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化智库(CCG)和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编著的企业国际化蓝皮书《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20)》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报告归纳总结了2018-2019年全球对外投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以及外商在华投资的情况、特点与趋势。报告显示,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中国企业的全球投资总体稳步发展,对外投资存量全球占比不断提升,企业海外并购行业结构更加多元,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行业对外投资表现亮眼。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在全球蔓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9%。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20年世界投资报告》预计,疫情将使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自2005年以来首次低于1万亿美元,未来投资前景将取决于疫情持续时间以及缓解疫情对经济影响的政策有效性。与此同时,在中美关系不断紧张升级背景下,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大国霸权横行,中国企业接连“出海”受挫。疫情的冲击、资本及政治的双重“绞杀”,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
逆全球化潮流冲击下,全球化走到了十字路口,但危机与机遇往往相伴而生,危机中蕴含着变革的力量。企业全球化发展是技术发展和市场规律的必然导向,也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逻辑趋向。在时代浪潮中翻涌,中国企业仍当坚定全球化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同时更加注重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和全球化发展策略。
首先,企业“走出去”应注重多区域化、多边化、多元化发展。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企业对外投资布局可更加侧重美国之外的国家,如欧盟国家、东盟国家、日本及韩国、非洲国家、拉美国家等,拓展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的空间,降低国际政治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挑战。
此外,“一带一路”建设可以亚投行多边机制为基础,联合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美洲开发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形成“一带一路”国际建设联盟,增强“一带一路”多边性和其他国际机构、发达国家参与积极性,增大其透明度和国际竞争招标项目比例,让更多国家、企业及机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共商共建共享,抵御冲击和危险。
其次,中国企业避免海外风险还可以以创办合资企业形式“走出去”,并注重利用国际化专业化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合资企业帮全球跨国公司走进中国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获得了极大发展。如今,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发展壮大后也走上了国际化发展之路,与所在国企业、个人等创办合资企业不失为“走出去”企业降低成本、分散风险,实现优势互补的一个良方。同时,“走出去”企业可借助专业化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如使用法律服务,发挥行业协会、相关智库的资源及研究优势等,提升企业跨境整合、运营、管理效率,降低企业风险等。
第三,注重打造、保护及维护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已有品牌形象。品牌的力量是一笔无形的资产,具有超越商业价值的跨文化影响力。品牌影响力可使企业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在一国遭遇危机时可凭借其品牌影响力和专业成熟的国际化运作体系等在其他国家市场获得良好发展。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创建的品牌若受到打压甚至禁用,要注重保留已创立品牌,并在其他国家推广,争取得到更多国家消费群体的支持和认可。
第四,企业“走出去”要注重发挥所在国家人才优势,加强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企业全球化发展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能“走进去”,而人是跨文化沟通联结的核心所在。用好当地外籍人才是企业“走出去”的一门必修课,更好发挥当地人才作用有助于企业更好了解当地情况,获得当地民众的认可,因地制宜促进企业融入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走出去”企业雇佣、放手培养使用当地人才,也可为所在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助力改善民生,为“走出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此外,在国家层面,我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国际化、规范化的标准面对外来投资及外资企业,有助于获得更多国际支持和认可。近年来,我国正在推动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出台外商投资法、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负面准入清单等一系列改善营商环境的措施落地,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称赞。
我国可尽快完善相关法规及细则,加速改善营商环境,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欢迎未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在合规情况下进入中国。我国在管控安全风险基础上更加开放,有助于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帮助中国企业在国际上实现更好的发展。
我们正面临着空前且关键的考验,企业的触角总是最灵敏的,在时代巨变的阵痛中求生存谋发展十分不易。但越是在艰难时刻,企业越要从长远大局的角度谋划企业的未来发展,依时代潮流而坚守创新,稳中求变,越开放越安全。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