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书火了一篇文章《高晓松向朴树借15万,朴树就回了2个字》:
高晓松在人生最困难的时候,向朴树发消息借15万,那时候的朴树一直并不有钱,但他回复高晓松两个字:账号。
朴树,仿佛就是一棵单纯的植物,人如其名。他永远在向往美好、音乐、阳光,并从中迸发中巨大的烟火般绚烂的才华。
而物质上,他却一切从简,甚至比高晓松穷多了。
不知不觉冬天又来了。
寒风刮起的时候,我想起去年,在北京后海,除了在水面上滑冰的孩子,还有在寒风里唱歌的朴树。
这是一场靠缘分才能看见的演唱,也就朴树,才能这么干,只有朴树,这么干才对味儿。
在音乐界,朴树是最不一样的烟火。
鲁豫说:
“我知道了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朴树,因为他很干净,然后特别脆弱。”
“他那种脆弱感,你无论如何,特别想保护他,他会瞬间把你拉近,天生的致命的吸引力。”
去年朴树翻唱李叔同的《送别》。
朴树说:“这首词要是我写的,当场死了都值得。”
唱到一半,已泣不成声: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
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
惟有别离多
只有40多岁的朴树,才会最大化这首送别的情绪,也只有这个年纪,才最知道生离死别的深度。
在纪录片《去见恒河》中朴树说:
“我还是对悲伤非常敏感,即使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我喜欢明亮的,我喜欢开放的。
但那种悲伤还是在我心里面。”
这也许是朴树哭的真实的原因,朴树的脆弱似乎是天生的。
追求梦想的少年
1973年11月8日,濮树出生于江苏南京,后改名为朴树。
朴树出身书香门弟,父母都是北大教授,他成长在北京。这样的家庭环境对朴树的期许,自然是“好好学习”。
小升初那年,朴树却因为0.5分之差和北大附中擦肩而过。
后来,朴树回忆多年抑郁的根源,就是从那0.5分开始的,0.5分之差,仿佛是朴树的宿命。
有一年,他的哥哥送给了他一把吉它,从此他爱上了音乐。
年少时,朴树就跟父亲说“音乐比我的生命还重要”。
但当时做为北大教授的父母并不理解他。
无奈的少年,只能听从父母的意愿,1993年8月的一天,他收到了首都师范大学录取通知书,但是他并不开心,他对父母说:
“这是替你们考的。”
1994年,他最终还是放弃了学业,只因对于音乐的热爱,在当时这也是非常叛逆的行为,也许这样开始注定了朴树将走向一条不寻常的追梦之路。
之后的日子里,他经常带着他心爱的吉它,去河边写歌创作,从清晨到日落。
朴树没有上过音乐学院,写歌全靠灵感,那时也是他创作灵感最为丰富的时期,后来他每每想起,依然很怀念那时自己对音乐的冲动。
年少时的朴树
1996年,宋柯在高晓松的介绍下结识了朴树,第一次听朴树唱《那些花儿》和《白桦林》时,他感动得泪流满面,因此创办了麦田音乐工作室。
高晓松说,认识宋柯那么多年,从来没有见他哭过,那还是第一次。
在他心里,音乐和人生的意义、情感和艺术才是第一位,钱根本不重要。
99年,《白桦林》获得十佳金曲奖。
高晓松评价当年的朴树:
“歌词特别诗化,嗓音又特别脆弱。
他的歌就像朗诵诗一样,脆弱就会特别打动人。”
曾经有位朋友说,曾经反反复复地听朴树的这首《白桦林》,她为主人公的命运而叹息,为这凄美的爱情故事感动流泪。
成名后的脆弱彷徨
一举成名后的朴树不喜欢炒作,只想做纯粹的音乐,做真实的自己。
2000年,朴树上了春晚,他曾经是拒绝的,但是最后无奈地接受了春晚安排的假唱,让他一度陷入痛苦,他瞧不起自己,因为这与他的内心背道而弛。
朴树忧郁了很长一段时间,拒绝写歌。这一切源于他的性格和他的追求。
曾经有人问朴树,你喜欢这个世界吗?朴树回答,我不喜欢这个物质的世界。
朴树和大多数人不一样,名利和物质都不是他所追求的。
他只想把自己置身于纯净的世界中,像工匠一般,细细打磨自己的每一个作品,他的每一首歌都像在讲述一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你。
无论当你多么浮躁、不安时,或者多么痛苦不堪时,当你听了他的歌,你就会安静下来,置身于他的歌声之中,给你勇气,给你力量,给你温暖。
朴树不善言辞,说话很慢,但是总是让人感觉很真诚。
有一次,一个记者问他了一个问题,他想了半天,然后诚实地说不知道怎样回答。
他说:“我不太相信语言这个东西,有些时候,话一说出来,就变了,你懂吧。”
记者问:“那你相信什么?”
