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因素导致相对偏僻且分散的中小河流区域及乡镇地区,成为防汛短板,对此应有“一盘棋”思维,多方发力,避免出现“小堤大灾”现象。
南方多地汛情告急,一些河流的水位仍在持续上涨。这其中,部分中小河流水位超警戒,甚至出现险情的情况尤需关注。据报道,湖北府澴河水位超警戒、安徽横江百年古桥被冲毁、江西昌江上游干流及支流发生超历史洪水……水利部近期也表示,一些中小河流洪水多发重发,区域性暴雨洪水重于常年。防汛工作在抓“大”的同时如何防“小”,尽快补强薄弱环节,成为现实考题。
针对当前汛情,水利部已于7月12日将水旱灾害防御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应该说,当前南方汛期整体上都是严峻的。像江西已启动防汛一级应急响应、安徽长江干流全线超警戒水位、武汉已全面进入防汛排涝战时状态……对于这场防汛硬仗,每个地方都不容丝毫懈怠、大意。
抗洪抢险,既要全面排查,又要有针对性,尤其要找准薄弱环节。就目前情况看,长江干线的防汛压力不小,可相当一部分中小流域更是重灾区。6月以来,多地发生的溃坝、内涝现象,多集中在中小流域和水库。而部分中小流域接近上游,还同时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对所在地方的民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
中小河流域处于洪涝灾害防范的薄弱环节,是个由来已久的问题。从现实层面看,地处山区的中小河流河道坡降大、水流湍急,本就加大了发生灾害的可能性。而中小流域所处的小城镇尤其是农村地区,防汛能力和意识,比如预警效率,不及干流对应的大中城市,乃至在社会关注度上,也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尤其是目前不少地区人口外流,劳动力严重不足,也削弱了防汛能力。九江江洲镇日前号召在外乡亲返乡抗洪,就是非常现实的注脚。
从历史因素看,如专家分析,我国防洪实行的是“分级负责分级管理”。七大流域都有管理机构,负责防洪规划,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乡间利害冲突关系,中小河流则没有,且水利建设投入也相对不足。来自水利部的数据显示,我国有9.8万多座水库,其中9.4万多座是小型水库,一些水库不同程度存在病险,是防汛工作的薄弱环节和突出短板。
上述综合因素,导致相对偏僻且分散的中小河流区域及乡镇地区,成为今年南方洪水的受灾重点区域。面对此一现实,针对中小流域的防汛短板,也应多方发力。当然,当务之急是要确保顺利渡过目前的险情,努力避免出现“小堤大灾”现象。首先在汛情预警的发布和防汛救灾资源保障上,理应有“一盘棋”思维,力避中小流域因人为原因或注意力、资源分配不科学,放大险情和受灾程度。如一些缺乏劳动力的地方,除了充分发动地方力量,也应及时提供外援。从加强防守巡查到堤坝加固,从水文监测、洪水预报到救灾减灾,都应不留死角,力保一方平安。
着眼未来,中小流域在洪灾中所暴露的防汛短板、隐患,也应加速补齐、消除。如对大中小河流的管理、治理、防洪体系,应有更科学的厘清、优化;在水利建设投资上,大江大河和中小河流都要重视。一句话,对中小流域的综合治理以及补欠账的速度应加快,及早消除防洪抗灾上的这一薄弱环节和高风险区域。
洪水面前,没有人是孤岛;风险面前,也没有一条河流、一座水库可以被放弃。“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切实做好监测预警、堤库排查、应急处置、受灾群众安置等各项工作,全力抢险救援,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样的要求,不管是对相关干流地区,还是中小流域地区,都应不打折扣地执行。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