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摄影《无需理由》

2019-05-28 09:48:59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他们少有摄影者惯常的招法,更没有要拍出好照片的企图,只是以画者之心去感受和记下彼时的触动。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他们少有摄影者惯常的招法,更没有要拍出好照片的企图,只是以画者之心去感受和记下彼时的触动。


  ——策展人  马夫


  今天下午3时,在寸土寸金的金宝街,全新落成的中国摄影画廊将开幕《无需理由——赖声川 于坚 段正渠 张亚东作品展》。此次由《中国摄影》杂志社、中国摄影画廊主办的摄影展,将是位于北京东城区隆基大厦南楼5层的中国摄影画廊首个展览,展期一月。


  四位参展艺术家从事着不同的艺术行当,都是各自领域卓有成就的人。不论他们是戏剧家、诗人、画家还是音乐家,同时他们也是摄影者,都是在生活和生命中从没有忘记举起相机的人。他们作为副业或闲情的拍摄,将带来别样的观看,给大众“熟悉”的摄影带来一种新鲜。


  “艺术没有高下,唯一的判断是品位与格调。”说此言者,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马夫,生于1963年,是《中国摄影》杂志入职33年的资深编辑。他本人也绘画、摄影、写诗、策展,集多艺于一身,有这个年龄男人难得的明亮、上升感和健朗气质。


  24日我们之间的访谈,在《无需理由——赖声川 于坚 段正渠 张亚东作品展》将近就绪的展场展开。


  有成就的人


  做的事情会有引领性


  记者:请问您的身份是?


  马夫:我就是《中国摄影》一老编辑。印在杂志上的头衔是新媒体部主任。中国摄影画廊的负责人,这个展览的策展人。


  记者:您刚才说这个展览,会是咱们这个画廊的首展?这个画廊的面积看上去不大。


  马夫:新近落成的中国摄影画廊的首展。展览,咱们一般说“展线”。展线是一百余米,这次一共展出作品是70幅。用了一些新的材料。


  这个展览更多的意义是,现在相机数码化,全民摄影,每个人都在拍照片。但更多的这种行为,要么是工具性的,再一个就是娱乐性。而赖声川、于坚、段正渠、张亚东这些人,他们不属于摄影界,也不靠摄影吃饭。他们也在拍,貌似跟大众那种状态一样,但实际上他们拍的,既不那么工具性,也不那么娱乐性。我觉得在所谓摄影全民化的时代,我们经意、不经意地拍着的时候,也可以给它拍得有意义。这是我们所要想的。


  记者:那为什么找的是这四个人?


  马夫:他们在各自不同的行当,都是有成就的人。有成就的人做的事情会有引领性。是这么个初衷。


  记者:那这次展览应该要表现他们各自行当的特点吧,我注意到与段正渠老师摄影作品并置的,有他的画作。


  马夫:对。于坚老师的部分会布置上他的诗作。大显示屏届时会放到赖声川老师的摄影作品旁边,循环播放他的戏剧制作作品。整个展览的背景音,会是张亚东制作的音乐。


  望过去的是画者的眸子


  并非轻浅的张望


  记者:他们中间,你最早联系的是段正渠段老师?


  马夫:段正渠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是我们为此专题最先联系到的艺术家。在美术界成就斐然的段老师,为人谦逊低调,不厌其烦地配合、满足编辑提出的各种要求。做事也极端认真、专业,仅一周就完成五千多字大稿,还几乎没有留下修改的余地。令我这个以看稿为职业的人,也不由得钦佩。图片说明、作者简介等这些看似不重要的细节,也严谨得让人惊讶。


  段老师的摄影,以前没有机会看到,因为他几乎从不示人。收到他作品时,编辑部的同事颇感意外,一致认为他完全可以吃摄影饭。


  在美院读书时他已经是标准的摄影爱好者了——攒钱买相机,自缠散装胶片,在宿舍冲印照片。作为画家,段正渠时常到乡村写生和感受别样的生活,豫陕一带让他最感兴趣,“整个90年代一直到2008年之前,一趟一趟往陕北跑,随身携带的就只有一个本子和一台照相机”。带有纪实摄影风格的黑白照片,在经意与不经意间,从容而又略带刻意地记录着乡村的人们和那里的风景。即使他自谦地说这些拍照多用来为他的绘画积累素材,但它们依然可以独立成篇,依然掩盖不住好照片的成色。


  严格来讲,段正渠的摄影并非标准的纪实摄影,它具有纪实性,但从画面的结构、照片之间的关系,以及拍摄的初衷,都留有一位绘画者去关照事物的明显痕迹。他并不特别在意光线、构图,也不刻意记录一个线索,也不试图讲述一个完整的事件和故事。他似乎更关注那个触动绘画灵感的瞬间,他的镜头上捆绑着画布,从取景器望过去的眼睛是一双画者的眸子,而非轻浅地张望。


  前几年,本刊曾做过画家刘小东专题。他的摄影与段正渠的摄影有着同工之妙。他们少有摄影者惯常的招法,更没有要拍出好照片的企图,只是以画者之心去感受和记下彼时的触动。


  段正渠的摄影有着很强的难以言说的绘画性,他的摄影与他的绘画有着非常相似的气质——从现实发轫的自我表达,在虚实之间游动,看似拙笨、粗糙的画面,在荒诞、诗意中交错。


  极简的画面


  也是生命的态度


  记者:戏剧家赖声川老师的台湾人身份,是为了丰富展览气质的多样性吗?


