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梵志作品
近几天,本城微信圈的热门话题跟艺术有关,一江之隔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频繁地刷屏,各色人等的私人巴塞尔体验和观感都很容易引发圈中人的跟帖和热评。尤其是北京元典美术馆馆长梁克刚作为圈内人,吐槽本届巴塞尔艺术展的三个连续点评热帖,更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推到风口浪尖上,让无数没到现场的看客也多了参评的机会。巴塞尔在带来了许多难得一见的名家名作的同时,也把大众的审美能力放到了考量的天平上。
245间顶级艺廊参与
第二届香港巴赛尔艺术展于5月14日-18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5天,6.5万名来宾,来自39个国家及地区的245间顶级艺廊,其中超过一半参展艺廊在亚洲及亚太地区拥有展览空间,在香港拥有展览空间的艺廊就有24间。从专业角度来看,2014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比去年第一届凝聚起更多的人气,覆盖了更广的地区,今年巴塞尔将艺术氛围拓展至会场外,邀请德国艺术家创作大型户外艺术,一系列灯光错落有致地投射在楼高490米的环球贸易广场外墙,让香港最高建筑晚间化作一座灯塔。大赛甚至举办了观影这样更“普罗”的活动来拉近艺术和观众之间的距离。香港各家画廊和文化机构更是借巴塞尔艺展的东风同步举办了超过150场文化活动。
巴塞尔艺术展总监Marc Spiedler说,香港展促成东西方艺术家、艺廊之间的对话。西方画廊非常希望吸引中国藏家,而中国画廊则希望带着国内的艺术家到国外试水。
有评论家认为,香港巴塞尔艺术展让国外画廊进入中国香港和内地,极大地影响了整个艺术领域的专业化进程,中国艺术家、收藏家和画廊正在甄选与学习西方艺术圈的游戏规则。
天才与疯子不过一步之遥
有人看出了艺术和市场之间的距离。有人却感叹天才和疯子距离只不过一步之遥。
记者采访了雕塑家瞿广慈,曾获2011年度“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奖的青年油画家李松松,还有资深观众、中国杯帆船赛创始人之一兼首席运营官晓昱,从不同的角度来观照巴塞尔艺术展的各个侧面。
瞿广慈认为,“惊喜感没有以前强了!”瞿广慈说,香港巴塞尔两届他都看过,比以前他看的瑞士巴塞尔展还是有点儿差别,但是比起以前的香港博览会和上海博览会,那是强太多了,国际大画廊进来了。刚开始不管艺术家还是藏家,对国际大画廊还是挺有神秘色彩的,其实随着艺术家和藏家的口味越来越高,在香港巴塞尔,惊喜感觉没有以前强了。
过去中国当代艺术非常红火的时候,国际大画廊倒没有真正对中国的艺术家和市场关注过,可现在,很不一样了,特别是成熟的艺术家会一起沟通,年轻的艺术家也会去香港巴塞尔试试市场。
一些国际性画廊在香港设立分舵,平时这些画廊每次去人特别少,但是巴塞尔期间,人多得不得了。能看得出巴塞尔对画廊在当地和亚洲的影响越来越大。巴塞尔来了之后,一些藏家、艺术家、老板会顺道造访内地,上海有些美术展的开幕来了很多人,前两天北京的一个画展也有许多业内人士参与。瞿广慈觉得,艺术这几年很火,北京画廊卖得不错,莫奈展在上海听说门票就卖了2000万元,以前是想象不到的,中国人对艺术的关注度呈几何级增长。国际大品牌的跨界活动对艺术的推广有帮助,包括媒体对艺术的关注,现在真正是艺术的好时代来了。它不像是2007、2008年,所有人都拿钱进来投资艺术,其实是一种短期的投机行为。现在很多民众觉得家里墙上要挂一幅艺术品,这也是一个趋势。
国内这几年艺术市场的推动跟艺术衍生品有很大关系,艺术衍生品使得很多原来觉得很多高高在上,高不可及的艺术,变得很容易亲近。瞿广慈认为,“全球化更促进了货币流通和价值流通,中西方彼此价值的对立没那么强,没那么严重了。艺术像音乐一样,没有语言障碍,相对更容易沟通。如果你去卡塞尔文献展,像我们这样在艺术圈这么久,又当学生又当老师的,发现有一半以上的作品还是看不明白它的思维过程。因为它需要太多的背景知识去了解。”瞿广慈说,巴塞尔艺术展相对有更多有意思的作品:幽默,美的,刺激,感官上能感觉到的东西,他相信这几年市场会越来越好。[NextPage]
