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占据世界口罩产量50%、日产能2000万只口罩的中国,居然陷入“口罩荒”。此外,疫情防控所亟需的防护服、消毒液等医疗防护物资同样面临短缺问题。
之所以如此,原因之一是,本次疫情全面爆发之际适逢春节临近,相关行业的工人已经大都回家过年,而受疫情影响,春节假期结束后他们仍无法及时返回复工,甚至返工日期被一再推迟,从而导致相关产品的产能至今无法完全恢复。
2月9号以后,全国企业陆续开工。那么先前一段时间,在疫情肆虐的漫长春节假期期间,工人们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遇到了什么样的生活问题?他们对疫情防控的态度如何?是否愿意马上回到工厂?他们对未来有些什么想法?
为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 新市民产业与创新研究院(I-nci?)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和我的打工网进行了本次调查。我的打工网成立于2013年,是国内最大的为打工人群提供关键决策生活服务的公司。
以下是本次调查的主要结果和我们的初步结论。
一、调查概览
调查时间为2020年2月3日至4日。本调查通过腾讯问卷调查系统向我的打工网注册会员推送问卷,共回收问卷3021份。受调查者以生产线工人为主,还包括快递员、搬运工、司机、送餐工、日结工、保安和保洁等。剔除16岁以下样本(29份)和45岁以上样本(15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2977份,回收有效率98.5%。
二、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见表1。
从性别来看,86.6%的调查对象是男性,13.4%的调查对象是女性(见图1)。
从年龄来看,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27.46,大多数调查对象的年龄在21~30岁。其中21~25岁的调查对象占32.4%,26~30岁的调查对象占33.9%。31~35岁的调查对象占18.7%,16~20岁、36~40岁和41~45岁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分别为7.3%、5.9%和1.8%(见图2)。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高中(技校、职高、中专)毕业和初中毕业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44.6%和40.6%,受教育程度为大专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为7.9%,小学毕业及以下和大学本科(含在读)及以上调查对象所占比例分别为4.1%、2.8%(见图3)。
从2019年的工作时间来看(您2019年全年工作时间加起来有多久?),工作时间在10个月以上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最高(43.7%);其次是工作时间为7~9个月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为28.9%;再次是工作时间为4~6个月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为15.0% ;2019年未上班(2.7%)和工作时间在1个月以内(3.4%)及1~3个月(6.3%)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较低(见图4)。
从工作岗位来看(请问您的具体工作是?),大多数(63.9%)调查对象是生产线工人,也有一小部分调查对象是快递员(1.6%)、搬运工(1.4%)、司机(2.6%)、送餐工(0.7%)、日结工(2.1%)、保安(1.8%)和保洁(0.1%)(见图5)。
从家乡所在地来看,来自河南省的调查对象最多,占比24.2%;其次是陕西省,占比11.1%。排在前10位的还有甘肃省(9.5%)、山西省(7.5%)、江苏省(7.1%)、安徽省(5.5%)、山东省(4.5%)、湖北省(4.1%)、四川省(4.0%)和云南省(3.0%)(见图6)。
(二)疫情影响下的生活状态
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疫情的影响下,调查对象的生活状态如表2所示。
从受调查时所在地来看(您目前在哪里?),大多数调查对象在老家(62.1%),有21.5%的调查对象在宿舍等待开工,在企业上班和在路上准备去打工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分别为8.4%和3.4%(见图7)。
从受调查时每天的主要活动来看(您最近每天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干什么?),选择玩手机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最高(32.1%),其次是睡觉(18.0%),再次是和家人在一起吃吃喝喝(10.6%)、看电视(10.1%),也有一小部分调查对象选择了打游戏(8.3%)、上班(8.1%)、什么都不干(6.8%)和打麻将(1.5%)(见图8)。
从受调查时每天的外出时间来看(您每天外出的时间大概是多少?),不外出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最大(69.2%),其次是每天外出1~2个小时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为19.9%;每天外出3~5个小时和6小时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分别为4.3%和2.7%(见图9)。
从每天的花销来看(您最近每天花销大概是多少钱?),每天花销为10~20元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最大(40.1%),其次是每天花销为51~100元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为18.2%;每天花销为21~30元和31~50元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分别为15.7%和16.9%(见图10)。
从受调查时剩余的生活费来看(您目前身上还剩多久的生活费?),有35.1%的调查对象剩余生活费可以用一个月以上,有10.7%的调查对象剩余生活费可以用一个月,有14.3%的调查对象剩余生活费可以用半个月,有18.3%的调查对象剩余生活费可以用一星期,有15.2%的调查对象剩余生活费可以用两天(见图11)。
从受调查时最想做的事情来看(您目前最想干什么?),绝大多数(80%)调查对象最想做的事情是上班,也有一小部分调查对象选择和朋友聚会(3.8%)、睡觉(5.5%)和逛街玩耍(7.5%)(见图12)。
