上市的动机有更多的了解:有一次我同张勇讨论上市问题,我问他:“海底捞既然不缺钱,为什么还要上市?”
张勇说:“上市可以促进公司正规化。”
“这一定是想帮你上市的财务顾问说的吧?”我反问他,“公司真要正规化,不一定非要上市。我知道餐饮生意现金收入多,因此餐饮行业瞒税很普遍。可是如果你不想瞒税,不需要用上市来逼自己呀。这等于一个人为了不犯罪,非要住进监狱里一样。”张勇说了实话,他总有一种无形的恐惧。
其实,当海底捞开始走向全国时,张勇的焦虑感就越来越强烈。他心底更深的焦虑来自非商业因素,“我们海底捞是一个平民公司,没有任何根基,没有任何背景;现在做这么大,而且会越来越大。生意越大,麻烦越多;如果我们是上市公司,碰到惹不起的人和麻烦,可能就多一层保护,至少上市公司的地位和社会股东也会帮帮我们。”
上市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获得资金,但不缺钱的时候,为了更好地发展,上市成为了利益捆绑的一种手段。此外,上市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拍二代”不愿接手老爹创下的拍卖行时,怎么办?
上市也许解决了“拍卖行继任者”的问题
这是一个听来的故事:“一家台湾公司,创始人60多岁了,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不肯接班。老爷子眼看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无人继承很是苦闷。不得已,想找一家更大的企业来收购。可是,公司如果被收购了,为他工作几十年的老员工也许会被裁员或辞退。老爷子很是不忍,于是想把公司上市,找职业经理人接手,然后他自己再慢慢淡出管理层。”
眼下,内地的拍卖公司很多都是依靠拍卖行老总的个人能力和资源,一旦老总退休或换人,拍卖行立刻倒闭。
对比苏富比、佳士得,人们也许并不了解它们现任的老总是谁,但是他们了解苏富比、佳士得。反观国内:人们选择拍卖行,更多的原因是看重他们的掌舵人,这种“毛式企业”的管理有个最大的弊端就是:打下的江山,谁来守?
上市往往被视为公司成功的标志之一,但在国内的拍卖行业,也许它是促进拍卖市场国际化、规范化的一剂良药。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