艺术家通过作品提供观点
2011年度“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得奖者李松松这次也出现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他大笔触、写意性的油画关注的总是某个历史瞬间,会让你停顿、倒带、往回看。当记者问他,“作为参展的艺术家来说,巴塞尔给你带来了什么?”他却觉得,这不是刚刚发生的事,挺长时间了,而且他也不太关心这些事,他觉得这些和艺术没什么关系。巴塞尔单纯作为一个艺术博览会,它不能带来什么。对艺术家来说,是工作的一部分,还是很小的一部分,一个艺术家和一个画廊,它的工作都是由很小的部分组成的。它有商业的目的,但能推动文化的发展。对于自己的作品有没有卖出,他自己也没问,没想市场那么多,对这个没有那么大的好奇。
当被问到本届作品的特色时,李松松觉得很难形容,因为它不是有一个明显的、倾向性的展览,它是一个博览会,作品非常纷杂,水平也是不一的。“它只是让你看到一个面貌而已。经过一些遴选,代表了比较高的质量。你就好比参加一个运动会,观众看激动人心的场面,运动员关注点不同,裁判看的又是另外一回事。”李松松认为,艺术家的看法一点儿不重要,艺术家只负责通过艺术品提供观点和看法。
艺术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晓昱看展有4年了,“刚开始叫香港国际艺术展,从去年才改为巴塞尔艺术展。刚开始很新鲜,从来没有看到这么多的艺术品聚集起来,还有很多国际大师的作品,觉得是艺术的盛宴,可以一饱眼福,特别兴奋。后来发现中国艺术家的比重越来越多,前年有刘晓东专场,感觉中国艺术的分量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重了。这两年看多了,觉得平淡。可能一个是自己的见识也多了,第二是鱼龙混杂,很难定义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商业化越来越重,加上买家的炒作,所谓的市场营销,品牌推广,钱味儿越来越浓了,艺术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了。”
晓昱说,“前年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副馆长尤洋带我们看香港巴塞尔展,我问了他一个问题,什么才叫艺术,因为很多艺术品看起来像垃圾,也很普通,感觉我们都可以搞得出来。他说,只有确定了艺术家身份的人做出来的东西才是艺术品,即使做出来很普通,或者看上去像垃圾,它也叫艺术品。因为我们不是艺术家,没有艺术家的身份,即使我们做出来的东西一模一样的,它也不是艺术。这个回答可以指引我们今天如何看待这些艺术作品,也许它看上去相当之普通,相当之日常,甚至像垃圾,正因为它们把艺术当成了自己的职业,有艺术家的身份,所以就是艺术品。”
晓昱认为,以前对艺术顶礼膜拜,觉得艺术是高于生活,殿堂级的,当代艺术本身越来越跟生活接轨了,融入生活中,很难分清生活和艺术之间的界限。“以前你觉得艺术家多半是偏执、神经质、细腻的,现在觉得艺术家越来越清醒,知道市场在哪里,他们更像商人,商人却装作艺术家,有病的买家越来越多了。”晓昱说,“现在去巴塞尔看展览,看那些看展览的人挺好看的,里面奇形怪状,挺养眼的,反倒比看作品有意思。”她建议巴塞尔艺术展可以像博物馆一样开发软件,走到作品附近可以听到作者的相关介绍,甚至下载软件购买,对画作有更好的了解。她还建议去看展览的人最好找懂艺术的,或者在现场找学艺术的学生作导览,了解更多艺术流派渊源,长期的主张。
(编辑: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