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展览公告 市场信息 北京文艺网画廊 现场传真 经典导读 创意设计 美术先锋 理论家专栏 美术星空 微热点@ 美术学院 展场记事 美术评论 美术访谈 美术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14”提名艺术家姜杰 作品《大于一吨半》

2016-01-19 11:57:33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姜杰是一位一直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前沿的女雕塑家,她的艺术一直以深度的人文关怀和敏锐的女性视角探讨处于边缘状态的人、事、物。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14”共有132位艺术家入选,系统地体现了中国当代艺术2014年的年度整体成果。为了让更多的公众更好的接触和了解中国 的当代艺术,北京文艺网特此选择部分艺术家为您进行详解,因受各种因素影响其中部分艺术家个人作品并不一定是入选“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14 ”之作。

1.jpg


  姜杰,1965年生于北京,1984年7月毕业于北京市工艺美校特种工艺专业,1991年7月自北京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后就职于本院雕塑创作室,1995年中央美院研究生主要课程班结业。现为中央美院雕塑系副教授。


  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作品公共收藏包括:日本福冈美术馆、丹麦妇女博物馆、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广东美术馆、北京东方广场,中国中央芭蕾舞团,深圳华侨城等。其它作品也曾被美国、法国、德国等地的私人所收藏。代表作品有《易碎的制品》、《接近》、《生命的模样》、《长征》、《领养》、《之上之下》、《他们知道自己的身份》、《向前进向前进》、《大于一吨半》等。

《生命的模样》1994.石膏.jpg

《生命的模样》1994 石膏 不规则尺寸

20160119121337357.jpg

《接近》1995树脂.丝绸.丝线.1mX30个婴儿


  姜杰是一位一直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前沿的女雕塑家,她的艺术一直以深度的人文关怀和敏锐的女性视角探讨处于边缘状态的人、事、物。她的作品通常是微观化和心理性的,即使是那些体量宏大的雕塑或装置作品也都来源于她对生命存在的脆弱性和易逝性高度敏感而精微的观察,从她的作品中我们总能体会到古典美学和当代观念间无法调合的矛盾,也正是这种矛盾性赋予她的作品一种深刻的悖谬性和诗性魅力。

20160119120537283.jpg

《易碎的制品》 1994年 材料纱布、蜡、塑料薄膜

20160119120556196.jpg

《易碎的制品》 1994年 材料纱布、蜡、塑料薄膜.不规则尺寸


  姜杰讲述部分自己90年代以来创作的人物作品时说,她认为动物幼崽和人类婴幼儿身上蕴含着的某种神秘、脆弱、柔软、湿润、敏感与凄凉,是在成人身上鲜少看见的。艺术创作总是包含着艺术家对于往昔的回忆、对于经验的筛选、对于生命的领悟,要把握事物、认识世界,我们最好与各种事物、与世界拉开距离,而这些幼小的生命体恰好为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创造的契机,这些“小于你的”符号表达了艺术家对充满矛盾、充满痛苦和喜悦的生活的感怀。如在《易碎的制品》中,姜杰翻制了五十个空心的蜡质婴孩,这种软性的、脆弱的材料表达艺术家对于生育的思考,同时这也是姜杰在90年代对于打破纪念碑式雕塑方式在雕塑中传达个人信息的尝试。


《在》树脂.漆.玻璃.200X160X140cm.jpg

《在》 树脂 漆 玻璃 200X160X140cm


  在2001年创作的《在》这件作品中,姜杰制作了一个高两米的婴孩,却以“小老头”式的表情表现一种老道的无奈,姜杰以这种纪念碑式的体量感强烈地表达了在新的时代与社会环境中对于出生与存在的思考。



《他们知道自己的身份》


  在《CAFA教师 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创作特展·2013》上,姜杰带来的作品是《他们知道自己的身份》,这是其2006年完成的一件作品,在“CAFA教师展”上作了重新布置,对材料做出了一些调整,作品中人、牛马、猪等哺乳动物是刚出生的状态,它们混杂在一块,所以铺了一些稻草,姜杰认为稻草和生命有一定的关系在里面。这件作品用极好的方式把一种生命被抛弃、被虐待的方式表现出来,就像是垃圾或是稻草一样,在给观者带来极震撼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也激发了内心深处的悲悯。