他回答:“音乐,我相信音乐能够表达内心真实的东西。”
朴树的经纪人说:“他很诚实,他很真诚。我觉得他没变过,也不会变。”
直接到2003年,忧郁而真诚的朴树才出了第二张专辑《生如夏花》。与第一张专辑,时隔4 年。
《生如夏花》源于泰戈尔的诗句:Let life be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生如夏花般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这正是朴树的人生追求。
巅峰时期隐退疗伤
人们说朴树是低调的,其实他内心是脆弱的。
《生如夏花》获奖无数,处于巅峰的朴树却陷入了更深的痛苦中,他的抑郁越发严重了,他选择消失在公众的视线里。
2009年,在朴树处于最低谷的时期,在妻子吴晓敏的建议下,他们把家搬到了北京郊区的一所房子里,过起了隐居生活,一边创作音乐,一边治愈心灵。
与他相依相伴的是两条爱犬,小象和大海,是它们治愈了他内心的抑郁。
朴树的微博头像,就是一张小象和大海合影的照片,可见他与爱犬的感情之深厚。
在《鲁豫有约》的采访里,朴树多次亲吻和爱抚他的狗狗,还经常说“爱你呀,象”,他说这样会带给小象自信和安全感。
小的时候父母就没有带给他这种自信。
朴树是非常感性的,这是他创作的源泉。
他认为人的能量都是感性的,理性是束缚人的能量的东西。觉得人就应该爱自己,爱自己的一切,爱自己所有的能量。
他特别怀念少年时的冲动,他怕失去它。
朴树说,他不怕死,他怕失去勇气。
他不敢想象,如果有一天,他不能做音乐,不能写歌,他能做什么?
一切都是时间赋予的,痛苦是个治愈的过程。这是多年来岁月沉淀带给他的感悟。
2014年,也许正是因为内心的脆弱和痛苦,经过岁月沉淀,才有了《平凡之路》。
那一年,大家以为朴树要复出,但是他没有。
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只想永远地离开
我曾经堕入无边黑暗,想挣扎无法自拔
我曾经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
绝望着 也渴望着
也哭也笑平凡着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
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
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
有人评价朴树:
“你听他的歌,没有白衣飘飘,全是世俗烟火,他的每首歌都在唱自己的心声,这一点特别值得尊敬。”
《平凡之路》正是朴树的心声。
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2017年,时隔14年之久,朴树带着他第三张专辑《猎户星座》归来。
朴树做音乐的过程,像是在穿一串珍珠项链。
每一首歌都是一颗珍珠,当珍珠完美无暇的时候,他才会把它穿进去,这一穿就是14年。
其实很多人感觉朴树一直没有离开过,因为他的歌一直伴随着大家。
有位70后的朋友这样说,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朴树,过了快二十年,现在听他的歌,依然还是很喜欢。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越来越多的人追逐着金钱和名利,可是朴树追求的是最本真的东西,他坚守着自己的一方净土,他的回归,给大家带来了一股清流,滋润着无数人的心田。
大家喜欢用少年来形容朴树,也许是因为他的那内心那份纯净和真诚,一如少年般干净,还带着他独有的淡淡的忧伤。
李健曾说:“朴树最吸引人的是少年的沧桑,他的年龄虽已不是少年,但他呈现了那样一个状态。不会觉得做作,觉得他很真诚,这就是他的魅力,他可能到50岁还是这样的音乐风格,但你依然会接受。”
《No Fear In My Heart》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只有奄奄一息过,那个真正的我,才能诞生!”这首歌正是朴树此刻归来时最真实的写照。
他从未离开过音乐,他坚持自己的感受,表达真实的自己,这也许是朴树最难能可贵之处。
越活越光明的少年
朴树的心一直是向往光明的,他的脆弱是源于他内心的那份善良。
2017年朴树制作了一部音乐记录片《朴树@大三儿》。
大三儿是一个特别不幸运的人,命运多变,他的大哥、二哥相继因车祸离开了,最后他的母亲也离开了,只留下他和父亲相依为命。
朴树在片中说了这样一段话:
“人被生活折腾成那样的时候,有的人彻底的颓了,有的人会接受打开,生活给他是压抑的,但它在释放它的正向能量。
我觉得我喜欢大三儿,是因为他心里有束光,是那个东西打动我。”
朴树说他特想为大三儿做点什么,《空帆船》就这样诞生了。
镜头中:当这首歌呈现出来的时候,朴树激动的双手捂着脸,像孩子般的哭了。
朴树说:“我就喜欢美好的东西,我一直在描述普通人的感情”;“我的每一首歌都投入了我的感情。”
这正是他的歌能够打动人心的原因。
在朴树眼里:“音乐比我的生命还重要”。
前半生,他所有的痛苦、脆弱的根源都来自音乐,后半生,只希望音乐会带给他想要的光明!
(编辑: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