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摄影发明以来,它的实践者便需要一而再地解释他们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这样做是有价值的。”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在《论摄影》中提出的令无数摄影工作者困惑的价值问题,在摄影家解海龙的身体力行中得到了“最大化”的诠释:镜头中最真实的记录和镜头后无数被改变的人生。
昨天,当身为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的解海龙以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代表的身份来青,用质朴而又诙谐的语言,向记者讲述他作为一名志愿摄影师的励志人生时,现场始终涌动着一股炙热的能量。
真实地记录是第一要务
摄影的第一属性是什么?解海龙说,不是作为艺术创作的摄影,更不是作为商品供人消费的摄影,而是真实地记录。也就是八个字:“记录今天,告诉未来。”
从1987年开始,解海龙作为一名志愿者,加入了一项名为“中国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的调查。头一年,他就自费走遍了12个省份的28个偏远贫困县,用照片记录那里孩子的辛酸生活与对读书的渴望。
他拍过革命老区在墙上画铅笔画的孩子,那孩子画带军帽的军人,画飞机、大炮,背影中有踮着脚努力画着的姿态;他拍过互相搀扶着过河的同学和老师,孩子在跳跃间飞扬的头发和胸前抱着的一双鞋子……当时还不觉得,多年后翻拣出来,反倒愈加显现出平实中的动人与醒目。
解海龙说,“真实地抓拍和记录,有时虽然不到位,却是难得的好作品。因为我们的这个社会,缺少的就是真实,而所谓的创意却讲得太多。”
照片背后的故事更重要
解海龙自言工人出身,只读过8年书,做工人时在工会,喜欢拍照,后来到了文化馆,开始给自己设定拍摄作品公开发表的目标,目标很快就实现了,奖项和知名度也纷至沓来。可这时,一位摄影老前辈的话让他深思:照片拍得 “令人喜”不如 “令人思”。
那时解海龙的作品多是歌颂美好生活的,充满了欣欣向荣的鲜花和美景。老前辈的话让他开始重新思考摄影的意义与价值。同时,他也开始跑书店,先自我充电。此时,文化馆承办的一名摄影记者表现凤阳花鼓传承的摄影展,给了解海龙不小的启发,那些隐藏在照片背后的动人的故事,比图片本身更令他着迷。
“我拍片子不是拍完就过去了,我要为这张照片坚持个几十年,记录它背后的改变。”就在几天前,解海龙刚刚拍到了一张人物照片,那是他20年前用拍照的方式帮助过的一个孩子,因为那张照片,他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资助。现在解海龙拍到了他穿博士服的毕业照。
用摄影把故事继续下去
解海龙最著名的那张照片“大眼睛”,后来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性图片,照片中女孩儿的命运也从此改变。在过去的27年中,解海龙像这样用摄影改变了数不清的孩子的命运。他笑着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我到各处拍摄或是讲座,兜里总会有陌生人塞过来的装着钱的信封,可那钱都是有名有姓的。”他当场便掏出一只信封,信封上果然详注了姓名住址,那是一名曾经入狱的摄影爱好者硬塞给他的,留下一句话:看谁家穷就给谁吧。
解海龙自己也从未停止过拍摄之后故事的“书写”。著名的“大眼睛”图片以30.8万元被拍卖,所得款他全部用于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学校的名字叫作 “大眼睛”,他说,要让全体摄影人都因此赢得尊重。不久前他将所获 “关注全球扶贫大奖”的奖金8000美金全部捐给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解海龙说,如果你总上微博,会发现这个社会真可怕,可是我的照片可以给你讲出一大堆真实的故事,证明这个社会其实还挺好。
采访现场,曾任中青报摄影记者的解海龙还特别“规劝”同仁:时效性的动态传播已经面临手机带来的业余对于专业的致命冲击,摄影记者应该转换思路,介入到历史性的国家档案的记录中去。只有这样,手中的相机才算真的有了生命。
(编辑:李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