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第三天就将现身 随后去挪威领诺贝尔奖 美国仅宣布减排4%
奥巴马“气候外交”迈出关键一步——白宫发言人昨天宣布,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于12月9日出席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随后他将于10日前往挪威奥斯陆领取诺贝尔和平奖。
同时,美国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17%。专家测算,这约为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4%。这一数字与今年6月底美国众议院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以及参议院目前正在讨论的相关法案提出的减排数字完全一致。此前美国官员在吹风时已经指出奥巴马宣布的目标将和国会保持一致。
但这一数字将会使发展中国家和环保人士大失所望。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展中国家一直呼吁发达国家到2020年在199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上至少减排40%。
白宫还表示,美国减排目标还包括到2025年减排30%,2030年减排42%。
不会在结束时返回
不过,奥巴马亲自去哥本哈根也使人们对于这次大会达成最终协议信心大增。此前,全球环保人士一致希望温室气体排放大国美国、中国、印度的元首能出席哥本哈根大会。
目前,至少有65国首脑已经确认出席将于12月7日至18日举行的这次会议,其中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英国首相布朗、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等。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目前尚未决定是否出席。
白宫官员说,奥巴马目前并无计划在会议行将结束前再次返回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伊沃·德·波尔昨天在德国波恩表示:“奥巴马总统出席哥本哈根大会是非常关键的,世界非常期待美国设定减排目标,并且对发展中国家提供金融支持。”哥本哈根大会旨在针对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等问题做出新安排。
2020碳排放强度或降40%
距哥本哈根会议仅剩10天,各界对会议达成何种成果有各种猜测,有媒体报道,世界各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不可能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24日,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国际谈判和国际政策处处长李高在北京表示,哥本哈根气候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没有问题”,但的确有使《京都议定书》空壳化的力量存在,哥本哈根会议无果而终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中国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于庆泰昨天在北京表示:“不管哥本哈根会议最终成果叫什么名称,都应该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厘路线图’所确定的原则和有关规定。”
他说,哥本哈根会议应该做三件事:第一,确定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承担大幅量化减排指标,确保未批准《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承担具有可比性的减排承诺;第二,做出有效机制安排,确保发达国家兑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能力建设支持的承诺;第三,发展中国家在得到发达国家技术、资金和能力建设支持情况下,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根据本国国情采取适当的适应和减缓行动。
于庆泰说,哥本哈根会议的重点是就减缓、适应、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做出明确的、具体的安排。
据《金融时报》昨天报道,气候集团中国区总裁、中国气候变化政策专家吴昌华表示,北京方面正考虑在下月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宣布中国排放量达到峰值的日期。她表示,政府的多数顾问提出,2030年至2040年期间的某个日期将是可行的目标。据吴昌华和其他消息人士介绍,中国政府考虑的目标,是到2020年将碳排放强度降低40%。
“温室气体排放不能只看当前,不看历史,当前大气当中累计的温室气体80%源自发达国家,中国只占余下20%里的一部分。不能只看总量,不看人均,中国有13亿人口,当前人均排放只是发达国家的1/3、1/4甚至1/5。不能只看生产,不看消费,排放的另一面是能源消耗和经济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生活水平方面,我们不可能接受中国人只享有发达国家1/3、1/4甚至1/5权利的想法。”
——中国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于庆泰
(实习编辑:崔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