4.jpg

3.jpg

  在这件作品中,她运用了波兰女诗人申博尔斯卡的诗句:“他们卑微的灵魂并不会在夜里来恐吓我们,他们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他们知道自己的身份”,这是艺术家2006年对中国当代艺术相关问题和看法的直接表达,希望作品通过弱小的存在感,把人和人之间,人和动物以及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


《向前进.向前进》.2012年.雕塑.jpg7.jpg


《向前进.向前进》.2012年.jpg

《向前进 向前进》 2012年


  姜杰于2012年制作的《向前进向前进》以她收集的数量庞大的芭蕾舞鞋在钢架的基础上搭建为充满不确定性锥形体,与鞋尖的形状相似。姜杰还采访、拍摄了学习芭蕾舞的中年妇女的状况,以此表达有些东西不是资格,而是梦想。尽管没有标准的身材与专业的素养,然而足尖鞋使这一切成立。

《之上之下》2006..蜡瓦.490X770cm.jpg

《之上之下》2006年 蜡瓦 

《之上之下》2006..蜡瓦.jpg

《之上之下》2006年 蜡瓦


  姜杰有许多关于瓦的作品,如《之上之下》中的282件蜡制瓦,《皇上没有到过的地方》中铺在地上任人踩踏的琉璃瓦,《粉色乌托邦》中被裹上粉色丝袋的黑色瓦片,《游龙》中利用玻璃瓦和木材搭建的30米长的蜿蜒如龙骨的墙。在关于瓦的作品中,观众的参与性更强,雕塑不再是架上的表达,作品的外延更加敞开,更加未知。

《皇帝没有到过的地方》2006年.jpg

《皇帝没有到过的地方》2006年

《粉色乌托邦》2009,2010.瓦.丝袋.jpg

《粉色乌托邦》


  《大于一吨半》是姜杰最近的作品,该作品以庞大的体量感呈现,重量将近三吨,姜杰自言对于她而言这是一件总结性的作品,使用了雕塑教学中的制作手法,是对以往创作中的诸多观念和技法的集合,也展现她对大的形体的控制力。

20153311136300.jpg


20160119124611583.jpg

《大于一吨半》2014年 树脂 布 铁 1550X460cm

  “我觉得永恒像梦想,是大家追求的,怎么会有永恒呢?你追求永恒,想达到永恒,永恒是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它的背面是易碎。《大于一吨半》也是表现脆弱,那么大体量的脆弱、无能,无辜,还有时间性、死亡和衰老。”


  《大于一吨半》这件作品对姜杰来说,水到渠成,有种“天开了”的感觉:“这是我做艺术这么长时间以来最自信、最自如、最有爆发力的一件作品,我觉得它挺综合的,所有的东西都到这个地方了。更年轻的时候有点慌张,不免受别人标准的影响,太多考虑时代需要什么、世界需要什么,慢慢的这些东西退到后面,你开始思考真正要表达什么,那些东西在往外泛。这时候发现,不需要寻找,等待就可以。”


  从婴儿形象到《瓦片》系列,到《向前进》再到这次的庞然大物,姜杰作品跨越很大,而重复性很少,“我不太拘泥于一种形式,也不太愿意追求很多已有的东西和模式,我希望后面的作品是很不容易模仿的,不是靠重复,而是靠作品本身的力量。”

《娱乐》2006.树脂.漆.22.jpg

《娱乐》2006年 树脂 漆(局部)

《游龙》2005年.日本.jpg

《游龙》2005年 日本

  她创造的人物以女性特有的母性和柔美赋予他们以更多的情绪,展现出她自己对于生命存在的解读,常常被冠以女性主义艺术家的称谓,然而她认为,所谓女性主义,不仅是使用女性的符号和女人常用的材料,而是要看是否反映了关于女性的问题。她说到,是不是女性主义,承不承认自己是女性主义,这从来不是一个问题,也特别不重要,做作品时,她没有考虑自己是不是女性,只是在真实的思考。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