  马夫:赖老师德高望重。我通过30多年交情的发小儿——新华社的李晏帮忙联络。李晏执着拍摄舞台剧和戏剧人几十年,在圈内人脉甚广。经他牵线,很快与赖先生取得联系。


  赖先生一向对摄影充满兴致,在台湾辅仁大学念书时,图书馆里的《时代生活》杂志中布勒松的作品让他“叹为观止”。他说:“虽然我知道有很多其他的摄影可以做后制,但是我一直认同他那种刹那间捕捉人生片段的概念。”


  近20年来,赖声川热衷拍摄生活中看到的影子,拍摄时他没有过多的思考,被吸引了、感兴趣了,“扣下快门,就是了,不再去修整或修正,刹那即是成品”。


  行走于世界各地的赖声川,习惯了在一堵墙面前驻足。墙的颜色、肌理,以及投射在墙上的光影,莫名地吸引着他,让他近乎本能地用照片把这一面面墙壁收藏起来。


  影子,是实物的投射。赖声川对影子不厌其烦地长久关注,是对现实的有意躲闪,还是对现实迂回的表达?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在这些玄虚的光影中,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实”的存在——斑驳的裂痕、沙砾的突起——时间在这里酝酿的烙印变成音乐与诗句。


  极简的画面,也是赖声川生命的态度,如同他20多年拍摄居然没有买一台单反。他喜欢简单的生活,连同他的戏剧也只想表达人间朴素的悲欢离合。几十年,承受或是享受着舞台喧闹的同时,赖声川独自漫步街头,观看,发现,凝视,然后掏出相机,然后得到了这些没有情节的几块颜色。在我理解更倾向是生命的空白与间隙。


  如果说赖声川的摄影赏心悦目,还带有装饰性,可能是一种误读,至少在这些看似从容的画面中,还是能体会到其中的孤寂与慌乱。


  蹑手蹑脚


  尽量不惊动世界


  记者:印象里张亚东老师比较低调,不太像个文娱圈人。


  马夫:作为王菲、莫文蔚、朴树等一众大牌歌星的音乐制作人,张亚东在流行音乐界人气甚高。前些年,朋友约酒,张亚东也在座,算是有一面之交,后来见过几次也没有特别地交谈。有消息说,他去年办了个人摄影展,我才知道他也拍照片,这次专题约稿自然就想到他。


  张亚东真正开始拍摄不过七八年,但现在已经是准专业级。从设备到技术,从对摄影史的了解到当下的新派影像,都如训练过一般。


  亚东是个安静的人,他的摄影极像他自己。他倾向拍摄人以外的事物,与人特别是陌生人的交流,让他有不自在的羞涩。他说,“最爱静物,人物也喜欢但是交流太麻烦,太依赖人物自身的状态。”所以他把注视给了一朵花,一片水,一枚刚使用过的在自家卫生间里的剃须刀片——平静地横躺在那里,锈迹水渍挡不住它骇人的锋利——亦如张亚东的性格。海边的一堵短墙、一丛杂草同样吸引着他的目光,即使有鸟叫蝉鸣也该是安静的,但他的工作却是为了声音。


  张亚东的摄影看不到与音乐的直接关联,但是不难发现,在优雅的表象下隐藏着不安分的躁动。这该是音乐的因子在影像中的渗透,抽象的音符不能直接幻化成形象,它只能带来某种指引,或仅仅是一袭模糊的情绪。


  记者:诗人于坚老师好像做过图文书。


  马夫:对。云南诗人于坚是位老牌的摄影者,举办过摄影展,出版过自写自拍的图文书,新近出版的《建水记》是十几万字加百多张图片。


  云南南部红河边的建水,是座有名的古城,我曾有幸在那儿小住几天,豆腐和黑陶以及那里平静的闲适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于坚在《建水记》里用图文讲的故事,我颇感亲切。毕竟建水很小,他照片里的那些大姐大叔,在我看上去都很面熟,包括那些街道、房子、树,还有那口著名的水井。


  于坚的摄影,我以为大致有两类:一是刻意要通过照片告诉我们什么,二是任由个人意趣的放肆,亦如他的诗歌。他“蹑手蹑脚,尽量不惊动世界”。他四处张望着“只是记录了一下,看了一眼,将世界从大地转移到纸上,转移到图像中”。


