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特殊清明节“云祭相思”追忆先人

2020-04-04 09:30:08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蒋若静

   
疫情当前,北京市倡导网络追思、远程追思,本市各大殡葬服务机构纷纷借助线上线下等渠道,推出代祭服务,满足无法前往现场扫墓的逝者家属需求。

image.png

“鎏金倒沙”环节,本次代祭追思仪式的主题“疫行清明,云祭相思”慢慢浮现

  疫情当前,北京市倡导网络追思、远程追思,本市各大殡葬服务机构纷纷借助线上线下等渠道,推出代祭服务,满足无法前往现场扫墓的逝者家属需求。昨天下午,在八宝山殡仪馆属地单位老山骨灰堂开展了一场主题为“疫行清明,云祭相思”的代祭追思仪式,并通过北京青年报·北京头条客户端进行现场直播,将现场画面传递给广大家属。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走进代祭现场,并专访仪式主策划人,揭开仪式背后的故事。

image.png

礼仪师将写有寄语的风铃挂上树梢,将亲人的思念通过风铃的声音传到远方

  “青山同风雨,天涯共月华!身在疫情之下的清明,让云端祭奠带上思念,越过千山万水,让互动追思为这个清明缀上无限暖意。现在,我宣布代祭追思仪式正式开始。” 伴着舒缓、庄严的背景音乐,主持人董子毅将人们的思绪缓缓带进了仪式中。


  4月3日14时许,八宝山殡仪馆老山骨灰堂的追思厅内,一场特殊的代祭追思仪式正式拉开帷幕。“疫行清明,云祭相思”,无法前往现场祭扫的逝者家属跟随北京青年报·北京头条客户端直播镜头,在这场精心安排的仪式中共同缅怀,追忆先人。

image.png

在老山骨灰堂,前往现场祭扫的家属每人可免费获赠一支菊花

  点亮心灯感念先人


  寄语含情飞向云端


  小小的追思厅不过20余平方米,但内在环境却被鲜花、树木、风铃、纱幔所装点。配上白色的灯光,整个仪式现场显得雅致、清新。两侧的墙上,通过沉浸式投影,绿水青山、十里桃花的自然风情一一显现。天花板上悬挂着一块白色纱幕,通过全息投影,变幻出整片的蓝天白云。


  “首先,请看向两侧的追思墙。墙上所显示的是骨灰寄存在老山骨灰堂的逝者姓名。”随着主持人的引导,追思厅两侧的墙壁上,开始依次显示逝者的姓名。“下面,有请礼仪师代替家属,点亮祭奠亲人的心灯,送去我们的思念与祝福。”主持人话音刚落,两位礼仪师将一侧的白色蜡烛一一点亮。天花板上,一行行亲人寄语字字含情,如同弹幕一般从头顶飘过,仿若飞向云端。


  有的家属用诗词来表达:“四月鲜花炫鲁东,清明时令雨盈盈。身居异地他乡客,遥望关东二老容。父母鸿恩思不断,纸烟袅袅寄明茔。千山万水仙程祭,孝老跪呈游子情。”也有的家属写下了真挚的体会:“我怀念我的父母,怀念和他们朝夕相处的日子,但生命不能重来,亲人的离去让我们懂得了珍惜,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image.png

直播平台上的观众跟随主持人董子毅的引导,一步步追忆先人,共同缅怀


  隔空追思倾诉衷肠


  展现母女情、祖孙情


  岁月在不经意间从身边划过,母亲的唠叨是否还回想在耳畔?祖孙间的深情是否依旧?仪式中,两段提前录制好的内心独白将人们的思绪拉到了属于两个家庭的牵挂里。


  在第一个场景里,是一对姐妹给逝去的母亲说的心里话。“妈,今年我们没法去老山看您了。这次疫情,我们放了好长时间的假,在家就琢磨怎么做好吃的菜,想着给您也尝尝。姐,您快摆上吧,一会儿妈该着急了。”在追思厅正中间的白色圆桌上,激光投影设备立刻在桌上投射出了一桌子丰盛的菜肴,鸡鸭鱼肉、青团点心,令人仿佛置身于姐妹家中。


  母亲亲手做的裙子、亲手做的青团、给女儿头上别的小花……对话中,两个姐妹你一言我一语,追忆往昔。


  随后,一个小男孩的声音回荡在追思厅内,他正在给逝去的爷爷“打电话”,因为听爸爸说,爷爷在电话那头,可以把想说的话说给爷爷听。小男孩给爷爷讲述了当下医务人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故事,给爷爷用萨克斯吹奏了《我和我的祖国》,还要在疫情结束后去武汉看看这座英雄的城市,还要吃碗热干面。

image.png

  
  风铃传情寄托思念


  鎏金倒沙回味人生


  “请大家拉回思绪,有请礼仪师用清脆的风铃带上我们对亲人的祝福,飞越云端。”一只只风铃挂上了树梢,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代表着家属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随后,礼仪师面向主祭台,郑重地三鞠躬。