预计开工时间来看(您预计多久后会开始工作?),预计在一周后开工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最大(48.7%),其次是预计在两周后开工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为18.1%;预计在一个月后开工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为12.9%,另外有10.4%的调查对象已经在上班(见图13)。
从最近遇到的问题来看(您最近有碰到哪些问题?),遇到出行限制问题的调查对象最多,占比64.5%;其次是无所事事和买不到口罩,所占比例分别为38.6%和37.6%;再次是没钱吃饭住宿和受疫情限制租不到房,所占比例分别为17.2%和10.8%(见图14)。
(三)对疫情的关注和疫情过后的行为倾向
调查对象对疫情的关注和疫情过后的行为倾向如表3所示。
从对疫情发展的关注情况来看(您最近会时常关注疫情发展的新闻和报道吗?),选择“时刻关注,并会转告家人”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最大(45.4%),其次是选择“时刻关注”和“偶尔关注”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分别为25.5%和17.8%;选择“不关注”和“时刻关注,并会转告朋友”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较少,分别为3.1%和8.2%(见图15)。
从所知道的疫情预防措施来看(您知道疫情预防需要做哪些吗?),绝大多数调查对象都知道基本的疫情预防措施。其中选择比例最高的是勤洗手(95.0%),其次是不去人多的地方(92.0%)和不串门、不走亲戚(91.2%),再次是不聚餐(88.5%)和人多的地方要带口罩(87.1%),选择适量运动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相对较小(68.3%)(见图16)。
从认为自己感染病毒的可能性来看(您认为自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能性有多大?),认为完全没有可能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最大(49.7%),其次是不太可能(40.9%),认为自己比较可能和非常可能感染病毒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分别为6.1%和3.2%(见图17)。
从2月10号复工的意愿来看(如果2月10号后工厂复工,您会因为担心传染而不上班吗?),选择“不会不上班,相信工厂会做好防护”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最大(55.6%);其次是选择“不会不上班,不赚钱就没法生活”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为29.9%;选择“不会上班,安全更重要”和“不会上班,我还不缺钱用”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较小,分别为12.2%和2.3%(见图18)。
从疫情过后的生活改变意向来看(经过这次疫情后您以后的生活会不会有下面的改变?),选择“更努力地工作”(74.5%)、“锻炼身体、保持身体健康”(73.5%)和“多关心家人”(70.9%)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较高,选择“尽量找份稳定的工作”(65.7%)、“尊重医生”(59.9%)和“帮助有困难的人”(55.5%)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略低(见图19)。
从疫情过后想找的工作类型来看(疫情结束后您想要找什么样的工作?),想要找长期工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最高(77.4%);其次是想找三个月内短期工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为12.6%;想找日结工和一个月内短期工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较少,分别为3.2%和1.8%(见图20)。
从疫情过后找工作的关注点来看(疫情结束后,找工作您会关注哪些方面?),选择“正式工”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最高(43%);其次是选择“(平均每小时)23元以上的高工价”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为25%;选择“20元左右工价长期工作”和“高返费”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较低,分别为15.4%和12.2%(见图21)。
三、初步结论和建议
本次调查的对象以产业工人为主,我们可以称他们为“新市民”,他们从其他地方流动而来,并稳定居住在城市之中,具体包括农业转移人口、城市间转移就业人员、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等。其中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间转移就业人口占比最大,是目前公共政策上最主要的考虑对象。
本次调查发现,新市民/产线工人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首先,他们普遍存在人生长期规划不周的问题,没有足够的社会和个人资源积累来对抗突发性的风险,所以受此次疫情影响,接近60%的调查群体所剩余的生活费不超过一个月。
其次,他们对有效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极弱,这样会导致他们在面临突发状况时缺乏科学的应对手段和方法。比如本次调查发现,仍有20%左右的新市民群体对此次疫情关注度不高,在信息获取及吸收方面出现了断裂,这至少对公共卫生安全来讲是个不小的隐忧。
第三,由于社会资源和应对技巧上的双重匮乏,他们在突发性事件到来时,往往只能依托自己最原始的本能来硬扛,比如尽可能压缩自己的支出,这甚至导致更大的生活问题。
最后,值得警醒的是,受限于个人主观认知水平和客观生活状态,他们往往会低估一些特定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因此在突发事件期间保证他们的稳定对保持全社会的稳定和谐有重大意义。
结合上述调查发现,我们建议政府及社会相关组织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新市民:
首先,通过政策手段引导和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工作观和消费观,尤其是帮助他们做好储蓄和理财工作。培养他们的储蓄及理财观念,能够帮助新市民群体拥有长远的财物规划能力,不断积累资源,使他们能够更容易过渡突发性危机。
其次,对新市民群体加强有效信息的宣贯和教育,保证他们面对突发事件能够做到知道现状、理解后果、处理得当。
第三,鼓励社会救助力量对他们及时提供帮助。一方面,政府可搭建免费的收容保障体系,合理增加对救助工作的补助力。另一方面,可通过社会宣传,鼓励爱心人士和社会组织,吸纳社会慈善捐助资金,来帮助这些新市民群体。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