  于坚从不是循规蹈矩的人。“一个焕然一新的故乡,令我的写作像一种谎言”。能写下这样句子的一条大汉,断然是特立独行的。而他的摄影并没有成心摆出与众不同的姿态,少有激烈和造作,他用正常的语调和语法书写他的影像。


  赖声川


  扣下快门,就是了


  上大学之后开始对摄影有兴趣。1970年代在台湾念大学,在辅仁大学的图书馆里有一套《时代生活》杂志印刷精美的摄影集,看到各个大师的作品,尤其是看到卡蒂埃-布勒松的作品叹为观止,一直认同他那种刹那间捕捉人生片段的概念。


  这20年来,我拍摄生活中看到的影子。扣下快门,就是了,不再去修整或修正,刹那即是成品。只不过我选择不去捕捉生活中属于人类活动的事物,而选择的是所碰触到的影子,可能这把我带进一个比较抽象,完全属于形式的世界。


  对我来说,摄影只是另外一种表现而已,跟我剧场的工作没有特别的关系。


  记录性摄影是工作用的工作照,并不是摄影作品。称得上作品的,一定是它在形式上有站得住脚的地方。


  因为力求简单的生活,所以没有进入单反器材的世界。手上有手机,就可以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但拍摄没有计划,本来也没有计划要公开这些作品。


  不管怎么说,未来世界一定还有更多我这种业余型的,在生活中捕捉人生片段的摄影爱好者吧。


  于坚


  摄影令我内疚


  在汉语中,照相也叫做摄影。摄,就是取走,拿走。影,就是被光照亮的事物。


  摄影是一场入侵。一切都已经在这儿,“偃然寝于巨室”(庄子)。世界睡在它的床上,而你要摄取。照相机改变了你的身份,你成了入侵者。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你发言了,试图强加你的观点于世界。这个观点本来在天上,来自造物主的眼睛,你试图模仿造物主。


  在所有的动词中,摄是一个最轻的动作。看是一个立场,观点。重要的是如何看。当我写作或摄影时,我想尽量做到的“忤物无伤”。远一点,再远一点。摄取而不伤害。蹑手蹑脚,尽量不惊动世界。


  摄影是一个积极的姿势,所以尽量做到消极。我不喜欢太重太响的相机。照相机本来就是一种兵器。摄影,就是尽量装得你只是一阵风。


  我不喜欢那些美的照片,美不是摄影技术。记录,世界是不美的,焦距模糊的,偶然的,大多数时候是暗淡。世界美如斯,“偃然寝于巨室”。看了一眼,我惊动了它么?摄影令我内疚。


  段正渠


  它帮我收集和积累世界


  七八岁时,叔叔因为喜欢绘画被特招当了兵。有一回叔叔探亲回家带了相机——后来知道是海鸥120,把家人和近邻挨个儿拍了一遍。我就觉得神奇:怎么站那儿“咔嚓”一声,这人和景就被原封不动留在这个纸片片上了?


  说不上什么时候真正对摄影感兴趣,反正只要下乡,相机总要带着的。所谓拍摄,也大多属于绘画素材的收集和积累。无论摄影还是绘画,在我看来最重要的首先还是个人的审美趣味。


  打动人的作品,往往既有那种纯粹、不加修饰的现实题材——具有现场感、真实性和震撼力,能给人以强烈代入感;也有那些有极富想象力的作品,呈现的内容、方式异于常态,能激发好奇和想象。


  今天我们面对着无处不在的镜头。除了记录功能之外,摄影将艺术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带给大众,让每个人都能享受艺术创造的美好,并且改变许多事情本来的意义。人们也开始更方便地带着自己的意图,利用摄影对客观事物进行修饰和改造。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改变着我们观看世界的方式。


  张亚东


  它让我沉默,让我思考


  小时候第一次进照相馆,就开始有了对摄影的兴趣。2013年才开始稍微系统地了解相机、胶片以及自己冲放照片。没有特别的计划或明确的主题,很随意。


  如同音乐与耳朵的关系。摄影让我的眼睛有了更多的锻炼机会,学会享受光线的微妙变化,学会从一片毫无意义的积水中获得感悟的能力。


  静物是最爱。人物也喜欢,但是交流太麻烦,太依赖人物自身的状态。喜欢的摄影家就太多了,从传统严谨的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曼·雷(Man Ray),到极其随意的维姆·文德斯(Wim Wenders),我都喜欢。


  摄影让我走出录音棚这样封闭的环境,去亲近自然、人、物,是一种全新特别的方式。用眼观察、用心感受,也让我的音乐创作更独特,更有情感。


  摄影对我是非常私人的事件。它让我沉默,让我思考,让我享受孤独,活得有意义。采写/记者  吴菲 供图/马夫


  (编辑:李思)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