  在主祭台前,一块白色的主题板早已陈设好,两位礼仪师端起手中的瓶子,朝着主题板缓缓倒出瓶中的细沙,本次代祭追思仪式“疫行清明,云祭相思”的主题慢慢浮现。“时间如同我们手中的细沙,不经意间在时光的年轮中流逝,每一粒沙砾组成我们生命中的苦辣酸甜,让我们继承先人乐观、向上、勇敢的精神,珍爱生命,让我们携手追忆美好往昔那些值得回味的精彩人生。”


  服务好逝者 更服务好活着的人


  对话人: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服务管理办公室主任、老山骨灰堂代祭追思仪式策划人王静


  北青报:您是如何想到要策划这样一个代祭追思仪式的?


  王静:一方面是因为疫情特殊,很多逝者家属无法到现场,有的可能在外地,有的可能还在隔离,有的行动不便等等。同时,家属也是有需求的。疫情发生以来,告别仪式取消了,家属难免会有无法送亲人最后一程的遗憾,这种心理寄托无处安放。老山骨灰堂存放着近万份骨灰,家属能把骨灰放在我们这里,其实是对我们的一种信任,我们也要思考如何能够做得更好,让家属安心。现在越来越倡导远程追思和网上追思,尤其是疫情当前,清明到来,人们更需要用一种合适的方式去表达哀思。其实殡葬行业内有很多机构也在推行各种云追思、代祭服务,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索,直达家属内心,触碰到家庭的记忆点。


  北青报:如何定位这一场远程追思仪式?


  王静:这场追思仪式中,我们在网上提供一个虚拟空间,只要有需求的家属都可以进入这个空间。现场只有一名主持人和两位礼仪师,他们会带领家属去做一些追思相关的内容。整个过程只有10分钟,6个环节,很紧凑,我们就好像做了一个引题,把活着的人和逝去的人拉到同一个空间里。我们会在环节设计上多一些留白,让家属自己去追忆,我们为他们提供一个“远程指导”,让家属在我们的带领下,去追忆逝者生前的音容笑貌,全面释放哀思。


  北青报:为什么会设计女儿给逝去的母亲吐露心声的情景?


  王静:这是我们在策划之初就有的一个设想。虽然这是一场代祭追思,但我希望在这个仪式中,每一个观看直播的人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家庭的共鸣点。按照清明节的扫墓习俗,人们往往会先到先人的坟前祭拜,再一起踏青,回到家围坐在一起聊聊家常,其实这就是一个家庭聚在一起的机会。我就想,怎么能够让观看直播的家属真正地体会到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就想用女儿倾诉心声的方式,选择了两个女儿追忆母亲,以及孙儿追忆爷爷的两个场景,通过这种“情景剧”的形式,提前把两段录音录好,播放给家属听,让他们能够引发共鸣。


  北青报:整个设计的过程花了多长时间?


  王静:我们从3月20日左右开始策划。核心策划团队除了我之外还有董子毅、刘拓两位老师。我们不希望这场代祭追思会有多么华丽,只希望能够走到人们心里去,去尝试通过一些细节来表现。比如我希望营造一种在脑海中浮现内心话语的效果,想把家属寄语投影在天花板上,我们就不断地跟技术团队沟通,一开始想用投影仪,但是效果不好,后来我们决定用全息投影,文字可以像弹幕一样在天上飘过,就像在云端一样。另外,逝者的名字会打在墙上,用的是3D投影,每一个字都是由数万个小点组成。本来一开始计划用大屏幕,但是发现特别占空间,最后决定还是用3D投影的形式,还有情景再现中女儿口中说的一桌子菜,我们也用3D投影的形式做了出来,更加真实、立体。所有的表现形式我们都在不断地完善,直到追思仪式的前一天,我们还在跟技术团队沟通,修改细节。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分钟,但我们花了近半个月的时间去设计、打磨。


  北青报:通过这种代祭追思仪式,您希望达到怎样的目的?


  王静:一方面,这是清明追忆先人、抒发情感的方式。另一方面,很多人因为疫情不能相聚,我们通过线上的追思直播把大家聚在了一起。这个时候,他们也许就会在代祭追思结束后直接拿起电话,给亲人互相告慰,这就是一种家庭情感的凝聚。


  另外,此次“云”代祭追思活动也是探索“互联网+”殡葬服务的一次尝试。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倡导市民更多尝试网络祭奠、组织家庭追思会等文明绿色低碳的祭祀方式。这些年我们八宝山殡仪馆一直在探讨生命文化教育,我们一直服务于生命。服务逝者仅仅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其实我们更多的是服务好活着的人,就是服务好逝者家属。我们和他们聊的是一个个生命个体,不管他是孩子也好,长辈也好,他们对于家庭而言都是重中之重。我们希望能够服务好每一个生命体,把我们该做的事情做得通透一些。


  (编辑:夏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